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小细节,考研初期你一定要准备好 [复制链接]

1#

21考研初试的成绩马上就有出了,小也听说有的同学大年初一已经查到了初试成绩。那么22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寒假你们复习了吗?本篇内容是20学姐的安利贴,一定要嘱咐大家在计划考研的初期就要准备好的信息。

我们从择校方面和考研复习两方面来聊应该注意的小细节:

择校方面

很多同学会纠结考哪所名校好,其实同学们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过国家线很简单。但是要告诉同学们过考研国家线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你数学基础不好,就不要轻易选择像会计学、经济学或者企业管理这样的热门专业。这样的专业分数线是非常高的,考研人数也非常多,不论是本专业还是跨专业的同学都很多,特别是还要考/名校的同学,分数和专业课难度就会更大!不要高估自己学数学的能力,因为数学真不是你努力了就可以的。不要放大考研报录比的作用。报录比的作用只是告诉你这个学校这个专业考研人数的多少,你要知道考研人数多并不代表考研难。就像北大和北京工商大学的10:1,就算报录比相同,但是生源质量不一样,考研难度会差很多。考研分数是跟报录比是同理的。北大和北京工商大学的分,同样一个分数,其实不是一个概念。因为每个学校的考研专业课难度是不一样的,一般越好的学校专业课难度越大,所以它的高分也更不容易。你考北大分可能比考北京工商大学分要难非常多。如果你数学学的好,你会发现自己省掉了很多烦恼。比如在考研调剂或者是在考研择专业的时候就会很有优势,不用考虑太多其他的,直接上就可以了。很多同学考经济类管理类觉得自己的数学太差,大多数会选择考管理综合。比如会计专硕、图书情报专硕等等。但是考管理综合也没有同学们想的那么容易,初试不容易,复试更不容易。初试你要在分以上才可以上一个稍微不错的学校。如果你想考/名校的话,难度就会更大,分数要求就会更高,不仅体现在总分上,单科线要求也非常高。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建议同学们在选择院校的时候,目标最好不要定得太高,要对自己的实力有清晰的认知,不要以为考不上还可以调剂去学校,最后你能调剂到的学校可能比本科还差。(如果你本科比较好的话,这条可以忽略。因为本科比较好调剂的时候也会有先天优势)。考研上岸也没你们想象的那么难,其实很多双非学校都是过线就可以上的,而且还是不错的专业。很多同学本科是二本三本或者专升本这样的不好的学校,会担心考研是会不会被歧视。其实同学们要正确看待考研歧视这个问题,同等条件下老师录取本科比较好的那个是理所当然的。四六级没过、本科成绩有挂科会不会影响复试?答案是:会。但是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同学们不用过度纠结这个问题,道理跟第九条是一样的。考研复习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拉分的科目永远是数学和专业课,所以你一定要合理分配复习各科的时间。数学和专业课的复习方法讲究的是“死缠烂打、纠缠不清”,英语讲究的是“细水长流”,政治讲究的是“临阵磨枪”。政治一定要多做题。一看视频就会,一到做题就废。这就是你的题练得太少了,所以切记意念做题,少一点自以为是的聪明。复习的时候请使用“老年机”。背英语单词的时候不要妄想一遍就记住,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也不推荐通过视频记单词,直接背词汇书就可以了,APP的效率其实很低的。考研资料不在于多,人的精力有限,你读透一本书,比你走马观花的读很多书要重要得多。不要依赖于学姐学长的笔记,知识点一定是要自己总结,因为每个人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学姐学长的方法比一定适合你。知识记到脑子里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盲目地做无用的笔记,并不是笔记记好了就会了。做笔记的目的是让自己更容易地记住它,而不是只是抄笔记!要学会整理错题,不要逃避不会做的题目,你现在逃避你考试的时候还是不会。考研真题才是王道。适用于除了政治的各个科目。学英语是“得阅读者得天下”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政治是“得多选题得高分”,拉分的部分就在于政治的多选题。

以上就是需要同学们注意的两方面的细节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