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中国水运报」

“它们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以及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中国的大运河作为标志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遗产,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

流淌的河水、忙碌的船舶,千年古河所经之处,不仅带来了旖旎风光,还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形态万千的民风民俗……

日前,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明确将整合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文物和文化资源,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珠串线、线带面”的思路优化总体功能布局,深入阐释大运河文化价值,大力弘扬大运河时代精神,加大管控保护力度,加强主题展示功能,促进文旅融合带动,提升传统利用水平,推进实施重点工程,着力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大运河沿线各省市积极响应,结合实际加大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全力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讲好大运河故事,塑造运河文化品牌,带动城市文化旅游发展。

北京

让标志性项目延续千年神韵

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对外披露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三年成就:该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进实施机制,印发了《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形成了长期有规划、中期有行动计划、年度有折子工程的推进实施体系,近三年累计安排88项重点项目。其中,纳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清单的重点项目共34项。

据了解,北京市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主要围绕建设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民生之河、融合之河五大目标规划实施。

为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推进发展之河建设,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正积极创建北京东部唯一5A级景区,力争年底达到国家评定标准。景区涉及北运河河道11.2公里,规划了大运河古运风情展示区、大运河水上时尚运动区、大运河生态体验休闲区三大功能片区。北运河通州段通航“关节点”全面贯通,包括新建的甘棠、榆林庄两座船闸以及改建的武窑桥,目前已实现40公里全线游船通航。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三大文化设施已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按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实现外立面亮相,年全部竣工。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推进民生之河建设,我们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全民健身相结合,承办了年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为此,大通滨河公园旧貌换新颜,于去年9月正式亮相,新增绿化面积4.8公顷,为周边居民提供舒适的休憩、健身场地;南长河打造高水平滨水开放空间,预计今年9月将完成首体段约1.3万平方米提升改造。

为推进融合之河建设,推动大运河沿线交流合作,北京会同天津、河北建立了京津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同会商机制。今年6月26日,北运河通州段、廊坊段已同步分段通航,京冀交界处杨洼船闸预计明年建成,届时将实现京冀互联互通。

北京市发改委方面介绍,下一步,将加大建设投入力度,抓好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通州大运河国家5A级景区创建、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实施,延续壮美运河千年神韵,打造具有首都标准、北京特色、时代气象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河北

打造燕赵文化新高地

“大运河河北段河道遗址完整、遗产资源丰富,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发改委*组成员贾乐堂表示,为了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各类文化遗产,河北省制定出台了《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以打造燕赵文化新高地。

“比如,我们将在沧州市区北部建设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这就是我们打造文化高地的重要举措之一。”贾乐堂表示,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是经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公园,项目总面积约亩,由园博园、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沧州大化工业遗产提升改造区构成。该公园既是中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运河沿线八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

“除了非遗传承,这段时间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6月底大运河廊坊段与北京段同步实现旅游通航。”河北省发改委社会处处长马宁表示。据介绍,大运河廊坊段上接通州,下连武清,全部在香河域内,是贯穿京津冀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也是运河旅游通航的出京第一站。“随着廊坊段的旅游通航,大运河河北段适宜河段旅游通航的未来可期。”马宁介绍说,根据《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规定的时间表,到年,适宜河段将实现旅游通航。

据介绍,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联纽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拓展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涵,有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也将助推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

“根据规划,到年,大运河河道正常年份将全线有水。”贾乐堂介绍说,在不久的将来,“蜿蜒壮丽、雄浑大气”的大运河河北段将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山东

演绎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新篇章

大运河山东段流经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和德州,包括8段运河及15处遗产点。依运河而建、依运河而兴的枣庄市台儿庄区,立足“古城、水城、绿城、慢城”定位,保护水生态、打造水景观、弘扬水文化,重建的古城已成为齐鲁文化新地标,相邻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则演绎着运河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篇章。此外,山东以微山湖、东平湖为集聚发展区,整合开发运河两岸文化旅游资源,串联山陕会馆、戴村坝、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济州古城、台儿庄古城以及鲁故城、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标志性项目,深入挖掘传统工艺、民俗节庆、地方戏曲等资源,积极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示范区。

依托“运河之都”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济宁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计划和振兴计划,形成了以端鼓腔、鲁西南鼓吹乐、鲁西南民间织锦技艺等为代表的大运河国家级非遗项目,以玉堂酱菜制作技艺、渔鼓、微山渔家虎头服饰、梁山武术等为代表的大运河省级非遗项目,以夏镇八景故事、微山湖歌谣等为代表的大运河市级非遗项目。为弘扬运河文化,各地还创作了现代戏《微山湖》、山东梆子新编历史剧《运河老店》《河都老店》、民俗风情剧《我家就在岸上住》、舞剧《忠义水浒》等文艺作品,把运河人家的故事搬上了舞台,开展“文旅+演艺”的跨界尝试。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我省大运河文化与*河文化、泉水文化、海洋文化的融合研究,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打造成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活力迸发的产业集聚区,以及齐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交流互鉴高地。”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成员、副厅长孙树娥表示。

安徽

统筹推进整体性、抢救性、预防性遗产保护

近年来,安徽省开展了《大运河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名录》《大运河考古及标志性遗址遗迹展示项目论证及实施方案》制订工作,把握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特征,统筹推进整体性、抢救性、预防性保护。淮北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国家文化公园——柳孜运河遗址区建设项目先期开工的柳孜运河遗址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目前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年上半年完工。

根据项目建设计划,其他工程如柳孜运河遗址永久性保护大棚建设、柳孜运河遗址基础设施建设、游客管理服务中心、考古研究中心等项目也将在“十四五”期间相继开工建设。

这是大运河安徽段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徽共争取重点文保专项资金多万元,实施了百善老街保护与环境整治、柳孜运河遗址病害处理工程、大运河泗县段环境整治、保护展示工程基础配套等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其中,年成功推荐柳孜运河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项目。今年,国家文物局还批复了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保护展示工程项目计划,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安徽省还同时推进市县相关项目建设。淮北隋唐运河古镇、泗县运河小镇、泗县大运河文化公园等21个项目已经入选全省“”旅游重点项目,总投资.8亿元,年计划投资37.8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9.87亿元。

在文旅品牌打造方面,安徽将推动大运河品牌成为皖北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核心品牌。一方面,以“汴河遗珍·水韵皖北”的大运河安徽段文旅整体品牌为引领,整合楚汉文化、淮河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化、品牌化旅游产品体系。

除了推动开展内线联盟、省际协同、多边合作,今后,安徽还将立足实际,重点提升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研学游、大运河城市主题骑行游、大运河戏曲鉴赏游、大运河专题博物馆探索游等主题文化交流旅游线路,深入开展与国内知名运河城市的文旅交流与合作。

江苏

以运河文化助力“新江苏”建设

中国漕运博物馆。

大运河江苏段拥有的世界遗产区、遗产河段和遗产点均占全线的1/3以上,拥有10项世界级非遗、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个国家级非遗、5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21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2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深厚的历史文脉和繁华的现代文明,为江苏打造“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人文品牌奠定了雄厚基础。

位于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运行一个多月后,已成为网红打卡地,现代科技与古老文物的结合,让游客完成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中国大运河博物馆6月16日建成开放,馆内藏有从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了运河文化。这座博物馆是江苏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经典项目。这座博物馆的价值远超公共文化空间和旅游目的地,江苏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的重点建设区,同样希望以运河文化引领全面发展,提高沿线人民的幸福指数,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这是一座前所未有的“公园”,它绵延公里,纵贯江苏南北,串联起“诗画江南”吴文化高地、“漕盐都会”淮扬文化高地、“雄武厚土”楚汉文化高地和“十朝文枢”金陵文化高地。

江苏省文旅厅继去年向社会推出10条大运河旅游精品线路后,正在规划并推广漕运航运研学游、文学艺术品鉴游、运河民俗体验游、锦绣园林观赏游、运河生态文化游、运河文化水景游等主题线路,并积极拓展运河入境旅游,开辟运河沿线城市国际旅游航线,实施小时过境免签*策,在运河沿线设立旅游购物免税店,推动实现离境退税互联互通,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打造运河国际旅游目的地。

众多的项目需要海量的资金,江苏省推动财*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域集聚。江苏省设立了全国首支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设立首批8只区域子基金和4只行业子基金,认缴规模超亿元,成功投资一批重点项目,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国家发改委、文旅部推广。去年,江苏省又在全国发行首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债券,规模23.34亿元,用于13个运河主题项目。

浙江

不遗余力保护运河核心监控区

为了加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自然资源厅等六部门近日编制了《浙江省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建设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试行)》,明确核心监控区内的非建成区严禁大规模新建、扩建房地产、大型及特大型主题公园等项目。

据了解,此次公布的负面清单适用于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区、缓冲区以外的核心监控区。核心监控区范围为京杭大运河浙江段和浙东运河主河道两岸起始线至同岸终止线距离米,共涉及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5个设区市的22个县(市、区)。

负面清单明确提出,核心监控区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建设住宅、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厂房等与河道保护和水工程运行管理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禁止利用船舶、船坞等水上设施侵占河道水域从事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禁止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而且,核心监控区滨河生态空间严控新增非公益用途的用地。

年1月1日起,《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对大运河的遗产区、缓冲区保护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将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地方*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综合新华网、海报新闻、合肥晚报、中国水运网等媒体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