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过年好古籍里的春联有讲究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1271.html

写春联、贴春联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表达了中国百姓祈福迎祥、驱灾避害的精神诉求和美好愿望,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重要年节符号。

春联的前身,是桃符。那时候,造纸业还没有出现,人们在过春节的时候,就用桃木板写上两个神仙的名字或者画上神仙的画像,用以驱鬼辟邪。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在春联上写上祝福的吉祥话,慢慢地演变成对仗工整的诗文。当然,那时候的春联,都是士大夫之流以及富豪之家的风雅之物,贫贱的普通人家,未必会在春节的时候花钱写春联。据说春联的推广,起始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春节来临之际,国家图书馆精选馆藏珍本,从15种古籍文献中撷取优秀吉祥的春联21副。其中,有最早见于“敦煌遗书”中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有选自《宋史》的名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专家们还特别从馆藏文献中挖掘了与“壬寅”年相关的对联“壬佩六符,允征吉兆;寅恭五服,相励和衷”。

古籍里的春联

三阳始布;

四序初开。

选自敦煌遗书S.号(现藏英国国家图书馆)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选自《宋史》

岁岁平安节;

年年如意春。

选自清光绪刻本《养吉斋余录》

寒消图九九;

春到径三三。

选自清光绪十七年刻本《精选对联备要》

春为一岁首;

梅占百花魁。

选自清光绪十三年刻本《新纂对联集成》

乐唐虞盛世;

庆天地长春。

选自清抄本《集唐对联》

花好月圆人寿;

时和岁乐年丰。

选自民国十七年影印本《商卜文集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堂。

选自明刻本《状元图考》

天泰地泰三阳泰;

家和人和万事和。

选自清光绪十三年刻本《新纂对联集成》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选自清刻本《对联大全》

五风十雨皆为瑞;

万紫千红总是春。

选自清光绪十三年刻本《新纂对联集成》

爆竹一声除旧腊;

梅花几点送新春。

选自清抄本《集唐对联》

桃符门上千家换;

爆竹声中一岁除。

选自清抄本《集唐对联》

瑞日芝兰光甲第;

春风棠棣振家声。

选自清光绪十七年刻本《精选对联备要》

春回禹甸山河外;

人在尧天雨露中。

选自清同治七年刻本《对联汇海》

一天云日祥和气;

万里山川锦绣春。

选自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藤墅俪言》

春意已随杨柳动;

东风先报杏花开。

选自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竹窗楹语》

喜延明月长登户;

自有春风为扫门。

选自民国二十八年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甲骨集古诗联上编》

田园渐发生,三阳启泰;

草木咸萌动,四序先春。

选自明嘉靖刻本《中麓山人续对》

爆竹二三声,人间是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选自清光绪十七年刻本《精选对联备要》

壬佩六符,允征吉兆;

寅恭五服,相励和衷。

选自民国十一年石印本《古今楹联类纂》

以上21副春联除第一种敦煌遗书现藏英国国家图书馆、第二种《宋史》较为常见外,其余皆据国图藏本挑选。

责编:贾亭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