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封面故事数字激活文物 [复制链接]

1#


  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刘彦华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人类文明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科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数字化在向全世界发出新命题时,也给了我们审视现在和未来的机会。


  


  图片/TUCHONG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从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到年“建成文化强国”,历时24年的宏伟蓝图,不断地向世界展示着我国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如何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从而推动我国从文物资源大国走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如今,这个不容回避的时代命题已经摆在人们面前。


  “数字技术逐渐成为新常态下文化遗产活化创新的新动能。”


  “一手向传统要资源,一手向现代要技术,数字人文创新,使文化遗产更具传承活力。”


  “文化遗产拥抱数字化能够超越时空阻隔,让文化遗产永葆青春,让文化故事永久传颂,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


  当前,我国正在阔步迈进数字经济时代。以大数据、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蓬勃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推动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而传统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也因数字化技术叩门,获得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用现代科技,守护古老文明


  年,一场大火,让世界心碎神伤。


  巴黎圣母院,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法国的重要象征,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哥特式大教堂,建造于年,完工于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然而,年4月15日,一场持续了近15个小时的熊熊大火,将之毁于一旦。


  那一刻,大文豪雨果在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里发出的疾呼,尤显振聋发聩:不管建筑艺术的将来如何,在我们期待着新的纪念性建筑的时候,还是把古老的纪念性建筑保存下来吧!


  如何让传世文物保持当下的姿态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前进,使将来的人们依然能与今天的我们一样,追思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


  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回答是:利用现代科技为文物建立数字档案,让文物在二进制的世界中获得“永生”。


  这也是巴黎圣母院被大火摧毁后,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一点。据悉,除了艺术历史学家和历史建模师安德鲁·塔隆曾于年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研究,创建了该建筑的数字档案外,GoogleArtsCulture也曾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合作,将展馆、文物以虚拟的形式放到网络上,而巴黎圣母院正在其中。另外,有媒体报道,曾经参与过《刺客信条:大革命》游戏制作的人员称,为了打造一个真实的游戏背景,他们曾经花了两年时间去还原巴黎圣母院的外观,“细致到外表的每个石头”。


  这些由历史学家和游戏制作人共同为巴黎圣母院所做的精确数字复原,正在成为如今修复巴黎圣母院的重要参考资料。


  其实,不只是巴黎圣母院。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李志荣教授曾表示,所有我们今天得见的文物都是劫后余生。抛开其他种种破坏不谈,还有一项最终的不可抗力,即时间。不仅文物的本体受到威胁,其承载的信息也时时发生变化。如果人们不去记录,可能文物在下一秒就会永远消失。


  在我国,数字化,同样正在成为保护文物的一个有力手段。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数字敦煌的构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了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和有序利用。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首次向全球免费共享敦煌石窟的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


  与敦煌相隔千里的塔尔寺,是青海省和我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教圣地,是一片庞大的藏汉结合建筑群,占地45万平方米,独具民族与宗教的鲜明特色。但由于地质原因,这些古建筑急需数字化保护。


  年,巴黎圣母院大火发生后不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的航天创智团队与青海师范大学达成文化遗产数字保护项目合作协议,作为国家文物局专项“古建筑数字化建模研究”的子项目,采用航空倾斜摄影技术与图像处理算法,首次针对古建筑藏式风格元素提取,实现对塔尔寺余间(座)古建筑群数字化存档、管理。


  浙江大学“文物方舟”团队的行动更早。该团队于年成立,后逐渐转型成为致力于“文物数字化保护”的研究团队,并扩大招揽范围,吸纳计算机学院、设计专业等领域中同有文物爱好的学员,逐步实现多学科间的高度融合,于近十年内申请到多项专利,截至年4月共完成个数字化项目,石窟、壁画、墓葬、寺庙等都是他们采集和复制的对象,云冈石窟第3窟、第12窟,龙门石窟,托林寺壁画,青州博物馆,大足石刻复制窟等大项目不一而足。其中,云冈石窟第12窟还是该团队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制作的世界上首个可移动的3D打印石窟。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不仅能保存文物,还能帮助文物“看病”。例如,面对剥落严重的敦煌壁画,腾讯多媒体实验室与敦煌研究院合作,通过深度学习敦煌壁画病害数据,形成了自动识别并添加图示的一整套算法,打造出高效的AI壁画病害识别工具,有效提升了修复速率。例如,静静矗立在雪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它的建筑本体上分别装置了温度传感器、倾斜仪、应变计、位移计等传感器,这些传感器24小时不间断获取着环境温度、裂缝宽度、倾斜角度的细微变化,以便于文物保护单位和科研机构根据变化及时调整保护措施。


  我国是文物大国,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结果,全国仅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就有处。近年来,国务院连发多个文件对新时期文物工作改革与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借助数字化手段,进行预防性保护,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让文物“活起来”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活起来”三个字,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年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坚持保护为主、保用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拓展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有效途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焕发新的光彩,用文明力量助推发展进步。


  年10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


  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将科技创新写进题目,设置了专门篇章,对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链条”布局,并提出了“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快推进博物馆藏品数字化”“推动博物馆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提供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等多项突破性举措。


  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让文物活起来是今天文物保护的核心,而数字化是为了让文物走近更多人。”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强调称,数字技术是工具,不是最终目的,数字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人民现实生活。数字创意也不是简单的应用技术或是简单的数字产群,而是根据人们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而更新。


  近年来,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呈现出一些新现象。


  ——数据资源规模化、集成化进程加速。故宫于年7月开发完成数字文物库项目,并首次在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提升。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阵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疫情影响,近两年,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明显加快,凭借丰富的数字技术手段,通过将其他媒体形式引入博物馆,打造出多姿多彩的“云上展览”“云直播”等数字化产品,并且借助AR、VR等沉浸式技术,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据悉,国家博物馆近日发起的“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中,一些热门博物馆吸引了上百万观众观看。


  ——红色革命文化数字内容供给能力增强。近年来,各地*府为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一方面,借助5D、VR、AR等数字化手段,将红色文化资源中被破坏的、消失的红色革命历史旧址、伟人故里、红色史料等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复原再现,通过模拟革命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激发人们体验的积极性,增加红色文化传播的体验性和趣味性,是红色文化数字化变革的鲜活体现。另一方面,借助
  ——文化消费新场景不断“解锁”。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和端午特别节目《洛神水赋》以及此后的“中秋奇妙游”、今年的“端午奇妙游”等应用数字技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诸多节目,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并在消费市场衍生一系列火爆商业现象。


  走向大众是大势所趋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数字化扫描和存储为文化遗产留存下“永不消逝”的宝贵资料,有助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保护、研究和传承。其次,数字化拓展了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传播和科普功能。再次,数字化对开发文创产品和文化产业具有促进作用。


  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正在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认为,在数字时代和疫情之下,人们应当以更为长远的眼光,重新审视博物馆的定位与使命,深入挖掘阐释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赋予文化遗产新的活力,答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


  如何将数字文物做得更加吸引人,也是一大考验。一位视觉公司的专业人士直言,当数字文物仅仅描述文物的时候,就少了一点历史意味,而当数字文物与人文故事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有更好的理解度。因此,与文物相关的人物故事是核心。至于数字文物保护是更倾向于还原历史复刻,还是更倾向于艺术创作,主要看文物部门的目的是让历史遗留得到更好的保护,还是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历史文物,得到传承。


  “当前前沿科技与文化遗产深度融合的核心痛点是数据关联、创意转化与交互体验三方面的核心问题。”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季铁分析称,从国外来看,“谷歌艺术与文化”“迈向国家珍藏”“欧洲文化图书馆”等项目都是智能技术参与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实践。对国内而言,也需要思考不同馆藏资源在内容可及(数据关联与可视化)、情境可及(数字叙事与具身体验)、互动可及(分布式参与与众智创新)三个层次,实现从文化数据到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进阶。他强调,文化遗产资源除了欣赏以外,需要更好的交互方式、工具和平台,来赋能数据的再生和智能转化。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费俊则认为,文化遗产数字活化,是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来创立受众和文化遗产之间的互动界面以及超级用户体验,提升文化遗产的公共可达性、活态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文化遗产数字化演绎的三个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数字文博、数字文创和数字文旅。在他看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核心的方法论强调基于不同文化遗产的特定属性及其应用场景的特殊性来形成独特且相关的演绎方式。科技是手段而非目的,只有找到文化遗产转译的有效方式及应用场景,所创作出的作品或产品才能产生广泛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诉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人类文明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科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碰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数字化在向全世界发出新命题时,也给了我们审视现在和未来的机会。科技企业用有界的技术重塑了无界的文化,在面临“文化保护”这个全世界的共同使命时,正在用“科技向善”的力量一步步推动文化传播的进程。


  (《小康》·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年8月上旬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