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是一家怎样的宝藏图书馆十三邀在此取 [复制链接]

1#

《十三邀》最新一期节目许知远对话刘擎,近日火热播出。

“坏消息是我们好像没办法,好消息是我们仍意识到这是个问题”。本期《十三邀》两位大咖的精彩对谈,瞬间在网上刷屏。

细心的观众发现,本期节目中的一个取景点,就在南昌路上的一见图书馆。

而两位大咖神聊的地方,就在图书馆五楼上的最美露台。

这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宝藏图书馆?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一下——

一见图书馆,位于南昌路弄2号。

门面简单到走过路过,很容易错过,

这里是一家会员制图书馆。

“我们是一间图书馆,窗台上的书,如果你喜欢,可以带回家,或随意取阅。若是乐意传递你的喜欢,你可以看完放回这里。”

店的门口,有一个小小的窗口,上面写着清代袁枚说过的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

“一见”每天都会在店门外的窗台放一些书,来往的行人随手就能拿起一本潇洒离去,借阅随缘归还随意。

“当你走在淮海路背后这样一条街上,被经过白色门头所吸引,打开门进入图书馆空间的那一刹那,仿佛世界的喧杂都留在门外。这里让进到空间里面来的每个人,自然而然安静下来,在书架上寻找书的这种动作也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因为不想放弃任何一本耐人寻味的书籍。”

这是很多人对“一见”的感受。

“一见”所在的这栋楼,是典型的上海里弄洋房。

它曾是沪上著名作家孙颙外公在民国时期的老宅,热爱读书的老先生把它打造成自己的藏书楼。

因为历史的变故,书去楼空后又几经商铺转手,直至一见团队遇见了它。

该楼共五层,总面积约㎡。

一层为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公共空间以及仅为会员提供服务的茶水空间。

二至四层则仅向会员开放,提供阅读、自习、办公等。

五层则是用来聊天的露天花园。

在每一层,设计师都富有巧思地设计了不同的场景供会员看书和自习,营造出了和WeWork、自习室完全不一样的空间氛围。

兼具独立与交流之间,既保持了足够安静的独立空间,又没有刻意塑造封闭与距离。

“一见”更像是“家门口的阅读空间”,会员的组成十分多元:有商务客、学生、自由职业,附近的居民。

看起来大家生活重心似乎完全不同,却在一个空间里做着一件事:阅读。

会员们都说,在这里读书心里很静,很净。在这个阅读空间里,平时不放背景音乐,每个人都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

“一见”创始人说,他们会采购会员喜欢的书放在书架上,这些书会在会员之间互相借阅。

转角处的水壶和水杯可以随意取用,一楼的咖啡和茶水也是免费的。

五楼有一个露天阳台,白墙红砖梧桐青苔,百年南昌路始终在侧,有话想谈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小憩,这也是店里唯一可以说话的地方。

《十三邀》节目中,许知远和刘擎,就坐在这个露台上,神聊。

“一旦开始阅读,心灵就不会失去自由。”

写在底楼天井里的这句话。仿佛时时在提醒着人们,读书的意义和快乐。

《十三邀》节目中,许知远和刘擎,还讨论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我们读书就从自己开始,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他人。”现代都市人平时都很忙,而在“一见”,节奏顿时慢了下来,心也静了下来。

“读而不孤,一见如故,你来,就是我们。”

一见图书馆不卖书,不卖文创,不卖饮品……收入来源只靠会员费。

会员除了可以随意借取店内的书籍,享受自习空间,参加店内活动,还能体验当“一日馆长”。

从会员变身“一日馆长”的薛小姐说,在休息日来做“一日馆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比较轻松愉快,可以见到不同的人,这里会员还是比较多的。

她说,平时有空会来这里参加活动,或借书还书。每个月这里都会举办各种分享会,“最吸引我的活动是独立电影分享会,影片放映后,导演还会跟观众分享制作电影的历程,非常有趣。”

她表示,虽然一见图书馆会员价格不低(普通会员元/年,月卡会员元/月,季卡会员1元/季,年卡会员5元/年),但还是觉得比较值得。

“因为很喜欢这个地方。上海很少能找到这么安静的适合阅读的地方。”

她说,希望它能一直保持下去,“可能这个地方给人带来的东西不是很明显的,但只有来到这里的人,内心才可以感受得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