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但还是有书籍 [复制链接]

1#

原创笔下长青书单

近日,豆瓣上一封8年前的帖子,被人翻了出来。

这是一封带有28个感叹号的寻人贴:

神秘的金属框眼镜、自来卷、大鼻子、30来岁

帖子的最后,是一句毫不掩饰的赞美:

「他每次都在自学波斯语,我觉得他好牛逼啊!」

而这封帖子之所以被翻出,是因为:

这个「好牛逼」的人,被找到了。

他叫顾晓*,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

然而,他背后的隐藏身份,是一个会法语、希腊语、意大利语、波斯语等十几种语言的「奇人」。

这些语言,完全是他在国图的13年里,自学而成。

而顾晓*背后隐藏的故事,也随之炸翻了B站弹幕区:

「等你好久啦!」

「救命,感觉挖到了宝藏!」

「因为这个纪录片,开始期待每个星期四的到来。」

*亲自配音,第一季,豆瓣9.0;新一季,豆瓣9.5。

这赞美,说的正是——

《但是,还有书籍2》

它究竟有何魅力,能让*甘愿做配角?

一起来看看!

诗和远方

一个人能有多爱书?

98岁的沈燮元说:「我离不开书,就像鱼离不开水。」

作为国内版本目录学领域元老级的人物,沈燮元一辈子都在和古籍打交道。

人称:「古籍活字典」。

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他就一头扎进版本目录学,研究古籍版本和源流。

在这个艰深偏门的领域,一干就是70多年。

哪怕退休后,他还像往常一样,每天八点钟按时走进图书馆。

「我就是喜欢。我在南图(南京图书馆)几十年就做了两个事情,一个是编目,一个是到外面买书采购,没有做过第三个工作。」

几十年里,沈燮元炼就了精湛的专业能力。

你随便拿一本古籍,他看一眼刻工、纸张和字体,就能立马说出是哪个朝代的。

他爱书,也懂书的价值。

年轻的时候,他在大街上和一个藏书人当街交易,对方不识货,开口只要块,他一听立马掏钱,拿了书就跑

「买书等于交女朋友,没有成功你不要乱讲,一乱讲不成功了。」

他把自己比作一条在图书馆里游泳的鱼,一脱离水,就会死。

图书馆是沈燮元的水,也是顾晓*的诗和远方。

大学毕业后,顾晓*干过旅行社销售,也在奥组委做过场馆管理,但都没干多久。

因为他的心里,只对中西方古典文献情有独钟。

为了读到更多的一手资料,年,顾晓*成为国家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一直干到今天。

他放弃了专业人士的晋升道路,不写论文,也不用评职称,读书简单而纯粹。

对他而言,学语言,做研究,都只是一场漫无目的的畅游。

顾晓*很感性,他经常把自己喜欢的内容抄下来,自己一边读,一边自我感动。

比如,在拍摄过程中,他用法语读了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话。

正要翻译成汉语时,他却突然哽咽,哭了起来,把大家都吓到了。

他连说好几声对不起,并解释到:「每次读到这段,我都比较激动」

那句话,来自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的《最后一课》:

「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

在图书馆13年,顾晓*从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工作人,只觉得自己是一个来读书的人:

「管你是什么身份、地位,进到了这个领域以后,你就是平等的了。通过阅读,找到心里的安慰。这不正是“诗和远方”最终的归宿吗?」

“人活着不能老是玩,用时间做点事情”

诚然。

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不难。

难的,是让自己的努力,配得上自己的热爱。

马爱农,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但她有一个更著名的身份——《哈利波特》中文版的主要译者。

年的夏天,人民文学出版社谈下了《哈利波特》前三册的中文版权。

身为编辑的马爱农,成为主要译者。

尽管,翻译书籍对她来说,早已是轻车熟路。

但面对这么一部重量级作品,马爱农还是犯了难。

且不说各种欧洲神话故事、巫师文学、炼金术等古老元素不好找,还有很多东西都是罗琳生造出来的,字典上根本没有。

比如,魔法咒语。

一开始,马爱农用的是音译。

但她发现,后面咒语越来越多,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音译已经无法表达出其中的意思。

于是,她干脆把前面咒语的音译全扔掉,并结合中国人的文化方式,用意译的方式重翻。

最终,我们才得以看到「幻影移形」、「倒挂金钟」、「神锋无影」这样极具中国特色的4字咒语。

除了内容本身翻译的困难,时间也很紧。

因为盗版猖狂,马爱农不得不和盗版书赛跑。

一本厚厚的《哈利波特》,最后只留给她两三个月的时间。

但为了保证翻译质量,她沉下心来,加班加点,没有一丝含糊。

这样的做事态度,在98岁的沈燮元身上,同样体现明显。

年,已在病危之际的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要尽快把全国善本书总目录编出来。

于是,一场中国近百年来最为浩大的一次古籍善本书目编纂工程,开始了。

沈燮元作为被选中的40人之一,接到一个重要任务——

参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纂,并担任子部主编。

他们将对来自个图书馆、博物馆,共计13多万种古籍善本目录卡片,进行整理汇编。

然而,由于朝代更迭、战争等原因,大量珍贵的文物古籍丢失,导致清查工作变量巨大。

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沈燮元们几乎只能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经验,逐一核查书名、卷数、作者、版本等是否有错漏。

从初审到定稿,沈燮元这一件事,一干就是10年。

而他们的付出,最终给我们留下的,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具权威性的古籍善本联合目录。

年,由于在编纂过程中的杰出表现,沈燮元被文化部授予“特殊贡献奖”。

那一年,他72岁。

然而,已到退休年纪的沈燮元,并没有停下来。

在他心中,还有一个计划了20多年的任务没完成——

整理清代藏书家*丕烈的题跋集。

在藏书界,「*跋」是上等的重量级藏品。

然而,沈燮元发现,目前已有的*跋集都不完整,而且还有很多错漏,有的不只一两个字,几百个字甚至一大段都是错的。

于是,他主动搜寻散落在各地的“*跋”,向中外各地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所和藏书家求取书影。

拿到手里,他逐句校对,一字不差。

「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它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是吧。」

就这样,又20年,80多万字,业内最全、最好、最重要的*跋集——《士礼居题跋》,终于完成了。

但他还是没有停下,还有*丕烈诗文集子,*丕烈年谱

如今的沈燮元,已经98岁。

但他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经常一工作就是一整天: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能老是玩嘛,用时间做点事情。」

身边的人告诉他,要让他活到岁。

他说对不起,他不想活到岁:

「我就告诉他5个字:过好每一天。」

但是,还有书籍

书籍对我们有多重要?

也许,正如这部纪录片的名字一样直观。

然而,这个名字里未说出口的,其实还有“但是”前面的半句话:虽然——

就像导演挪挪的一丝担忧:

「在这样一个短平快的视频时代,每集35分钟的故事长度,对于观众来说是不是有点太长了。」

她的潜台词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很难静下心去阅读长的内容了。

而除此之外,这个片名的前半句,其实还有很多种意思:

虽然,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焦虑无处不在;

虽然,网络骂战频繁,偏见和盲从横行;

虽然,长期主义往往不敌短视的诱惑;

虽然,很多人的日常总被无聊充斥,难见希望;

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这句「但是」,才更动人。

它不仅是书写上的转折,更是精神上的反抗。

是的,因为还有书籍,让顾晓*得以保持纯粹。

他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Imalone,butneverfeellonely。」

孤单,却不孤独。

就像他的纯粹,也积极地影响了其他人。

两年前,有一位准备考试的读者,每次从门口走,都能看到顾晓*在那里专心致志地做研究:

「您就像一个扫地僧一样,给了我一些指点,给了我一种激励。」

还有书籍,来拓宽马爱农的人生。

在《哈利波特》中,马爱农最喜欢的魔法道具,是隐形衣。

每一次翻译,都是她隐藏自己,扮演他人的时刻。

编辑的工作,占用了她太多的时间,以至于没法随意去外面游玩。但阅读和翻译,弥补了她的遗憾:

「我翻译的每一本书,好像都给我打开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看到不同的人在过跟我不一样的生活,虽然我坐在书桌前不动,但是好像经历了很多。」

还有书籍,给很多人带去希望。

在四川甘孜,海拔多米的塔公草原上,有一座名叫纳朗玛的图书馆。

建造者叫久美,是一名藏族僧人。

他曾在塔公的一场地震中,见识到了那里的贫困。

被深深触动的他,决定做点儿什么,让这里的人以后有机会走出去。

于是,他靠自己卖青稞酱攒下的钱,第二年就在草原上建起了一座图书馆:

「我们的心态开阔于世界,哪怕我坐在这个草原上。」

有一个19岁的女孩儿,是这个图书馆的常客。

她的一只眼睛有点儿小,所以对自己的外表一度很自卑。

但在图书馆,她有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巴黎圣母院》。

她觉得自己和这本书的主人公一样,是一个外表很丑,但是内心很纯洁的人。

这让她找到了自信,就像书中她最喜欢的那句话:

「人生的真善美,并不是那光秃秃的虚荣外表和假意的真诚,而是一点一滴对它的追随和执着。」

其实,这些人的故事,又何尝不是你我的故事。

谁不曾焦虑和迷茫,谁不曾在自己的人生里跌跌撞撞,失去过方向。

可那又怎样?

幸好还有书籍,让我们可以:

用长期对抗短视;用思考对抗盲从;

用理性对抗偏见;用有趣对抗无聊

最后,用波兰诗人米沃什的一首诗结尾吧。

它也正是这部纪录片片名的出处:

《但是还有书籍》

但是书籍将会站在书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

书籍一下子出现,崭新,还有些湿润,

像秋天栗子树下闪闪发亮的落果,

受到触摸、爱抚,开始长时生存。

尽管地平线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

部落在远征途中,行星在运行。

“我们永存,”书籍说,即使书页被撕扯,

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

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

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

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依然是大戏台,

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

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原标题:《豆瓣9.5,这顶流面前,*只能做配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