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冰池
来源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翻开历史,看我中国,自古就是世界第一强国,曾经虎踞东方,龙威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饱受四方朝贺、顶礼模拜,尽显我大国之雄威风范,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有力的彰显了大国国威,使周围附属小国皆俯首称臣,仰仗我天朝神威,世代延袭生存,并学习传承了中国的文化礼教和科学技术,同时于诸多领域也都不同程度受到中国的影响,直到现在,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国家地区,还依然保留了中国的很多习俗,图书古籍就是其中之一。
我玩港台版图书始于十年前,还是受我儿子的影响,因为他是九零后,经常不断的接触新生事物,思想开放,意识超前,把港台图书做为主打收藏类项,日积月累已然初见成效,尤于他的言传身教,我也很快被他洗脑,潜移默化的上了这条贼船,开启了我又一个新的类项。
港台版图书主要是延续了民国的书装风格,依然沿用民国纪年,竖版繁体,印刷考究,纸质优良,封底带有精美的出版标记,发行量较少,带注音的书一律用国音注音符号注音,不同年代的台版书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比如五六十年代的台版书几乎可与民国书相媲美,有的图书封底会印上*治标语,如“为自由战!”,“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等,时代风格明显,到了六七十年代,压膜封面的书占主流,书的装帧设计依然保留了部分民国风格,七十年代后期受“中美建交”和“重返联合国”对台湾的影响,书之封底的*治标语就改成“莊敬自强,处变不惊”了,到了八十年代民国书的特征就所剩无己了。
新文学藏家张泽贤说过,四九年以后的港台书,沿用了民国纪年,保留了民国风格,其实就是民国版,也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另外,民国时期的老作家,如谢冰莹、苏雪林等到台湾以后继续写作,又涌现出大量的佳作名篇,比如《碧瑶之恋》《绿天》等,确是很值得珍藏的。
港版书由于香港的经济较内地发达,所以普遍印刷精美,纪年以民国和公元混用,给人以华丽堂皇的感觉,存世量亦少,也是藏友猎奇的重点目标。
总而言之,港台与内地图书相比,各有千秋,各具特点,唯港台书质量精、数量少而博得人气较旺,颇能多引藏友青睐,遂供不应求耳。
我收藏的港台版数量有限,所以不能尽诉其详,恳请藏友仁者见仁志者见志,不吝交流,共同进步。二零二一年七月十一日晚,欣逢欧洲杯决赛在季,忙里偷闲,敷衍成文,还请各路藏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