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代纸书的技术创新路径及作用有哪些 [复制链接]

1#
北京正规皮肤病医院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84885/
                            

出版融合背景下

“现代纸书”的技术创新路径及作用探析

摘要:当前,融合发展不仅是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部分,更是出版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基于当前出版融合工作面临的内容供需脱节、数字资源配置不匀、技术创新水平不足、行业人才发展滞后等重要问题,分别从知识服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知识资源融合与组织模式、轻量化的知识资源服务模式及交互协同的知识服务生产模式四个方面,对“现代纸书”模式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现代纸书”模式可弥补纸质出版物承载内容的空间限制,突破单向传播壁垒,实现作者、编辑与读者的交流交互,引导读者在阅读纸质出版物的过程中通过扫码付费获取线上知识资源服务。“现代纸书”模式通过技术创新,构建了以平台为基础,以用户为导向,以编辑为核心的知识资源服务模式,帮助出版单位以低成本、轻量化的方式进行融合转型,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融合发展路径。

关键词:出版融合;现代纸书;技术创新模式;知识资源;知识服务

本文著录格式:白立华,郭雪吟.出版融合背景下“现代纸书”的技术创新路径及作用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10):15-18.

作者简介:白立华1,2(-),男,宁夏中宁,编审,研究方向:知识服务、软件工程;郭雪吟1,2(-),女,湖北武汉,国家新闻出版署融合出版智能服务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高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融合出版、出版管理。

作者单位:1.国家新闻出版署融合出版智能服务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湖北武汉;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导语

出版作为科技创新驱动的智能发动机、文化传承的关键策源地、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融合出版工作的发展,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拉开了出版业融合转型的序幕,此后《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策先后出台。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更明确提出了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等产业。由此可见,“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互联网3.0时代来临,在新兴技术驱动下,数字经济发展不断提速,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也为融合出版工作的发展创造了全面利好的条件,“融合出版”更成为出版业当前及未来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NO.1

当前出版融合工作面临的壁垒与困境

1.1内容供需问题

根据开卷发布的《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年总动销图书品种数为万种,码洋规模为.8亿。但是,从码洋贡献率来看,销量前1%的图书品种码洋贡献率达到59.7%。这表明万动销品种中,近万种图书仅贡献了约.5亿码洋,其中,平均每种图书的码洋不到2万元,倘若平均每本书定价为50元,意味着平均每种图书仅仅卖出了不到本。

这些“长尾”图书大多是一些内容题材类似的同质化图书,一方面,一些出版企业在出版工作中,未能立足于自身定位与优势,对用户需求不明,盲目跟风出版,导致大量同质化、低品质图书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图书生产的周期较长,要经过选题策划、编辑校对、印刷发行等诸多环节,且对市场反应较为滞后,等到图书推向市场后,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当下喜好或需求,导致了图书的库存积压。

1.2数字资源配置问题

出版资源是在出版工作中的所有构成要素,例如知识资源、渠道资源、读者资源、数据资源等都属于出版资源。出版资源配置是指将出版资源按照一定的方法做出调配,以谋求出版利润的最大化。[1]

当前,对纸质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或者利用数字化传播渠道拓展纸质图书的销售渠道是出版单位在进行融合转型中较为常见的做法。但是,如何将基于纸质图书的知识资源与数字资源实现更好地黏合及联动,而不是孤立“并肩而行”,如何在数字化营销推广过程中不被第三方平台所制约,并产生切实的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制约数字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资源结构问题,由于出版单位之间相互独立,资源分散且利用率低,某一家出版单位很难聚拢某一细分领域的资源,这也就意味着无法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知识服务解决方案。因此,如何打破资源壁垒,调整出版资源个人分割、单位分割、地区分割的局面[2],探索合理有效的数字资源生产、传播及盈利路径,优化纸质图书内容资源与数字资源的配置,也是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3新兴技术创新问题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创新在出版融合产业升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技术与出版的融合通过催生新的出版业态、出版产品形态和出版消费生态,引领着出版行业的整体转型升级。[3]但目前,出版业在技术发展层面虽然已经展开了积极探索,但仍然存在技术创新驱动力不足、技术基础薄弱、技术应用不强、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高等问题。

从企业角度而言,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指企业的研发投入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例,是反映企业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标。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强度被看作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动力。[4]但我国出版企业的研发投入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以中国出版传媒集团及中信出版传媒集团为例,中国出版传媒集团公布的年年报显示,年集团在研发上投入的金额为万左右,但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1.38%;中信出版集团年年报表明,其全年研发投入为万左右,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0.9%。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年A股公司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为2.42%,而大部分A股上市的出版企业均未达到该比例。研发投入比例不高,无法进一步带动企业创新资源的聚合,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动能不足。

当前出版业对新兴技术利用水平不高、技术发展水平滞后等问题,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目前出版单位多采用自建平台方式,而自建平台往往投入成本较高,现有的技术条件水平又无法满足需求;其次,出版单位在选择技术公司或平台合作时,往往受制于平台效应,比如,不少出版单位通过平台主播进行带货,拉动纸质图书销量,但很容易受到平台主播的价格打压,导致出版单位丧失话语权,没有议价能力;最后,技术投入的成本与实际的盈利收入往往不成正比,一些出版单位投入大量人、财、物力进行融合出版,但轰轰烈烈一场却无法获得实际收益,导致在投资时非常保守谨慎。从行业整体发展而言,技术创新不足将直接导致内容产品创新不足、服务运营模式滞后、产业发展动力缺失等问题,同时,产业创新资源也难以形成有效整合,形成恶性循环。

1.4行业人才发展问题

人才是文化强国之基,也是出版产业发展之源,但就目前行业从业人员的发展情况而言,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从业人数出发,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年全国新闻出版就业人数为.9万人,较年降低了17.8%,较年降低了21.69%,从业人员的快速流失也折射出行业对优质人才的吸引力在逐步减弱;其次,从人才素质出发,虽然出版工作是一项具有门槛的工作,且是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集聚之地,但仍需要大量精通出版、精通技术、精通新媒体,具备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最后,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而言,大部分出版单位普遍存在融合出版人员数量不足、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等问题。各单位对融合出版的岗位设置及相关工作能力的要求也尚不明晰,现有的融合出版人员一般是通过工程序列、软件服务业序列和新闻序列拿到相关职称[5],职业晋升通道单一、成长路径不清晰,存在天花板效应,制约了人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在行业未设立标准的情况下,出版单位大多各自制定内部的融合出版从业人员管理制度,或仍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未专门建立起融合出版人才引进、任用与选拔机制更缺乏长期有效的评聘体系及激励机制,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融合出版人才作用的发挥。年7月,“数字出版编辑”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并明确了其工作职责及主要工作任务,标志着国家及相关部门对融合出版工作的重视。随着行业人才体制机制的逐步完善,人才队伍的能动作用将进一步被释放。

NO.2

“现代纸书”的技术创新模式及作用分析

2.1“现代纸书”概览

“现代纸书”模式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提出的出版融合模式,基于其自主研发的出版融合解决方案——RAYS(ReadersatYourSystem)系统,将传统纸质出版物改造为拥有线上衍生内容资源与服务的、具有交互功能的融合出版物。[6]“现代纸书”的核心仍为纸质出版物,通过在纸质出版物上印制智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