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前景不明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是否应该通过学习来增加自己的未来的竞争力。而在职考研是职场人的首选,而作为在职考研报考最多的的管理类联考,更为广大考研考生青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管理类联考的八大专业都有什么区别,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01管理类联考八大专业概述
管理类联考是指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包括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与英语考试两科。管理类专业硕士包含八个专业学位,分别是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旅游管理硕士(MTA)、图书情报硕士(MLIS)、会计硕士(MPAcc)、审计硕士(MAud)。
考试时间:一般定在12月的第三周周六,上午8:30--11:30考管综(3小时)、下午14:00--17:00考英语(3小时),今年受疫情的影响考试延后一周。
02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一览
管理类联考考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英语二两科,总分分。
1、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分值),分为:
(1)数学(75分)
问题求解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条件充分性判断,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考试内容主要为初高中知识,不考高数。(不清楚的可以搜索一下考试大纲)
(2)逻辑(60分)
逻辑,自年入学的逻辑试题开始增加难度,年考题普遍反映偏难且费时。30小题,每小题2分
(3)写作(65分)
管综写作方面,整体难度会比较稳定。纵观近些年的情况,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难度非常稳定;而论说文写作,关键为审题,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面如何准确审题并且写完字,挑战不小。
题型: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
字要求的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目标24分,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字要求的论说文35分,目标26分,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2、英语二(分值分),分为:
(1)综合填空(完型填空)20道,每题0.5分,共10分;
(2)阅读理解5篇文章,25题,,每题2分共50分;此部分占英语的一般分数,是重中之重。
(3)英语翻译:英语翻译成中文15分。
(4)英文写作两篇: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总共25分。作文一定不要用网上到处传的模板,分数很很低。
英语二的难度介于4级-6级之间,英语的目标分不低于50分,小分线由年的42上升为年为44分,且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03管理类联考专硕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
一、培养方向不同
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管理类联考专硕是注重应用实践能力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二、招生条件不同
管理类联考专硕分两种情况,像EMBA、MBA、MPA、MEM、MTA专业的报考者需要满足研究生毕业2年、本科生毕业3年,专科生毕业5年的年限要求;另一种情况,MPAcc、Maud、MLIS、MEM(部分近些年新增专业)与学硕相同,并不要求工作经历。
三、招生考试不同
学硕的招生考试会考察英语、政治、专业课,部分专业还会考高数,分数总分为分。而管理类联考专硕只需要考英语(二)+管理类综合两门,总分为分,难度相对学硕较低一些。
四、学习方式不同
学硕:全日制学习。一般为2-2.5年。
管理类联考专硕:全日制学习和半脱产两种形式,学制2-3年。
五、认可度不同
学硕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管理类联考专硕:自年以来,由于研究生教育整体战略布局的调整,专业硕士种类增至39种,报考人数连年上升,年专硕人数已超过学硕,其中MBA报考人数逐年暴增,其社会认可度和求职地位已经大幅上升,很多企业不再区分专硕、学硕,而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