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news/a_5198239.html我们最好承认自己处于黑暗之中
年1月所读书籍短评(标题即链接)
遗忘通论,阿瓜卢萨(小说)在西方目光下,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康拉德(小说)间谍,康拉德(小说)诺斯特罗莫,康拉德(小说)吉姆爷,康拉德(小说)月亮下去了,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人鼠之间,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罐头厂街,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烦恼的冬天,约翰·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约翰·斯坦贝克(小说)回归故里,埃里蓬(回忆录、社会学)客居忆往——哲学人生问答录,洪汉鼎(回忆录、哲学)守候黎明:全球化进程中的康拉德,亚桑诺夫(传记、历史)肮脏的三十年代:沙尘暴中的美国人,蒂莫西·伊根(纪实、历史)人、国家与战争,肯尼斯·华尔兹(*治学)大国*治的悲剧,约翰米尔斯海默(*治学)中国共产*成立史,石川祯浩(历史)英国哲学:从霍布斯到休谟,弗雷德里克·科普勒斯顿(哲学)年2月所读书籍短评《煎饼坪》约翰·斯坦贝克(小说)《小红马》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伊甸之东》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证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光明共和国》安德烈斯·巴尔瓦(小说)《死了七次的男人》西泽保彦(小说)《天使望故乡》托马斯·沃尔夫(小说)《隐剑孤影抄》藤泽周平(小说)《罗特小说集5:约伯记》约瑟夫·罗特(小说)《罗特小说集4:无尽的逃亡》约瑟夫·罗特(小说)《历史的回归:21世纪的冲突、迁徙和地缘*治》珍妮弗·韦尔什(*治)《战时的第三帝国》理查德·埃文斯(历史)《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许倬云(历史)《未尽的才情——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余英时(重读,录音,历史)年3月所读书籍短评《罗特小说集2:拉德茨基进行曲》约瑟夫·罗特(小说)《罗特小说集3:先王冢》《罗特小说集6:塔拉巴斯》《罗特小说集1:百日》《罗特小说集8:假秤》《罗特小说集7:蛛网》《罗特小说集9:第夜的故事》《三屋清左卫门残日录》藤泽周平(小说)《*昏清兵卫》藤泽周平(小说)《隐剑秋风抄》藤泽周平(小说)《我的一生;农民》契诃夫(小说)《契诃夫的一生》伊莱娜·内米诺夫斯基(传记,文学评论)《余英时文集》第一卷(重读,历史)《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钱穆(续读,历史)年4月所读书籍短评《秘太刀马骨》藤泽周平(小说)《朱子大传》束景南(传记,历史)《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治文化的研究》余英时(重读,历史)《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的时代》虞云国(历史)《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时代》虞云国(历史)《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治述略》邓小南(历史)
《桥物语》藤泽周平(小说)
《浪客日月抄》藤泽周平(小说)
《浪客日月抄-二:孤剑》藤泽周平(小说)
《浪客日月抄-三:刺客》藤泽周平(小说)
《面圣:宋代奏对活动研究》王化雨(历史)
《道学之形成》土田健次郎(思想史)
《反思现代:近代中国历史书写的重构》*克武(历史)
《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余英时(思想史,重读)
《西方通史-第一卷:上》温克勒(历史)
《商君书》(古籍)
《天平集》秦晖(社科,录音,重读)
按:
黑色字是我的短评,彩色字是摘录的句子。如果从中选两本,我推荐《桥物语》和《天平集》。
01《秘太刀马骨》藤泽周平小说
“但你说这些也没办法啊,吉大哥。”阿藏说。
“人啊,都是这么想的,心里头装着些无趣的东西死的。”
“别说这么凄惨的话。”
“但就是这样啊。人的一生啊,肯定不是那么十全十美啊。我很满足。没有什么遗憾死去的家伙,这个世上哪里有啊。大家都是在差不多的时候放弃,然后慢慢赴死的,一定是。就是这么回事啊,阿藏。”
“再给你倒杯热的吧。我其实也是一样啊。”阿藏边把酒从酒壶里斟出来边说。
出了大道,突然哗哗下起了雨,是冰冷的雨。被雨点拍打着,吉兵卫缩起被揍得到处疼痛的身体,慢慢地、慢慢地向前走。
雨滴滴答答地落在桥上。走到第一次见到阿久的地方时,吉兵卫停下了脚步,看了看来路,又望了望前方。浅草那边,还能看见星星点点的光亮,而本所一带,只有晦暗如墨的漆黑。
吉兵卫感到那里有种荒凉虚无的东西在等着自己,而能回去的地方也只有那里了。他发出近似低吟的声音,在冷雨中又迈出了脚步。
这部《桥物语》是藤泽周平情感最浓郁,最撩动心弦的作品。他写纯爱,却让人沦入偷情与卖淫,写乱伦,却又配合着幸福美满的婚姻,他写爱情变为厌倦,写婚姻变成牢笼,写孤儿执着地看守鸟巢,写孤女跟随在丈夫背后的身影,写妓女为负心*徒卖身,痴心*徒为妓女赎身……
他写了太多的无可奈何、身不由己和难言之隐,太多见不得光的情,和生命中那些晦暗的冲动。他写那些可以抚慰人们庸常生活中的疲惫、厌倦、龃龉、骚动,让人们的生命再次与人发生羁绊,再次产生渴望的际遇。
但却永远没有什么圆满。团圆的结尾因曾经的创伤而染上了忧郁,悲伤的结局又因曾经的拥有而变得可以忍受。“人的一生啊,肯定不是那么十全十美啊……没有什么遗憾死去的家伙,这个世上哪里有啊。大家都是在差不多的时候放弃,然后慢慢赴死的,一定是。就是这么回事啊。”
夜晚在湖边散着步读完一篇,抬头看到远处楼房中的星星灯火,觉得这个城市,这幽幽的夜幕之下,无处不在上演着藤泽周平式的故事。
全书共十篇,藤泽周平也就这样幽幽地成为了我最爱的作家之一。看了藤泽那么多武士小说,却要将桂冠给这本写市井中普通人生活的短篇集。
藤泽周平:桥物语-约定
藤泽周平:宿命剑*奔(我心目中藤泽的巅峰之作)
02《秘太刀马骨》藤泽周平小说
“年轻人因爱恋而茶饭不思心焦如焚的样子是很美的。”
从那以后,又八郎尽量不接雇主底细不明的差事。他觉得,人没必要仅仅为了吃饭穿衣就污了自己的双手。
但是,一介保镖光说那些豪言壮语,很快就会吃不上饭,这也是不争的现实。
天蓝蓝,水蓝蓝,偶尔从桥下吹上来的风里带着一丝凉意。
藤泽的短篇,常常是三分敷背景,六分话日常,一分予刀剑。
背景的敷陈,彰显命运的无奈,
日常的闲话,带来情感的共鸣,
刀剑的出鞘,寄托武士的尊严。
在这本短篇连作中,则是一分日常,八分工作,一分刀剑。日常是揭不开锅的穷困,工作的是薄薪的苦力和舔血的保镖,刀分两面,一面为生计,一面为情义。
青江又八郎因偶然听到一场*治阴谋,被人追杀,隐姓埋名,逃至江户。从武士变为了浪客,潦倒落魄,兼职为生,见证了他人的一场场深情,一段段人生。
贯穿背后的则是两条暗线,一为家乡不断派来的刺客,一为某藩几十位沦为浪人的家臣为主人复仇的计划(取材于赤穗事件)。
尾章主人公回到家乡,介入*治斗争,眼看高潮将至,却波澜不惊,平稳收官。只闻远处传信,复仇成功的四十六位浪人已全部切腹自尽。于无声处听惊雷,有田横五百士之风。
又,尾章似乎有一处矛盾,男主的岳父将男主视为敌人要杀他,其女儿却说父亲咽气时嘱咐自己把一辈子托付给男主。
03《秘太刀马骨-二:孤剑》藤泽周平小说
一切只是刚刚安顿下来,时隔两年和未婚妻由龟重逢,婚礼还没办呢!间宫中老这会儿又说什么“里的大事”,又八兴味索然,那些事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在江户辛辛苦苦做浪人两年,又八郎看清了世态炎凉,也看透了几分人性阴暗。他不再那么单纯,不再会单凭一句“藩里的大事”就挺身而出了。
又八郎早早地钻回了被窝,,午饭也没吃,迷迷糊糊一直熬到了晚上。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又八郎心里又浮起了这样的念头,太多事情在催着他。在夜色里消失之后一直杳无音信的大富静马、付了大夫的药费后瞬间瘪了的荷包、像放弃了一样久无音信但一定在默默盼望自己归来的妻子由龟和祖母,还有迫近的年关。
——现在应该是霰雪纷纷的季节吧!
冷飕飕的阵雨过后,苍白的太阳照耀着草木干枯的原野。那样的天气反复不久,天空里终于阴云密布,不多久就下起霰雪来,沙粒般的雪粒噼噼啪啪地落在地上。灰色的天穹下,行人和房屋都弓起了背,故乡变得一天比一天沉默寡言。又八郎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心里想象着故乡现在的模样。
藤泽小说的迷人不是因为里面有*治阴谋和刀光剑影,而是因为它有为人的艰辛、养家的劳苦和幽隐的情愫,有冬天的鳕鱼、四月的春笋和盐渍的茄子。
藤泽自言写作动机,是因“心中的忧郁始终不得消解”,现实中又无法放纵,只有求之于小说。后来读者渐多,慢慢觉得如果还要“继续写下去,那就不应一味吟咏郁屈,还应吟咏获得解助的自己,无论对自己还是对读者,这都是唯一正道。”
《浪客日月抄》系列正是他小说风格由郁屈向解助的转型。表现在具体的设定上,主人公情商更高了;男配角更有喜感了;每次任务基本都能圆满完成,而且延续了他长篇中一贯的让人心安的圆满结局。
不过藤泽又说:“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作者本身,不管怎么写,小说还是难以摆脱作者的自我表白隐含于其中的命运。”(引文均见《小说周边》中《转型的作品》)所以其实每个人物的背景依然是残酷的,主角是有家不能回、执行任务却没有资金的浪子,两个男配,一个有八口之家要养活,一个有病榻之妻要照顾。
所谓“助解”,大体来说,仍然是藤泽以往那种“命运是难以把握的,生活却要认真度过”的味道,总之,要努力呀。同时,虽苦于生活的窘迫和无奈,却不应失去武士的本分和道义。
但不得不说,所读的这两本,第一本已略显匠气,而明线暗线尚能交融无碍。第二本则在双线叙事之下,颇显得左支右绌,详略失当,从每篇不均衡的页数和篇中不均衡的布局就能看出来。着实缺少了那份动人的质朴。《诱拐》《债*》两章较佳。
04《秘太刀马骨-三:刺客》藤泽周平小说
“以后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家里还有奶奶和肚子里的孩子,我心里很踏实。”
“你说的也是。”
“再说了,我也习惯一个人守在家里了,你说是不是?”由龟小声对又八郎说道,声音里满含着笑意,但眼泪还是不由自主地落到了握着丈夫的手的手背上,她连忙道歉。
夫妻二人四目相对。茫茫夜色里,由龟的脸看上去很模糊,就像一朵微微发白的葫芦花。
“记住了吗?山穷水尽的时候就到谷口大人的府里去!”又八郎又嘱咐了妻子一遍,松开手转过身去,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无边的黑暗,连头都没回一次。
他心想,这回又得当一阵子浪人了。
第一部略显匠气,第二部结构失衡,第三部前半部分恢复了以往的水准,可谓圆神,《梅雨之音》一章更让人惊喜,但读完后半部分后已经没有了写任何评论文字的欲望。这个系列把藤泽写作的缺点暴露无遗,说是转型之作,其实更像是扬短避长,可谓失败。
在这本里,藤泽对刀剑比武着墨较多,但最后和筒井的大决斗却处理得非常仓促,甚至有些不合理。虽说这种反高潮的方式也能给人以另一种回味与反思,但终究是丧失了小说的精彩。
05《面圣:宋代奏对活动研究》王化雨历史
上篇为制度说明文,清楚明白。下篇三章论宰辅奏对,精彩绝伦
下篇三为个案分析,曾布大战章惇,蔡卞临阵倒戈,极尽其波澜曲折。稚嫩的新君徽宗,谨慎的垂帘高后,老练的敌对宰执,错综的利益关系,针对两府在太后那里是共同还是分别奏事,利用可能的制度手段(熟状、留身),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明争暗斗。
下篇二可看做君臣博弈教科书:如何利用上书、取旨时转述的机会操控信息、断章取义、误导皇帝,如何靠人多势众而得到法不责众的效果,如何绕开皇帝取得御批,如何用上意难回来推卸责任,如何趁着反对派同僚休假时上奏,如何当面不争私下密奏,如何将皇帝对所奏一二事的认可偷换概念为奏折中所有事……
下篇一论宰辅奏事制度演变,通过梳理两府(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即文、武二柄)、三省(中书、门下、尚书)的分班与合班奏事,串联起两宋一些重要的*治事件,异常精彩。如太祖太宗时因赵普专权,令两府分班奏事,以分宰相之权。真宗仁宗时因战争统筹商议的需要,渐渐两府合班。而多人同台辩论,也激励了士大夫群体。神宗熙宁变法,事涉全局,而两府合班奏事的频率与范围皆有所增加。后神宗元丰改制,将中书门下一府分为三省,使文职分班奏事,防范宰辅壅蔽,便于自己亲决。待高后垂帘,新法拥护者尚在中书要职,又变三省分班奏事为合班同奏,以增加新法反对者对重要事项话语权。高宗收大将兵权,使两府分班,以避免身为枢密使副的三大将干预朝*。三人被罢后旋即合班奏事,便于秦桧监视。孝宗鉴于秦桧专权,忌惮相权。初虽两府合奏,但压缩宰相任期,后宰相任期延长,则改行分班奏事。
另,上篇论面对面奏对的优势与缺陷一节,也非常精彩p63-71
06《道学之形成》土田健次郎历史各个个别的思想本身,与其作为思想史的一个环节被记忆的面貌,往往有所乖离。在思想史上,宋代之为宋代,是从北宋庆历年间开始的。p8(苏轼)不是因为“如寄”而产生悲伤的叹息,而是正因为“如寄”,所以悲哀也不过是个相对性的问题。苏轼很少沉浸在感伤中……主张心的自由活动,而又消除对此活动的自我意识。p庆历似乎正是产生了问题意识的时代,就大端而言,此后便是提供解答的时代,王学和道学都是这样的解答之一p道学在作为起点的格物致知或者诚意上有多么固执,王学在作为起点的制度与文字上也就有相同程度的固执p
优点是非常有洞察力,缺点是行文脉络不够通贯,议论碎片化。
北宋思想史的演进,从对经书的态度来说,从太祖太宗真宗朝遵循唐代注疏,到庆历间以复古通经继绝学为旗帜来批判唐代注疏,再到熙宁变法时代王安石修经,提出新义。
对应的学者处境和态度,则从宋初古文家在野时与世乖戾的心态和隐逸狷介的风气,变为庆历时期讲学者转向与中央一致的积极姿态和向社会展示自我的存在,再到安石时代慨然承担天下,进行全面变法。
谈思想与时代的互动处非常好看,不过全书重点是在分析几位重要思想家关于天人理气性等哲学概念的解释。
有些论断的表述非常有趣,如“从欧阳修到王安石”一节,对比两个时代说,“从以道德为纽带谋求团结的时代,转变为因道德的多样化而烦恼的时代。”而欧阳修“随着共感的时代逐渐走向学派的时代,他变得孤独了”。
07《反思现代:近代中国历史书写的重构》*克武历史
*克武在序言中说他“心中有两个人格典范:一个是钱穆,一个是胡适”。又引用了其老师墨子刻对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将来是希望当企业家如王永庆,还是学者如余英时。这两点很有意思。
台湾的国史研究,从思想资源上说,有五四传统和新儒家传统的分庭抗礼,从研究视角上说,则经历了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发展。
本地化是一种主体性的诉求,起初以新儒家为思想资源,后来则与西方史学的反思相呼应。全球化是融入世界的需要,五四传统居功至伟。如果对比同时期的大陆,台湾的思想资源与学术发展显然都更为健康一些。陈寅恪说“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台湾庶几近之。
这两种思想资源,或者说这两种治学态度,到了余英时这一代学人那里,不再是激烈的分庭抗礼、互相攻讦,而逐渐做到了“相反而适相成”。而*克武这代台湾史学家,也都同时受上面四方面的影响,而多以余英时为楷模。
这本文集写得异常清楚流畅,阅读过程犹如听讲座。除去序言,共三部分共17篇文章,皆为十几二十页的长度,可以舒舒服服地读上一天。
第一部分6篇文章皆可观,而以《论余英时《史学评论》“代发刊词”》最自得而细腻。其他部分中,《清代考证学渊源》和《从晚清看辛亥革命》较佳。
08《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余英时思想史,重读更不幸的是现代所谓道德已与*治力量合流,如果知识继续以“第二义”以下的身份维持其存在,则学术将永远成为*治的婢女,而决无独立的价值可言。我们常常听到的所谓“*治挂帅”“先红后专”之类口号并不全是新货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士先器识”“先立其大”的现代变形而已。……儒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极端的德性论和功利论往往会走上一个共同的方向,即反智识主义……
古希腊残句有云:“狐狸知道很多的事,但是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狐狸重考据而博学,刺猬重理论而通识。余英时以此为喻,说清代中叶是一个狐狸当道的时代。章学诚是一只勇敢的刺猬,但面对群狐主宰的世界,最初也不敢自信。直到他见到另一只刺猬——戴震,才坚信了自己的学术方向。因为戴震正是以刺猬的本性而深具狐狸的本领,乃至于被尊为群狐之首。但也正因此而不得不与狐狸们虚与敷衍,内心冲突亦由此而来。
最让人心有戚戚的是戴震和章学诚这两位大学者,如何一方面应对考证学家琐碎泛滥的学风,一方面又在这种种实证的学风下,通过对程朱陆王等人的批评与诠释,“把知识从传统的道德纠缠中解放出来”。但是逃脱了“道德挂帅”的人们,终究还是逃不过“*治挂帅”,亦堪一叹!
这次重读,关心的主要是作者的行文布局。不过最让人赞叹的还是考据与解读。
比如讨论章学诚提出的“功力”,认为这一方面是把浙西学派的“考据”更加抽象化与普遍化,以与之抗衡,功力可包括考证,考证不能包括功力。另一方面又对自己所属的浙东学派传统中讨论道德修养的“功力”赋予纯智性的内涵。
又如解读戴震笔舌分用,大骂宋儒主要是为了说给考据家同行听的场面话,以缓解自己在一堆考据家中追私心追求义理的压力。(这让我想到他在《朱熹的历史世界》里对孝宗晚年既然要改革,为何却又禅让的讨论,认为禅让是为了掩护自己的大更改,并为自己的*治部署推卸了责任。)
又如从戴震的思想转变解读他早年晚年对江永称呼的改变。不一而足,都很精彩。
题外话。傅斯年主持下的史语所,也是一个狐狸当道而容不得刺猬的世界。从余英时之师钱穆被史语所排斥,到余英时的徒弟布满史语所,真可谓世殊时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论戴震与章学诚》这样的杰出作品是这种转折的关键桥梁。
试把该书结语最后一段话放在傅斯年的史语所身上,真是贴切无碍。作品本身是史学研究新典范的示例,作品所讨论的内容又遥遥呼应着这种转变的本身。使历史研究、问题意识和学术风气如此深刻的互动,这在余英时的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
(不过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写这本书时也是余英时主*新亚,改革制度,被刺猬型的新儒家老师贴大字报骂的时候。)
所谓典范,需要格外说明一下。余英时此书写于盛年,所论虽专,然最能见其学有所成后之治学取径。借用作者之言,则是比较研究,史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基本功之长期积累,分析、综合之交互为用。这四点在这本书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余英时:儒学的现代课题是如何建立一种客观认知精神(《论戴震与章学诚》自序)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有声文选)09《西方通史-第一卷: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上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历史
最重要的一个思想认识是:人权、三权分立和法治皆是服务于人的历史成就,没有了它们,任何群体或迟或早都将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耶稣有名言:“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作者认为,一神论的基督教所特有的这种对神权和王权的区分,是西方所以成为西方的根源。两种权力的分离与妥协形成于11世纪,这使西方没有变成神权*体或发展出拜占庭式或东欧式的国家教会,从而释放出了各种力量,是后来一切进步的先决条件之一。如皇权受限制下诸侯与等级制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三权分立、世俗化……以此为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很有特色。如引用伯克瑙的话评宗教改革:“精神上的解放在路德新教中是用世俗的受奴役换取的”,认为这是对已经取得的神权王权的初步分离与人文主义者所致力的宗教宽容的一种倒退。又如评价美国革命是一场保守的革命:扎根于英国自由传统中的古老权利、用人性缺陷论证*府之必要的古代传统、造物主赋予的不可剥夺之人权的宗教根源。去年读了一多半,如今补完。因基础太差,所以读的慢而认真。幸而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德国学者的历史写作的,所以还算愉快。全书最突出的特点有二:一是篇幅上厚今薄古。该书共四卷,已经出了三卷(8册),而第一卷第一册末尾已经写到拿破仑的滑铁卢,进入了19世纪。第二卷一千多页只讲了-年。第四卷六百多页只讲了-十年的事。二是内容上叙议参半,叫做“论西方(的起源与发展)”更合适。比如,《英国工业革命》一节用了5页,《三权分立与公共意志:从洛克到卢梭》用了46页。又如《美国革命》一节43页基本多半都是在讨论《联邦*人文集》与制宪问题。另外引用各路学者的评价很多。10《商君书》商鞅等(古籍)故王者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力入其国,观其治,民用者强。奚以知民之见用者也?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凡战者,民之所恶也。能使民乐战者,王。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又曰:“失法离令,若死我死,乡治之。行间无所逃,迁徙无所入。”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拙无所处,罢无所生。是以三*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作民之所恶,民弱;*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商鞅之*,不法古,不修今,以战时状态为立论前提,以国之富强为终极目的。绝谈士、商贾、技艺之途,修垦草、去强、徕民之*,峻刻刑赏,一于农战。其驱民之务农也,如牲畜之在具;其使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扑食。
其治民也,要在垄断天下之利与名,使民无所依傍。又从而辱之,弱之,贫之,以胁迫驱策之。霍布斯之利维坦,犹以人之生命安全为归,而宗教信仰由己。商君之*,并此而去之。重刑而连坐,离间而窥视,绝其智,灭其情。为其民也,尽力、赴死而已。行作不顾,休居不听,无声音服饰之享,无逆旅交游之乐,用之则如牛马,残之则若草芥,以至于人而非人!
掩卷而思,帝王功业,不过浮梦。纵使秦王扫六合,战狼吼四方,终究是人民之不幸,民族之悲哀。聚九州之号哭血泪,而铸强国之钟鼎;倾百代之自由人权,以奉帝王之威名。虽强必败!
思而又思,不读商韩,不知孔孟何以高贵;不闻西学,不知三代何由而致。然则易知而难行,易行而难知。前世之事,泰西之*,虽载之典册,见诸行事,然在下者碌碌谋生,罕能引以为戒,在上者协其权势,习为牧民之资。顾百年以来,儒学与西学俱灭,商法与秦制齐飞。启蒙云者,不亦远乎?亦堪一叹!
曰:幸也其二世而亡矣,悲夫其两千年而*不散!秦*模式输出之日,或即世界文明败坏之时?呼吁!恶国家甚于无国家也!
11《天平集》秦晖历史,重读,录音虽然中国的发展与改革两个进程紧密相关,但毕竟不能把二者在概念上混淆起来。“发展”主要意味着产业升级、经济增长,而“改革”主要意味着制度更新与人的解放。……只要我们不接受“吃饱的奴隶没理由抱怨”的逻辑,就不能仅仅把改革看做是实现发展目的的一种手段。迁徙、择业和参与公平竞争是人的基本权利,种姓制式的身份等级壁垒是任何现代文明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许多表面上似乎是“竞争结果”的“不平等”,其实本质上仍是非竞争性的。更何况“等级界限森然,身份壁垒如山,权能使*推磨,势可令人成仙”的旧体制并未完全消解,即使在表面上也属于非竞争性的“结果不平等”仍比比皆是。把弄权聚敛者的行为方式与现代房地产业者的行为方式混为一谈,都成为“寻租”,显然是把一种野蛮行为过分“文明化”了。如今的这类行为与其称为“寻租”,不如称为“索贡”。
作为一位历史学者,秦晖老师做到了博雅而亲切,疏通而知远。作为一位知识分子,秦晖老师始终不失对时代深沉、深切的关怀,他
为农民发声,总结“*宗羲定律”,
为制度定性,提炼“低人权优势”,
为凝聚纷争,标举“共同的底线”
为呼吁行动,而高唱“实践自由”,
为改革指路,而详论“公正至上”,
为因鉴前事,而重谈“走出帝制”。
而又以渊博的世界史知识,通达的社科理论资源,亲切的文风与优美的文笔出之,怎能让人不爱!
虽然都是重读,虽然对秦晖老师的主要观点已比较熟悉,但录制诵读的过程中还是被其思想的清通所触动,哪怕是在身体疲惫或意态萧索之时,也能顿时让人倦意全无,思想凝聚。
然掩卷之余,亦不胜感慨。不能容纳这样的学者的时代,又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亦可想而知矣!呜呼哀哉!殷鉴不远,文革或将卷土重来,旧邦新命,启蒙仅能存乎遐想。亦堪一叹!
这本文集中最有分量的是前四篇,合称“公正至上四论”。
全书共28篇文章,我在年录了一篇,年底录了第二篇,年2月决定集中录制,基本以一周一篇的进度缓慢而持续地进行。至今方毕。
已发布的有声书
点击图片进入
(部分书籍和文章已删除,还望见谅)
我们最好承认自己处于黑暗之中
《朱子语类卷十:读书法-上》
《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法-下》
《朱子语类卷八:总论为学之方》
余英时《人文与民主》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余英时《中国史上*治分合的基本动力》余英时《关于中国历史特质的一些看法》余英时《中国现代的文化危机与民族认同》余英时《从史学看传统》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余英时《论文化超越》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余英时《“创新”与“保守”》余英时《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余英时《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余英时《20世纪中国的激进化》(年)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余英时《再论中国现代思想中的激进于保守——答姜义华先生》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余英时《民主观念和现代中国精英文化的式微》余英时《“人生识字忧患始”——中国知识人的现代宿命》余英时《自我的失落与重建——中国现代的意义危机》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余英时《未尽的才情——从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余英时《孙中山的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余英时《谈鲁迅与周作人》余英时《朱熹哲学体系中的道德与知识》余英时《从*治生态看朱熹学与王阳明学的异同》余英时《明代理学与*治文化发微》
余英时:儒学的现代课题是如何建立一种客观认知精神(《论戴震与章学诚》自序)
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自序余英时《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表现》余英时《现代儒学论》序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自序余英时:宋代“士”的*治地位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及自序、增订序余英时《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革命——一个学术史的分析》余英时《合久必分,话三国大势》余英时《史学、史家与时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读《朱熹的历史世界》札记一则
秦晖《求索于“主义”与“问题”之间》
秦晖《自由、乌托邦与强制——写在《共产*宣言》周年》
秦晖《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契合点在哪里?》
秦晖《农民地权六论》
秦晖《全球化中的“中国因素”与世界未来》
秦晖《社会文化观与农民文化论》
秦晖《爱国与卖国》
秦晖《洪水过后,反思治水模式》
俄罗斯:
普京之迷:俄罗斯民主的前景
苏共末日:尚有一人是“男儿”
印度:印度落后的真正原因
委内瑞拉:委内瑞拉系列文章
德国:还有多少墙需要拆掉
美国:
美国内战前的关税之争与制度之争
美国的病因,中国的良药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权力、责任与宪*——兼论转型期*府的“大小”问题
瑞士:瑞士之路
日本:漫谈伊豆
越南:老挝如何“不折腾”?
乌克兰:乌克兰问题解析
缅甸:缅甸拒绝中国建坝之惑
波兰:从复国到转轨:波兰的坎坷历程
卢旺达:
东非裂谷三国游记
卢旺达百年沧桑系列
宗论:现代国家第二、三波*治转型历史的启示
许小年《走向权贵的市场经济》
许小年《民族主义双重标准探源》
许小年《宜*与秦始皇的逻辑》
许小年《都是斯密的孩子》
许小年《圣徒弗里德曼》
许小年《“文化革命”后的文化冲击》
许小年《吉利和孔子不是规划出来的》
许小年《希腊危机与凯恩斯主义》
许小年《产业何须*策?》
许小年《大炼钢铁和全民炒股》
许小年《“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许小年《公共品不等于*府品》
许小年《国企一石不能二鸟》
许小年《解析“七大行业”》
许小年《从战争、斗争到竞争》
王家范《中国现代化艰难性的历史思考》
王家范《刚柔相济:帝国*治体制运作机制》
钱穆《学问之入与出》
钱穆《推寻与会通》
徐复观《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
徐复观《方望溪论清议》(当知识分子从言论上也不敢负责)
徐复观《钱大昕论梁武帝:保天下必自纳谏始》(仇恨舆论即仇恨社会)
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
牟宗三《观念的灾害》
胡宝国《父亲的书》
胡宝国:读《东晋门阀*治》
胡宝国:通者的气象(谈钱穆)
罗志田《永远是他自己的陈独秀》
罗志田《国家与世界:五四时代读书人的徘徊》
罗志田《经典淡出之后的读书人》
罗志田《疾病与历史:非常威尔逊》
罗志田《凭直觉成大学问:梁漱溟的治学取向和方法》
罗志田《语语四千年:傅斯年眼中的中国通史》
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吾人之最后觉悟》
王汎森《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王汎森《重构人文价值与多元文化》
罗新《遗忘的竞争》
商昌宝《杨显惠和他修复还原的反右历史》
邓野《民国*治的逻辑及其历史局限》
增渊龙夫:韩非子作为驾驭官僚之“术”的所谓“质”(人质)
增渊龙夫:战国官僚制中“德”的因素和“术”的因素(《中国古代的社会与国家》有声书摘)
增渊龙夫:后汉*锢事件的历史评说(兼论汉代外戚与宦官之*争)
增渊龙夫:汉代的巫与侠
李开元:无为而治与有限皇权(论萧规曹随、诸吕封王)
李开元:贾谊左迁与新旧对立(论汉文帝朝*治)
赫德利布尔:世界*治中的正义与秩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宣言》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张伦《这波狂飙突进,浪漫化的全球化终结了》
约翰-米尔斯海默《中国能不能和平崛起》
徐贲《极权体制下的纳粹腐败与反腐》
索尔仁尼琴《活着,并且不撒谎》
许倬云:台湾地区的土地改革、经济起飞与民主化吴乃德:台湾“解严”三十年:历史与正义缺席的*治转型王晴佳:台湾史学史:历史教育与历史认同《故土的陌生人:美国保守派的愤怒与哀痛》亨廷顿《美国*治:激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理查德.霍夫施塔特《开国先辈:现实主义时代》任剑涛《重构国家:特朗普理念的*治理论推定》王联合、刘春朋《*治极化背景下美国民主*的路线之争:表现、动因与影响》樊吉社《美国涉华舆论的现状与特征》《美国两*在对华*策上的新共识》《中国与俄罗斯:正在形成的战略联盟》《华盛顿邮报》:不正常的总统任期:特朗普打破的20项总统规范《外交事务》:特朗普不会是最后一个美国民粹主义者美国**的极化、自由主义者与保守主义者文章内容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