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更兼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通俗读物越来越倾向线上阅读,而把纸质图书作为内涵丰富的艺术品进行收藏。因此,图书的印制质量对精品力作的承载作用更为凸显,也为图书的价值赋予了重要的附加值。印刷企业可以通过印制精品力作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精品图书的生产是一项非常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装帧设计、出版规划、印前制版、印刷复制、印后加工五个环节进行控制。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如何从印刷复制环节科学管控、生产精品图书展开探讨。有人说,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就一定能印制出优质产品。是这样么?显然不是,确定的是一定能生产出合格产品,而生产出优质的精品还需要在执行标准的基础上精益求精。
工艺分析及调整
印刷企业在拿到图书付印单后,要与该书的美编深入沟通,对图书的内容要了解、对所展现的风格要吃透,帮助美编分析哪些工艺可以实现,哪些工艺不仅不能实现、反而会增加出现瑕疵的几率,对美编的设计提出调整建议。
01
纸张的选择
纸张的白度与再现图文的内涵要相适宜,反映传统文化、古朴风格的书籍不适合采用纯白的纸张,而纯粹的画册由于纸张底色会影响画面色彩的还原又不宜采用较*的纸张。如果是系列套书,要保证套书的承印用纸一致,所以在开始采购纸张时就要计算整套书的用纸量和足够的印刷调试用纸的放量。02文字的调整设计选择的字体、字号与图文完整复制要兼顾,图文相间的书籍要考虑画面阶调层次的再现。如果是层次非常丰富的画面,印刷压力和墨层厚度都要严格控制,设计的文字笔划过细,就可能出现断笔缺划,而设计的文字笔划过粗,又会使文字喧宾夺主,甚至给人版面不清洁的感觉;要尽量避免在四色套印的画面中采用细小的反白文字;细小文字不能用四色叠印,在制版时以黑版或专色文字取代之。03
分辨率的设定
分辨率与纸张质地(纸张对油墨的吸收性)要相匹配,一般涂布纸采用较高分辨率(如~dpi),胶版纸采用较低分辨(如dpi),质地较松的轻质纸尤其不能采用高分辨率,否则过高的分辨率印在吸墨性强的轻质纸上,网点增大明显,造成层次不清,适得其反。
04
接版的处理
检查是否有多个跨版面的图案。若有,一方面,要尽量安排该跨版面的接版画面在同一印张,并在施工单上标注注意色调衔接;另一方面,胶订图书要检查接版部位是否受书背铣背和锯口深度的影响而不能很好地衔接。必须留出恰当的订口宽度,使成品书按照压痕线打开时画面正好衔接。05
喷墨打样与印样的处理
印刷企业应对整册书的图案和文字进行分析。如果全书图案浓墨重彩,而且采用非涂布纸印刷,就要防止版面透印,不能完全参照喷墨打印样。为保证图案色相的饱和度,宜在制版时适量扣除黑版,但黑版上的文字部分不能减,这就要把原版中的图案与文字分别处理。06
保持画面基调一致
同一册书中的照片或插图应在基调或风格上保持一致,尤其是三四幅图拼放在一起时(如图1,主体、色相饱和度、色调、层次及清晰度初始都不一致,需要调整协调),由于原稿风格差异或图片质量有参差,须重新制版调节,对其中与全书图案基调不一致的图案或照片进行调整。单色图书全书的图片阶调也要保持相对一致,否则即使保证做到文字墨色一致,给读者的感觉仍是墨色有深浅(如图2),可以通过制版调节图片阶调进行修正。图1主体、色相饱和度、色调、层次及清晰度初始都不一致,需要调整协调图2墨色有深浅07
套书印刷墨色的确定
如果该图书是系列套书,应对各分册的内容仔细翻阅,必须把内容不同的分册保持在同一个风格上,例如其中有的单册是纯黑白文字,有的单册是彩图和文字相间,还有的单册是线条稿单色图案居多(如图3)。此时,首先要找准彩图较多的单册的文字墨色,以此文字墨色为基准确定套书中其他单色书册的文字墨色,并兼顾线条稿图案多的书册中线条粗细均匀、不虚花、不断线。图3内容不同的分册此外,还要对图书印刷中所要运用到的工艺进行分析。例如是普通四色印刷,还是另外要印专色;有时看似单色画册,实际需要采用C、K两个色版,这样既可以让实地足够实黑,又能保证中暗调层次变化,使黑版阶调足够长。
印刷数据化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印刷也一样。精品图书、精美画册也需要用先进的设备和性能良好的纸张、油墨来印刷。那么名牌的印刷机就一定能印出好产品吗?未必,因为印刷复制的效果还与印刷机的运转状态密切相关。01
将要印精品的印刷机调试到最佳状态
要确定能稳定使用的油墨和纸张,开切纸张的规格一定要有放测控条的位置。
(1)判断版面是否平服。首先试印四色50%网点的平网版,确定各色机组状态,50%网点的平网版的印样应无墨杠,用仪器测量网点百分率,均匀度应在4%以内。
(2)判断网点增大是否因网点变形引起。选取该图书有代表性画面的印张作为试印样,并在印张拖梢位置放上测控条(如图4),观察印样测控条中楔形图案的中心圆是否变形(如图5)。若有变形,说明网点在某一方向增大比较大,不能通过调整压力改善网点增大,需要对机器相关部位进行调节。
图4印张拖梢位置放上测控条图5观察印样测控条中楔形图案的中心圆是否变形02
调节印刷机四色供墨量,确定四色版的实地密度
(1)初始时可以参照《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5-)去设定四色版的实地密度(如表1),但不同品牌的纸张油墨、不同品牌的机器、不同新旧程度的机器,其四色实地密度配比并不一样。表1印刷品密度范围(2)测量各色版的相对反差值(K值),K=(D75%-D50%)/D实地K值大说明中暗调层次控制好,K值小说明中暗调层次并级,此时要适当减小实地密度,但K值也不是越大越好,否则墨层不厚实或小网点丢失,我们用K值来选定适当的网点增大率。
(3)测量CMY叠印的灰度值(如图6),灰度值越高,说明三原色叠印达到的灰平衡越好。如果灰平衡不好、偏色,要分析是应该降低某一色版的实地密度还是提高某一或某两色版的实地密度。最佳的四色实地密度值应建立在较大的K值和较好的灰平衡的综合基础上,并保证小网点不丢失(高光部分不秃),记录此时测控条上四色密度值(配比)和各色版50%网点的增大值,调节印刷机各墨路,使全幅面墨路各色版实地密度值和网点增大率均匀一致,密度差保持在±0.05以内,网点增大值在12%(涂布纸)或15%(非涂布纸)左右。
图6测量CMY叠印的灰度值03
根据试印样与参照样的差距调节制版阶调曲线
数据化印刷往往是一个反向调整的过程,即在后端固定优化后再投射到前端。出版单位提供的原版需要根据承印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调整,适合A厂的原版不一定适合B厂,因为即使他们所用的纸张、油墨型号相同,他们所用机器的品牌、年限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重新调整制版阶调曲线。(1)在进行过印刷机调整和印刷压力与供墨量确认后,取此时(用未调整过的原版付印)的印样与出版者提供的样稿(一般用画面较多的印张)进行比较,分析Y、M、C、K四色版各自制版阶调曲线需要调整的幅度。
一般使用年代越久的胶印机在正常印刷压力下网点增大越大,使用相同年代的不同品牌的印刷机网点增大程度也不尽相同(根据笔者曾经验收新胶印机的经验,相同实地密度下网点增大率按罗兰、小森、海德堡等机型依次增大),这就要通过印前制版环节减小最易增大的中间调网点百分率(如图7~8),并输出第一次的调整版。
图7通过印前制版环节减小最易增大的中间调网点百分率图8网点百分率调整前后样张对比图(2)用第一次调整版在原印刷状态下印出新样张,再重复本段落(1)的过程,微调Y、M、C、K四色版的制版阶调曲线,并输出第二次调整版。(3)一般调整两次即接近最佳状态(如果需要可以进行第三次调整),此时观察二次印样上的文字墨色是否需要调整,以画面与文字和谐、文字不突出于画面为原则进行K版文字部分的调整。(4)用来比较、调整制版阶调曲线的试印样一定要用正反双面印有画面的样张,因为反面是否有彩色画面对正面的墨色、层次都有影响。由此方法确定整套精品图书的印版,印前制版与印刷复制不为同一家企业时,一定要反复沟通、调整到位。
细节管理
精品印刷除了色相和层次精准优化复制以外,最讲究的就是版面外观,这与印刷生产环境的控制密切相关。01
规范化操作
在印刷机和印版调试确定后,不要凭经验或目测去追样,而要经常监测测控条上的实地密度,通过微调保证各色版、各墨路的实地密度均匀且与样张较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单面印刷时,应参照单面印刷样测控条的测量值,且测量时印张下应衬白纸;双面印刷(或印第二面)时,应参照双面印刷样测控条的测量值,且测量时印张下应衬黑纸,以保证不受反面墨色的干扰。02
生产环境控制
(1)严格控制生产车间的温湿度。纸张是易吸湿的材料,如果存放环境湿度大,会在边缘部分吸湿,引起纸张变形,印刷过程中会在拖稍位置产生套印不准现象(俗称“甩角”),甚至产生褶皱,所以在按标准控制生产车间温湿度后,一般采取把待印纸垛拆封后直接存放在机台附近“适应”一天。胶印车间如果过于干燥,纸张易吸附在一起,使印刷输纸、传送不畅,印好的页面收纸不齐,闯齐后易造成版面蹭脏。(2)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的洁净度。一方面,生产环境中不应有杂物乱堆放(宜归入箱柜),地面经常用适当湿度的拖把擦拭;另一方面,生产精品图书的机台周围,可用帘子进行分隔与遮挡,既可以避免其他机台操作的灰尘和周边的杂尘飞扬过来,也可以更好地控制局部恒温恒湿。03
必要的喷粉量
采用涂布纸印刷画册时,大面积厚重墨层的画面由于在高速印刷中墨层来不及干燥,特别容易引起背面粘脏或折页成书后相邻页面粘黏(如图9),因此需要较大量的喷粉。喷粉应采用溶水溶油、幼滑的优质喷粉,不能造成画面白点、麻点等外观质量缺陷,也不能影响上光、覆膜等印后加工质量。图9折页成书后相邻页面粘黏
本文仅对精品印刷的增值部分进行探讨,印刷的基本要求和调节不在此赘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生产印制书籍的行业,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通过图书这一增强国民素质的重要载体,不断提升国民的精神感受力。印制高质量精品图书,既是书刊印制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之一,也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希望此文能为印刷企业在精品印刷环节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愿我们的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精品图书呈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