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顾晓光一起走进影像中的世界阅读文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晶通讯员竺佳怡谢宁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最初的提议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贤们,保护知识产权。
4月23日是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这一天也是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读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4月17日,湖北省图书馆举办“因书而美——世界读书日主题摄影展”,幅作品带来五大洲各色图书馆、书店的风景。摄影作品全部出自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顾晓光之手,13年间,顾晓光行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拍摄了大量的图书馆、书店和人们阅读的影像。
阅读是无声的交流,旅行是想象的归宿。
“我的职业是图书馆员、学术期刊编辑,一直与文字和图书打交道。摄影是没有文字的诗,它无法替代文字,却能够使人更好地运用文字,赋予更多的可能性。当摄影遇到文字,当图片遇到图书,便是一件美妙的事情。”4月17日,顾晓光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说。
杭州茑屋书店
汉口文泽尔图书馆
北京钟书阁西单老佛爷店
捷克布拉格Strahov修道院图书馆
大英图书馆
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学专科教育诞生在武汉
记者:您持续多年拍摄与阅读相关的影像,是早早规划好了相关的主题吗?
顾晓光:拍摄的主题,并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因为我是一个图书馆员,可能对图书馆、书店、阅读有关的事物或场景,有一种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