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助借书24小时运行九江一小学引进智 [复制链接]

1#

年春季学期一开始,瑞昌市第三小学的学生们发现校园教学楼的走廊多了两个新鲜东西——“智能微图书馆”,这个发现让很多喜欢阅读的学生兴奋不已。

无人看管,24小时运行,输学籍号自助借书,刷RFID电子标签自助还书……这种互动感强、科技感足的借阅方式,有效突破了校园传统图书室服务的时空限制,无限拉近了阅读与学生的距离,在学生圈掀起了新的借阅高潮。

自从有了“智能微图书馆”,在瑞昌市第三小学校园里常常会看到这一幕:放学铃声一响,孩子们络绎不绝地奔向建在教学楼一楼走廊上的“黄金屋智能微图书馆”,选书、看书、还书。

记者看到,该校引进的这款“智能微图书馆”设备每台占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上下共6层,可藏书册,其外观类似书柜。柜子中间有一块中控台电子显示屏,每个书格都有编号。

在电脑屏幕上输入学籍号、然后选书、书格柜门随之自动弹开、然后再取书。在现场,每个学生通过短短十几秒的自助操作,一本接一本的心仪书籍就从书架上到了他们各自手中。

还书更是方便快捷。在现场,有学生向演示,在电子显示屏上先点击“还书”选项,然后再把借阅的书籍封底上的RFID电子标签在系统感应区刷一遍,书格柜门便自动弹开,最后将书籍放入即可。

瑞昌市第三小学校长柯樟贤高兴地说:“这是瑞昌市首批24小时微型图书馆,也是学校打造开放式阅读体验空间的首次尝试,学校设立‘智能微图书馆’,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效率,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也成为一种快乐享受。”

学校都建有传统图书室,为什么还设法给孩子们引进“智能微图书馆”这一借阅管理系统呢?“如今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传统图书室利用率都不高,一是因为书籍比较陈旧,更新或补充的速度跟不上,市面上走俏的书籍更是很难看到;二是因为图书室开馆时间不固定或时间短,借阅书籍程序繁琐,影响学生借书和还书。”柯樟贤介绍,“智能微图书馆”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打通了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不仅能做到大数据处理分析书目推荐,以便定期更新保持图书受欢迎程度不减,而且随借随读随还,为学生们建构起开放式阅读体验空间。

在场的“智能微图书馆”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小孩用学籍号注册,绑定家长手机号码,当孩子在借第一本书的时候,后台就会推送一条小孩在什么时间点借了什么书的信息,家长就能即时知道小孩的阅读方向是什么。家长可通过手机APP,便可如影随形地掌握孩子的阅读情况,并且在留言区可分享孩子的阅读心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一种有益创新尝试,伴随着校园内随处可见的阅读身影,“智能微图书馆”已成为瑞昌市第三小学一道推进全民阅读的文化风景线,“阅读”在校园内也悄然变身为“悦读”。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成为一种快乐享受

转发点ZAN!

来源:浔阳晚报

编辑:袁荣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