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志纲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 [复制链接]

1#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生活忙忙碌碌,浮浮沉沉,读书是最廉价的投资,最简单的修行,最低门槛的高贵。读书的意义,不在于读了什么,学了什么,而在于通过读书涵养自我,丰富自我,在书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今天,我们重发五年前王老师关于读书的旧文,推荐给大家。时代呼啸而过,一转眼,我们这代人也到了鬓角染霜的年纪,从青少年到大学时光,从新华社到创立智纲智库(原王志纲工作室),贯穿我一生的习惯,莫过于阅读。读书怎么读?我认为读书有三种:精读、泛读和翻读,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读法。有些书只要翻一翻序章和目录,大概了解其内容就够了;有些则需要大致翻阅各个章节,掌握更多信息;至于经典类的书籍,必须是埋下头来,慢慢啃,仔细啃,我在大学时翻来覆去的读《资本论》,由半懂不懂到懂、到吃透、再到能活用,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是奠定了受用终身的方法论根基,通过啃经典就能看出一个人能不能成大器。对我而言,以下的十本经典堪称受用一生。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世界简史》

对于从事咨询行业的人来说,出差总是难以避免,在我精力还算旺盛的那些年里,很多项目都要亲力亲为,每年要坐超过趟飞机。但坐飞机的一大弊端,就是从候机、起飞再到落地,有大量无事可做的空闲时间,为了充分利用这段百无聊赖的时光,也为了排解等待的沉闷,我逐渐养成了在机场和飞机上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机舱成了我的书房。每次登机前,我或是自己带书,或是在候机楼的大小书店巡视一圈,买上一两本中意的新书带上飞机。那个时候的视力和体力都要远甚于今,阅读能力也很惊人。三四个小时之内的飞行时间,往往要粗读完一本新书,再并上两三本杂志,四五份报纸,才算心满意足。如果碰上国际长途航线,可更了不得。从新加坡回北京的六个小时飞机上,我一口气读完了关于李光耀的两本传记;去美国考察的航班上,我硬是趁着别人倒时差的工夫翻完了星云法师的三本书,直至落地才恋恋不舍的合上。更有意思的是,每当我环顾四周,总能发现像我一样手不释卷的人还不止一个,几乎整个头等舱都在阅读。每个座位上的阅读灯都在开着,乍一看仿佛置身大学自习室,那真是纸媒阅读的*金时代。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近十年,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仿佛一夜之间,人们突然进入了电子阅读时代。从台式机到笔记本,到最后手机成了最常见的阅读工具,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几千年来最为剧烈深刻的变革。我也慢慢发现,身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去书店也很难找到中意的书。随之而来的,是熟悉的书店纷纷关门,书越来越少,杂志越翻越薄。纸媒这座大厦,从固若金汤到摇摇欲坠,总共也没花上十年。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不管你愿或不愿,阅读终究是进入了电子时代。许多人一边对着纸媒“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另一边回到家也不得不捧起手机接收讯息,成为他们自己所批驳的“浅薄阅读”中的一员。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鲁迅全集》在这场数字化大潮的冲击下,我恍然发现,自己渐渐开始也不怎么带纸质书了,纸质阅读成了一件辛苦又奢侈的事,它需要足够充裕的时间、沉静的心态、平和的氛围。而我们生活的时代,每天睁开双眼,打开手机就是铺天盖地的各种消息,想要完整地读完一篇文章都很困难。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在信息爆炸中撷取一两篇精华,再利用碎片时间匆匆一撇。因此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们阅读方式的变革究竟是好还是坏?信息井喷时代,资讯唾手可得,获取知识的门槛早已不在。作为知识的载体,书随之也被拉下神坛,神圣性自然也消失了。这是一个时代的挽歌,却也是文明进步的代价。与之相对应的是,新的阅读方式带来的知识获取效率比以往高出成百上千倍。比起我们那一代人年轻时的知识贫瘠,现在的孩子可以足不出户眼观世界,千年历史一朝看尽,手指轻轻一点,天下风云尽在眼前。科技的、人文的,所有你想了解的人类文明最前沿的东西,通过电子阅读都可以很便捷的实现,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飞跃。不光是阅读,信息时代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知识领域,原有的权威体系被打破了,写作发声、观点输出和信息传播不再是权威人士、传统媒介的垄断专利,取而代之的是人人都可以当作家,人人都是自媒体,这未尝不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无论如何,一个全新的时代到来了,不管准没准备好,都要张开双臂拥抱它。

但无论书的形式怎么变,阅读终究是一种习惯,读书愈久,感慨愈深,而不是为读书而读书。

这个习惯怎么养成呢?可能跟自己从小家庭环境和启蒙教育有很大关系,中国有句古话,特别是在传统家庭里面讲“耕读人家”,诗书传家,所有地主只相信一点:富不过三代。要使家业传承下去就是知识,所以一直在强调耕读人家,忙活的时候就耕,闲下就读,就是诗书传家。

但凡中国能传承下来的家族,香火鼎盛的背后是文化的传递,对文化顶礼膜拜,倍加尊崇,这点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虽然他们什么都没有给我,我是光着屁股走到社会上的人,但却给了我很重要的东西,从小家庭环境喜欢读书。我小学二年级刚刚会认字就会读书了,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从小学二年级到五年级,我读了几十本小说,比如说《红岩》、《烈火金刚》等等,同时还看了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高尔基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不让读书,反而让我看到很多书。我们整天没事干在中学翻墙爬院子发现很多书,《七侠五义》、《隋唐演义》等很多小说都在里面。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三国演义》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水浒传》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儒林外史》

14岁的时候,我读了一本《郭沫若自传》,很震撼,他讲12岁的时候突然产生性冲动,看到嫂子的手背,一下子想扑上去,我当时想郭沫若怎么这样都能写出来,后来长大明白在那个年代郭沫若写新诗的时候这是一种时尚,但当时不懂。这些东西在那个过程当中,起码给我们一种很重要的滋润。

后来还有中国传统经典,比如说唐诗、宋词、汉赋,不仅要读,还要背诵。很多东西小时候虽然理解不了,但伴随着阅历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就像反刍一样,触景生情所吟诵出来的某些诗句,不仅使场景生辉,也能让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江西老板,问我去过赣州没有,我马上想到辛弃疾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并随之联想到很多东西。到了湖北,站在赤壁下面,皓月当空,随之想起苏轼“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最后再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小时候背的东西使你对于山川地貌、历史景物的感受跟别人完全不一样,这个是不需要花钱的,而这种体验和收获绝对是有钱也买不到的,所以小时候死记硬背不是坏事。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古文观止》

之前跟几个朋友喝早茶,我问他们是否记得毛泽东的“饮茶粤海未能忘”,为什么毛泽东饮茶粤海这么难忘,原来人们不懂,只以为喝茶,但是早茶还是美食。

很多东西小时候囫囵吞枣记在脑子里面,长大后就会有原有的内存与整个大千世界的相互印证,这个过程是读书之后最大的乐趣。

很多人问我从事这么多行业,从学者到记者,到房地产,到区域战略,到国家战略,这其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这里面其实最根本就是方法。

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刚才讲,从前所阅读的东西全部是砖头瓦块等建筑材料,能不能盖成高楼大厦,取决于你在大学这段时间,就是奠定基础的四年,就是钻研哲学、历史包括经济学,就是方法论,这点我非常庆幸,也非常感谢命运的眷顾。

年考大学的时候,想去北大新闻系,因为新闻系调整到人大,后来到了兰州大学读*治经济学。刚开始非常恼火,根本不想学,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对“*治”两个字深恶痛绝,“四人帮”把*治经济学教条化了,而且一听说兰州,一下子就想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寒而栗。

但是不去没有办法,现在回过头来想,反而觉得很幸运。有一次专门在某论坛讲这个点,还得罪了很多北大学子。我说幸好是在兰州,没有卡拉OK,没有酒吧,没有各种泡妞的机会,所以只好老老实实读书,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资本论》

这的确是我真实的心灵感受,到了兰州以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极其困乏,只好老老实实读书。还有兰州很闭塞,教学全部延续苏联式教学方式,读原著,一读把人读的死去活来,读得我天门大开。

当时兰州大学读两年《资本论》,主要是第一卷,第二卷也读,但是把第一卷读两年,最后围绕资本论开了30多门辅助课程,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剩余价值等。

我觉得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就在这点,两年下来读了七遍《资本论》,第一遍读的时候十分头疼,感觉马克思这个老头子故意整人,简直是天书,根本读不懂,很多概念、逻辑,特别是他喜欢用典,《荷马史诗》、《伊索寓言》、莎士比亚等,逼得我们把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这些东西都要去看,再读第二遍感受这个大胡子太超人了,知识怎么这么丰富,信手拈来,就到了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就渐入佳境了。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光荣与梦想》

这其中还有许多跟我岳父非常有意思的趣事。他是一个老革命、老共产*员,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一生手不释卷、笔耕不辍,同时他还是一位功力深厚的马克思理论家。他虽然是我长辈,但我们也是一对冤家,他读《资本论》读了20多年,后来我说他读《资本论》都读成了教徒,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凡是毛泽东、马克思没有说过的不能做,凡是说过你就做,这就是读死书,读成原教旨主义者了。我把马克思只是当成一个尊敬的学者,最后把他的书当成学术著作,不是读成宗教。马克思主义活的灵*就是方法论,毛泽东也非常重视方法论,延安期间的许多著作,通过“矛盾论”和“实践论”来改造我们的学习,

影响我一生的十本书——《毛泽东选集》

我记得最深刻是,年发生一次最大的争论,当时他跟我讲,当时的*策按照马克思理论来说,明明是在搞资本主义,为什么还要贴上社会主义标签,就说我要干资本主义就完了,为什么要说一套做一套,打左灯,走右路。

后来我跟他讲,所以你当不了*治家,如果邓小平站起来说,同志们我们全部走向资本主义,首先这批老同志就要全部造反,如果走完完全全的社会主义,那就没法改革,所以伟大的*治家就要在两难之间寻找变通,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对是高超*治智慧的体现,因为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让全民富裕。

从30岁到60岁,我是他最好的聊天对象,我们相互的交流、争执和碰撞不知凡几,这段经历对我影响深远,通过长达几十年的砥砺,我在原来学《资本论》的时候以为自己已经掌握很多东西,其实是不严谨的,之后就通过他的严谨反过来又夯实自己的基础,对于磨我这把刀起了很大的作用。(完)

·了解更多内容,请访问智纲智库新版网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