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本书让你告别读死书死读书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http://www.xftobacco.com/

我有一个七岁的孩子。

每当我喊他去算数学题或者练习硬笔书法,他都会显出为难的表情,然后说,妈妈,要不我读一会儿书吧。为什么会选择读书?因为读书是所有学习任务中最轻松的!

其实不仅仅是小朋友,对于任何人来说,“不动脑子的阅读”都是轻松愉快的。相对于要大量耗费脑力的数学和枯燥费力的书法,阅读这种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压力最小,但是收获却最少。

所以,当我要求孩子,读书要写读书笔记,要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而且还要提出几个书里没有提到的问题时,他连书也不想读了。

对于大多数人,读书是一件好事,但不一定是一件简单的事。一般来说,我们读书有三个目的:娱乐消遣,搜集信息,解决问题。除了纯粹的娱乐消遣的阅读之外,其他的阅读都需要掌握好的方法,不然就容易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循环中。

这并非危言耸听。读书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有人读完能文思泉涌,不断输出,而有的人读完就忘了,考试成绩也是在及格线上晃荡?

在寻找好的读书方法的路上,这本名字叫《高分读书法》的书,不仅教会读者在读书的时候如何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怎样读书才能让信息转化为知识,怎样记住所学过的知识等等阅读的方法,让读过的书才能像我们吃过的饭一样,消化吸收到我们的骨肉里面,还能让我们举一反三,在所有科目的学习中,都运用这样的思考方法,让知识为我所用。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日本人,叫西冈一诚。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但是他有让我们普通人产生激励和共鸣的点:高中时候的他在一所不起眼的学校里做着一个垫底的学生,报考东京大学两次都失败,在第三年的时候,他改变了学习方法,用自己总结的读书方法,让成绩大幅度提高,如愿以偿考入东京大学。(据最新统计,东京大学世界排名第24名)

我并没有被作者学渣逆袭的人生经历打鸡血,但是我的确被本书的阅读方法吸引,这本书中一共为我们提供了57个读书要点和6大选书法则,内容并不会像《如何阅读一本书》理论性那么强,它是以实例与讲解结合,总结成为知识要点的方式,告诉读者书要怎么读。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确实更需要这种简单概括的表达,省时而又高效地学习。

下面是书中提到的高分读书法有五个部分:

1.做假设让你的读解力飞速提升。

2.采访式阅读让理论框架更清晰。

3.整合阅读法让你一句话道尽复杂之事。

4.检验阅读法让你增强多角度看事物的能力。

5.通过议论阅读法长久地记住知识。

而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点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做到的:

一、读书之前,要先了解书,并且设定一个读书的目标。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接受,大多数时候还会认为:书上这样说的,肯定是对的。对于板上钉钉的知识来说,这样的记忆是没有问题的,对于人文科学和社科领域,如果我们还是抱着接受的态度来读书,那么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四脚书橱。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高中的文科,在很多人看来,政治历史这都是完全的记忆性科目,只要花一点时间就能考出好成绩。但是结果并非如此,很多非常刻苦的孩子,成绩依然刚过及格线。这是为什么?是智商的问题吗?并不是的,是因为他们真的只是在死记硬背知识点。一到了考试,当每一科目的老师都在想方设法将题的花样翻新时,那个不具备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学生就傻眼了,明明都是学过的东西,换了形式就不会了。

那么,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看懂手里的书,并且识破老师的“变装”,考出好成绩来呢?读懂手里的书,方法很多,其中最直观的一点就是,看看书的装帧内容。

很多孩子读书都会翻开第一页,然后从头读到尾。第一页开始读,对于很多大人来说也是如此吧?其实,我们为了更好地理解一本书,封面装帧出现的任何一个字,一张图都要认真地观察理解。这样,我们就会初步认识到,这本书大概是讲了些什么。就以我们现在介绍的这本书为例,在书的封面上写有6大法则,57个读书要点,帮你全面提升思考力和读解力。我们看完之后就会明白,这本书里有阅读方法。

一本书所能告诉我们的关键信息,可能在封面上,可能在前言或者目录上,也可能在被不经意扔掉的腰封上,那里的每一句文案,每一个介绍,都会帮助你了解那本书的内容。当我们教会孩子这种重视装帧内容的阅读方法,会引发孩子对图书文字之外的内容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