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补骨脂素能否治好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9338431.html真如寺大殿、信和纱厂旧址、玉佛禅寺、上海啤酒有限公司旧址、圣约翰大学河东旧址、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苏州河(吴淞江)蜿蜒流经上海市普陀区14公里,不仅留下了两岸21公里优美的岸线,而且为普陀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如今,读者、游人们还可以听它们的故事。
6月13日,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与专业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建立战略合作,推出《印迹——普陀区文化遗产图志》音频节目,共同传播耳畔的普陀文化。听众可通过喜马拉雅平台普陀区图书馆官方账号“苏州河书房”选择感兴趣的文物点来了解普陀区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地标,用耳朵“打卡”普陀区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
《印迹——上海市普陀区文化遗产图志》
普陀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唐代以前,普陀区的部分地区就已经成陆,宋元时期已初显繁华。近代以降,普陀苏州河又成了我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最早的纺织、面粉、化工等民族工业在这里起步,她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因此,工业遗产特别丰富是普陀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显著特色。而近现代工业的发展,也使得普陀成为近现代产业工人集聚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有着“赤色沪西”之美誉。同时,作为上海城市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普陀还拥有较为丰富的近现代文教建筑、公共建筑和独特的宗教遗产资源。
普陀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目前,普陀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近40处,涵盖工业遗产、宗教建筑、文教建筑、民居宅邸、革命史迹等各种类型,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区级文物保护点18处。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已成为普陀历史文脉的显著标志、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市民生活的文化空间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我们和喜马拉雅合作推出普陀区文物建筑声音资源,也是志在通过积极探索‘云游’文物建筑的新方式,来放大阅读建筑的综合效应。”
真如寺
比如位于兰溪路号真如寺内的真如寺大殿,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如寺原名万寿寺,俗称大庙,南宋嘉定年间(-年)僧永安在官场(今宝山区大场镇附近)改建后名真如院,元延祐七年(年)僧人妙心从宝山大场旧址移建现址,明洪武、弘治年间两次重修,清光绪二十至二十三年(—年)重修,年1月落架大修,年10月竣工。真如寺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光绪年间重修时曾将其改建为双檐,但主体结构未变,年重修恢复元代面貌。大殿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西面阔3间,总宽13.4米,明间开间6.1米,南北进深3间,共13米。殿内的16根柱子有10根为元代柏木柱,石柱础有6个为元代旧物。大殿两前金柱间横梁上有双钩阴刻“旹大元岁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墨字;正梁上有“旹大清光绪二十三年岁次丁酉春壬正月二十日吉时重建”墨迹;年落架大修时还发现梁柱枋栱等木构件上工匠留下的墨迹共54处。大殿前现留有古银杏一株,树龄已有六百多年,当为元代建寺时所植。
圣约翰大学旧址
再看培养出了顾维钧、林语堂、宋子文、荣毅仁、邹韬奋、贝聿铭、刘鸿生、经叔平等众多知名校友的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河东旧址)位于苏州河东岸的光复西路上,部分在现华东政法大学校园内,与长宁区主校区隔河相望,由校园桥相连东西校区。圣约翰大学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于年创办,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现有历史建筑包括理科楼旧址、美籍教师宿舍、四尽斋和小教堂、操场等。理科楼旧址,位于光复西路号内,坐东朝西,面临苏州河,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现为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综合楼。理科楼为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地下室一层,现浇中式大屋顶,连排宽敞大窗,清水红砖外墙,三楼墙面饰有如意柱。该建筑属当时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校园建筑,在建筑风格上与对岸校园建筑保持一致。美籍教师宿舍位于光复西路弄1—2号,建于20世纪20年代,坐南朝北,为一栋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平面呈凹字型,外墙贴鹅卵石。作为圣约翰大学建筑群的一部分,河东旧址于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以供奉玉佛而闻名的玉佛禅寺,玉佛禅寺由普陀山法雨禅慧根法师于清光绪八年(年)从缅甸请得玉佛在沪募化造寺,初在江湾,年迁今址,年建成。玉佛禅寺为仿宋代宫殿式建筑群,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布,占地面积平方米。现有历史建筑有照壁、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其中天王殿,二层,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黄色墙面,红漆斗拱;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单层,梁柱木结构。玉佛禅寺藏文物丰富,珍藏有北魏、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佛画像、唐人写经、明代铜像、清代刻本大藏经、清代木雕精品及大量历代书画名家的作品。玉佛禅寺是上海的三大宝刹之一,也是上海市佛教协会所在地。玉佛禅寺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年被公布为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
《印迹》音频节目页面
“普陀区图书馆登陆喜马拉雅,创立了自己的电台‘苏州河书房’,进一步拓展了全民阅读的路径和体验。《印迹》是我们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上线的第一套声音产品。”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馆长钟经纬介绍,未来“苏州河书房”电台还将推出更多普陀本土的声音产品,如介绍普陀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赤色沪西”红色文化的音频节目也将陆续上线。
“除了设立‘苏州河书房’电台,普陀图书馆还将打造一个实体的‘有声图书馆’,提升和丰富读者的现场阅读体验;再搭建一个线上‘有声图书馆’,丰富数字资源的内容和形式,除了在图书馆现场,读者通过图书馆小程序便可收听‘有声图书馆’的所有内容;借助各自优势,双方合作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的阅读活动,共同助推‘书香普陀’建设。”钟经纬说。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