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际合作不停步
中外出版业者守望行业发展春天
□本报记者孟妮
中国商务新闻网高质量出版是推动文化交流互鉴的基础。近年来,中国出版文化“走出去”成效显著,中国经典文化、文学、科技及主题出版物,在世界各国被译介出版,引发外国读者共鸣,也向世界展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据不完全统计,年中国版权输出仅为册,到年已达到册。这些图书的海外出版,帮助世界读者了解中国的创新成果、社会进展和人民的所思所想。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科学知识和文化,引进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为增强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推进人类共同价值贡献了出版业的力量。
12月21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北京出版高峰会议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峰会聚焦“出版业的未来与抉择”主题,就新时代出版业交流合作、融合发展、智慧创新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虽然我们还在受到疫情的困扰,但我们相信中国乃至世界出版行业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表示,有高水平的出版内容作基础、有不同文化成果的互鉴传播、有科技进步的加持,出版业一定能迎难而上,繁荣发展。希望中外出版工作者加强合作,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彰显新时代赋予出版业的张力和活力,面向未来推进传播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出版业的“国家队”。该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纪臣表示,中国出版集团将从四个方面持续开拓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一是激发内容创作活力,打造新时代出版精品,做好重大主题作品出版传播;二是坚持实施数字化战略,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引领作用,推进出版产业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三是提高企业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高质量发展保障措施,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出版业生态;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建设新时代出版业人才矩阵。
“我们愿以出版界深厚友谊为纽带,秉持合作共赢理念,整合科技力量,齐心协力、携手发展,促进更加广泛的人文交流和出版专业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张纪臣如是说。
出版作为联结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载体,应有更大的使命和担当,是与会中外嘉宾的共同观点。
“近十年来,中国出版企业在版权贸易、实物进出口、数字出版物进出口以及合作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极大促进了中西方学术文化的交流。”谈及我国出版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说,作为中国国际出版品牌的重要领军企业,近年来,人大出版社和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的百余家出版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版权贸易、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和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等,在全球发行了一大批介绍中国发展、解读中国成就、聚焦中国学术、回应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