广州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第二少年宫和广州大剧院四大公建项目位于花城广场南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摄
书山幕墙在美观同时还要考虑采光和通风。
西侧巨型单柱支撑
广州图书馆,仿若城市中央的文化客厅,开放、包容却有着不动声色的设计感。
扫一扫,听设计师聊一聊广州图书馆背后的故事。视频剪辑/广州日报视频记者顾展旭
“少年宫的课程结束之后,我都会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从花城广场就能看到馆内的景象,有种一步跨入书山的感觉。”自广州图书馆落成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都习惯了像走进自家客厅一般,自如地在广州图书馆消磨休闲时光。这种和城市无缝对接的包容设计,正是作为文化客厅的广州图书馆所追求的。
下个月,广州图书馆即将迎来开放五周年的纪念日。虽然五年过去了,但中国“美丽书籍”的设计理念、最大的倾斜角度、难度极大的独立柱支撑悬挑建筑……正是这些令人津津乐道的元素,使得虽然新图书馆不断涌现,广州图书馆却一直被设计界人士称为“最有设计感”的建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丽琴
图/资料图片(除署名外)
设计理念:
人与书的亲密接触
图书馆在极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乃至城市的性格。广州图书馆面向广州塔,与周边的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形成文化共同体,成为广州的文化窗口。作为广州CBD中轴线上四个文化公建配套建筑中最后招标的一个,广州图书馆设计方案招标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以及国内多家单位参加,在从近90个设计单位中筛选出来的13个方案进行公示的初步选拔中,广州市设计院与株式会社日建设计组成设计联合体设计的“美丽书籍”方案成功入围,并最终在三选一的终选中中标。
通过精准的体量分割形成了“书”所特有的优雅造型,外观层层叠叠的石材随机堆砌让人联想堆积起来的书本。进入图书馆,人们如同遨游在万册开架图书所形成的书山和书谷中——这就是广州图书馆“美丽书籍”设计方案呈现出来的效果。
马震聪告诉记者,打造一个具有标杆性意义的图书馆,首先考虑的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在文化建筑中,少年宫和博物馆是较规整的方形,大剧院则是个较活泼的造型,所以在设计图书馆的时候,设计团队选择了这种特别而富有创意的形象,以呼应大剧院的灵动性。在考虑了建筑本身之后,再考虑的是图书馆该怎样设计。马震聪说,人们对图书以及图书馆的概念多是知识的殿堂,不少图书馆突出的是殿堂感,比如设计有穹顶、高高的台阶,但这是传统的理念。在知识大爆炸的现代,图书和人应该是种怎样的关系?他们觉得书和人的关系,在图书馆中应该是平等的、包容的、开放的,人可以在书海中漫游所以整个建筑呈现的是书的形象,人可以轻松地进入“书中”:图书馆设立了很大的中庭,有足够多交流和举行活动的空间,书架是开放的,旁边可以休憩、展览、举办活动。同时,广州图书馆位于有“城市客厅”之称的花城广场,图书馆中的中庭与广场的中庭之间只有一层透明的玻璃,这种体现平等、开放、包容的设计,也是对岭南文化开放、兼收并蓄、善于包容特色的呼应和展现。即使设计之时互联网、智能化发展还远没有今日发达,但已经对网络化生活有了预见,这种让人和书之间产生新型关系的空间对人们的吸引力是网络阅读所不能比的,根据广州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