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阅读7堂课书难读揭秘不同类型书籍的 [复制链接]

1#
昆明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60207/4769963.html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读了很多书,但如果有人问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来想去感到脑袋空空,最后不得不回答一句抽象的”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

成长是什么?如果不能体现在你能力的提高,收入的增加,成长只是一种幻像,是一剂治疗自己焦虑的安慰剂。

新的一年到了,很多人在朋友圈发了过去一年阅读的总结,并计划在来年再接再励读更多的书,可却很少有人说自己真正get到了多少技能。

所以,读书的目的,从来不是为读而读,而是你把书中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7堂课》这本书,你将学会怎样把一本书”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提升自己的实际技能。

这本书的作者是秋叶、秦阳。秋叶是”秋叶商学院“的创始人、中欧商学院私享会导师,秦阳是他的合作伙伴,两个人都是百万畅销书的作者。

作者认为,读书分三个层次:“读完、读懂、会用”。因书中信息量大,一篇文章难以叙说其中精髓,因此将分几篇文章来跟大家分享:

第一堂课、如何读完一本书第二堂课、如何读懂一本书第三堂课、如何会用一本书本文分享第一堂课、如何读完一本书的上半部分。在这部分,作者提出了针对不同类书籍要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并讲述了10类不同书籍的不同读书方法。

这10种读书法分别是:闲读法、抄读法、诵读法、仿读法、炼读法、逆读法、框读法、精读法、图读法、树读法。难度由浅到深,逐级递增。

因文章篇幅限制,本文主要讲述前5种读书方法。本文大约多字,看完大约需要5分钟。

01、消遣类书籍——闲读法

顾名思义,消遣类书籍就是用来打发休闲时间的,不以增加知识含量为目的书籍。比如:报纸、杂志、新闻、小说、网文,以及现在流行的各网络平台的新媒体文。

这类书籍读物的特点是读起来有趣,轻松不费脑,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换换脑筋,放松一下。有的人觉得看这些闲书纯属浪费时间,其实也并不尽然。虽是闲书,但作者有时并非等闲之辈。

比如,现在的热播剧《有匪》,很多人都觉得P大的原著《有斐》更好看,什么原因?因为她的文章的格局大、灰色幽默文采好,让人看了确实身心愉悦,欲罢不能。

另外,消遣类书籍里也有好词好句值得摘抄、好素材可以记录,同时这类书籍和时代联系比较紧密,里面有很多流行文化的元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对于常写新媒体文的人来说,选择一些优质的闲书,可以让自己的文字紧跟潮流,接地气,写起文章来也不那么乏味。

02、经典名著类书籍——抄读法

经典名著往往是公认重要的学术经典、思想经典、文学艺术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其特点是难懂,因此又被称为是“硬书”,这类书籍一般出现在大学老师的必读书单上。

比如学经济学必读的4本书:《国富论》、《资本论》、《经济学原理》、《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这种书的原创性强、信息量多,里面的新概念也多,所以理解起来有难度。如果没有老师指点,仅靠自己看,很难看得懂、看得完。

看“硬书”的方法,可以学习古人,先背再抄,让大脑对内容先有个印象。古人读书,很小就学四书五经,就是用这样的方法。

这样的书可能高出你的认知水平几个层次,因此第一步不要追求理解,因为背景知识、生活阅历不够,很难真正理解。先抄下来,以后争取反刍。

03、文笔优美的书籍——诵读法

诵读法,指的是背诵、朗读。中国古人学知识,都是很重视背诵的。其好处就是,在你的理解力没有跟上之前,先用机械记忆把书背下来,头脑里先留个印象,哪天理解力到了,自然也就懂得其中的意思了。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书读得熟,不用加以解说,就能领会到其中的意思。

有的人提到背诵就感觉头疼,那么就大声朗读吧,还可以抄写优美段落。

好的文字是有音律感、画面感的,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可以增强语感。读得多了,可以积累自己对美好文字的认同感,提高自己的鉴赏力。

如果你也想写出让自己心怡的优美文字,还可以模仿好的句段。按照你喜欢的文字,同样的风格,进行同主题仿写,写好后再和原文对比,感受其中差距,练得多了,进步就会很快。

04、实用技能类书籍——仿读法(针对问题找答案,尽快实践)

实用技能类书籍,顾名思义,是为了自己在现实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刻意去学的技能。

这类书籍里的定义就决定了,如果不能对书中的知识点加以实操应用,基本上读了跟没读区别不大。

那么实用技能类书籍具体怎么读呢?

第一步、找到自己这次读书想要解决的问题。

在实用技能性书籍中,有的一本书里有多个知识点,如果你觉得一下子全部掌握有难度,最好的方法是“逐一解决,各个击破”。也就是说,每次只针对一个目标去学习,等到这个问题的方法掌握了,再去解决下一个问题。

其实在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就提出过这种方法,在他写给侄女婿的《又答王庠书》中说: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学会,因此建议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

苏轼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他读《汉书》时读了三遍,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

第二步、针对第一步想解决的问题找到答案,尽快实践。

读技能类书籍,首先要清楚自己的问题,然后在书中找出答案,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事实上,很多人抱怨,自己读了很多书感觉也没多大变化,前面读后面忘。年末个人总结的时候,看看自己读完的一长串书单,回忆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学了些什么!

怎样解决读后就忘的问题呢?有的人说多看几遍书。固然,多复习是可以拉长我们的记忆时间,可随着我们看的书越来越多,需要记得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多,而大脑的容量却固定不变。新的知识进来,旧的记忆也就越来越淡。

还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自己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呢?答案是去实践。

把自己在书中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现实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去思考,尽快实践,用过几次后,你就能把它记住,并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积累起来,就能提升你的综合实力。

05、励志畅销类图书——炼读法

励志畅销类书籍,我们经常称之为”鸡汤文“,这种文章价值不大,却也没有必要一棍子打死。毕竟学习、生活不易,我们有时候确实需要来一碗这样的鸡汤来安慰、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记得《超级演说家》的冠*,北大法学硕士刘媛媛,在她写的《逆流而上》一书中曾经说过,她在高一刚开始时成绩还是处于底层,全年级两百多人,她的成绩排在多名。

在读了一本名叫《一个叩开牛津大门的高二女生》的鸡汤书后,她突然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开始了不分昼夜的努力,最终达到了目标,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但鸡汤文毕竟知识含量不多,一般的模式要么是”一大碗鸡汤+一点干货“,要么就是”一段励志故事+一点方法“,因此这类书籍完全可以做到”读薄“。

读的时候可记录一些金句,最后提炼出来,可以发朋友圈、微博、微头条,既活跃了账号,激励别人。

高阶一点的读者,还可以把作者的观点,写书背后的思维逻辑依据提炼出来,用几句话加以概括,这样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写在结尾:

秋叶大叔和秦阳合著的这本《阅读7堂课》书,属于实用技能类书籍。上文已经说了,对于这种书籍,如果知识点较多,可”逐个击破“。书中最关键的知识我们总结为三堂课。

为了让学到的知识真的能够学以致用,学得更扎实,我分几篇文章加以讲述。

在”第一堂课、如何读完一本书“的内容中,作者共针对10类书籍,总结了10种对应的读书方法,但本文因字数有限,只能先讲这最常用的5种:闲读法、抄读法、诵读法、仿读法、炼读法。

另外,我们在掌握方法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去实践,不然前读后忘,其结果只是安慰了自己的焦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