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化惠民文化悦民丨岱岳区粥店街道汇聚社会 [复制链接]

1#

为进一步扩大泰安文化活动覆盖面,提升文化生活满意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高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共同推出“文化惠民文化悦民”公共文化服务成果系列云展播,整合全市各类文化阵地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种文化”这种通俗而形象的说法,是指像种庄稼一样,普遍、持续性地开展文化传播活动,把文化的“种子”种入广大居民心中。岱岳区粥店街道文化事业适应新城发展的需求,如雨后春笋,日益繁荣。为不断满足群众对文化的渴求,近年来,粥店街道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基层主办、社会力量参与”三级联动的“种文化”新路子,形成了群众文化与社会事业协调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转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得到全面提高,成为城市发展的共同体,提升了城市颜值和品位,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种下文化的“种子”

如何把“送文化”转向“种文化”,把文化的“种子”植入居民心中?近年来,为使基层文化活动“枝繁叶茂”,粥店街道在做好“送文化”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发展文化事业主导地位,坚持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采取集体传授、交流学习、现场指导、培训等方式,壮大基层文化“根基”。

为此,街道每年多次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传播文化种子。目前文体队伍人数发展到人以上,文体队伍达到86支,今年举办文艺骨干参加的各类文化艺术培训32场。另外,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自创自办、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群众从文化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成为文化的主角。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项目。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办法,送文化+种文化”模式打通了文化工作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实践证明,粥店社区引导、借助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广泛举办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推进了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生活质量,扩大了社会文化影响,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让优质文化资源汇聚“家门口”

粥店街道坚持以市场化文化服务为导向,采取共建、共赢、共享的办法,吸引社会各类优质文化资源向居民“家门口”汇聚,打造百姓家门口“文化服务圈”。

引进泰安市新华书店开展深度共建合作,在高铁社区华新新干线小区总投资余万元,突出“文化之家”主题,建成了集图书陈列借阅、书友沙龙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之家”。与山东京港文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建立“公益书画讲堂”助力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专业书画家定时定点面对面教学授课已成常态。与泰山华侨书画院在老王府社区高标准建起了报纸展览馆、书法绘画展览馆、历史文化展览馆、书法绘画、红色艺术文化培训传承为一体的综合文明文化艺术交流基地。让文化深入社区,走进千家万户,打造文旅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七星和美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粥店街道“种文化”的又一大特色亮点。

近年来,粥店街道聚社会优质文化资源,聚社会力量,助推文化繁荣发展,先后采取引进聘任联合的形式发展35家文化项目。通过借助社会力量,不仅提升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又为政府减轻了压力,居民可以在家门口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把优质文化服务种到群众的心坎上。

服务居民“零距离”

今年7月1日,一场文艺汇演在泰山云集商业文化街戏楼精彩上演,来自辖区内24个村、社区的余名文化爱好志愿者参加了活动。这是今年6月份粥店街道成立全民文体志愿服务协会以来,举办的第一场志愿者自办、自导、自演的文化活动。

让群众自己登台当主角,让文化带头人引领新风尚,粥店街道高度重视民间艺术组织网络建设,按照“走出去、请进来、当地挖掘”的方式,组建起一批有影响力的民间艺术团体,成立了粥店街道全民文体志愿服务协会,广泛开展广场舞、太极拳、舞蹈、腰鼓、健身娱乐等培训展演愿服务活动,为群众面对面、心对心“零距离”地为群众提供各类文体活动。像这样的组织村村都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今年以来民间组织举办大型文体演出5场,举办广场舞、舞蹈、太极拳、腰鼓、大鼓、戏曲等文化艺术培训16场,参与培训人员达2人次,人的粥店街道盛世古韵大鼓、大镲、腰鼓组合,20个健身活动站人的太极拳队伍、24个村、社区余人的腰鼓及艺术团送戏下乡演出和故事队展演形成了粥店街道特色文化品牌。

来源:岱岳区文旅局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