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由我的经历谈课外书对孩子的影响
TUhjnbcbe - 2023/6/24 21:17:00
白癜风的治愈率高吗 http://m.39.net/pf/a_5469806.html

记得前段时间我购买了一本老梁和大红妈妈共同编著的书叫做《老梁讲古诗词》。

我之所以购买这本书是源于一个小故事:

记得小时候在哥哥的房间里放着一本彩页的古诗集,每首古诗都有配上与其诗意相对应的图画,而且我当初感觉特别形象,每每读到不懂的地方都会看看图画,以至于到现在我仍旧记得一则古诗叫《乐府诗集·长歌行》,其中最后两句是流传甚广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图画配的是一个留着胡须扎着发髻的老者,正在数落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的儿子,我之所以对这幅图片印象这么深刻,就是因为感觉它与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特别的相符,就好像几百前的古人站在了自己面前,一刹那间就感觉不再那样神秘了,他们与现代人有着相同的情感世界,作者通过这首诗将古人的心境与现代人链结了起来。

我买这本书还有一个原因是老梁会把古诗词背后的掌故讲出来,比如:作者是在何种背景之下创作的?以怎样的心情写下来的?这样,当我读的时候就会结合这些材料,更能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了。

讲到读书,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与书的故事:

还记得在读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弄到了一本厚厚的童话故事书,具体名字我忘记了,因为它根本就没有封面,那是一些泛*的薄薄的纸张装订起来的故事书,好多都已经折角甚至缺页了,我还记得里面的主人公大多都是会讲话的动物,那个时候感觉真的是如获珍宝啊,因为小时候真的没有见过多少小孩看的书,即便它已经破旧不堪了,但是它好歹属于自己的了呀,我现在虽然已经丝毫不记得里面的任何故事情节了,但仍旧可以隐约捕捉到一丝曾经的那种心灵上的感觉,那是一种生命最初的美好,一种来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当幼小的心灵与爱相遇的时候是那样的单纯,那样的美,而且这种感觉唯独童年时代才能拥有,长大后它就在我生命中消失了。

我发现自己对动物题材的艺术作品有着情有独钟般的喜爱,不仅仅只限于书,我还看过一部关于德国牧羊犬的电影,具体名字我忘了,好像是在电影院播放的,故事内容非常简单,但是足够感人,牧羊犬忠诚且通人性,最后还赢救了它的主人。当我有了孩子之后,带她去图书馆的时候也遇到了动物类的童书,我发现自己仍然对这样的书籍有着吸引力,不知道梦晨对此有没有兴趣,但是我感觉在目前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快餐乐趣的时代里,孩子们或许早就没有了我们小时候那种对童话故事书的饥饿感。

小时候虽然流行小人书,但是我却不经常见得到,觉得那个东西对于自己来讲真的是高不可攀,认为只有高贵人家的孩子才能拥有。所以,如果偶尔能看到一两本,再能有幸触碰到它的时候,就好像自己捡到了宝贝一样,尤其是当我看到那精美封面和插图时,有种特别不真实的感觉,总觉得它不应该属于自己。我还隐约记得看到过类似什么《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之类的小人书,但是我却真的没有认真读完过其中的哪怕一本,因为它们从来就没有真正属于过我,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自己真够可怜的,长大后为了能够满足童年时候的梦想,我买了几本有关三国的小人书,但那是彩色的且很精致,没有岁月的苍苍感,将它捧在手里的时候我已经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了,不过里面的内容很好,我先后看过两本,尽管已经长大了,但是这样的书对于我来讲仍旧有着它不同寻常的吸引力。

再长大一点,好像是上初中那会,我迷上了一本彩色连环画,好像是日本卡通书,是姑姑家的姐姐留下来的,不过用现在教育眼光来看,那本书有着打斗的场面,好像不太适合孩子们阅读,但是它确满足了我心中小男子汉的英雄情结。

另外一本非常好,近似于现在的绘本,全部是彩色的,名字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好像是跟探索有关,我之所以喜欢它并不是单纯因为故事本身,而是读进去以后,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使我沉浸到那种氛围中不得自拔,以至于读完之后仍旧意犹未尽,当然也是因为里面的情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原因,虽然那个时候我已经十五岁了,但仍旧是一个稚气未消的少年,读那本书又使我找回了孩童时的感觉,那种童话般的味道真的是难以用语言描述。一本好的绘本真的可以滋养到孩子的精神世界,当那种最纯粹的真善美的一面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时候,他的情感是无比充沛的。我不禁想到:如果一个孩子可以长久的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长大,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如果类似的绘本可以更多更早的出现在我的童年时代且可以长久与它们为伴,我相信自己的精神世界一定比现在更为强大且富饶!

初中的时候我还读过一本武侠小说,是台湾陈青云先生的《血帖亡*记》,这也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武侠小说,这部作品真的可以说让我废寝忘食啊,记得那个时候大概念初中三年级。由于成绩不理想,我对升学也不抱希望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便打开灯,捧着这本小说在床上读,这一读少说得有凌晨2点多了,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母亲晚上起来上厕会经常看到我屋里的灯光,会时常提醒我早点休息。对了,我还会将书拿到学校里,别人听课,我就用书本挡着读小说,就觉得里面的故事情节衔接地太紧凑了,太有意思了。

再后来由于去德州念中专的缘故,这本书就被搁浅在家里的时候不知去向了,我想可能是母亲把它连同自己的日记和中小学教材一起卖给收废品的了。多少年以后等到再想起来的时候,我都忘记了这本书的名字了,今天如果不是写这篇文章找到了其书名及作者,估计它就在我生命中消失了。过几天在某多上买一本吧,我想再读一读,看看是否还会找到曾经的感觉。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大概也就是这几本课外书陪伴着自己,虽然少但是他们中的每一本都曾经给予过我快乐。而你如果说让我想想哪篇教科书上的课文让自己记忆深刻,说实话,我还真的一篇都想不起来,有些即便知道名字,但它却丝毫没有给过我任何触动,不值一提!当然这样讲并不是说教科书上的课文不好,而是咱们的教育太注重功利性了,文章本身的美感都被功利所稀释掉了,读起来像完成一项任务一样没有了快感。

说到这里了,下面我讲几个反例

我在年2月份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语文教科书方面的东西,下面我摘抄一个段落,对本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直到现在,当我翻开外甥的小学课本,我仍旧是找不到丝毫自主阅读的乐趣,里面的文章给我的感觉都带有教化式的目的,学生像在完成某项工作,被动地接受着所谓的‘爱的教诲’,尤其看到外甥在课文上用笔标记的某个文字或者某一段话,或者在段落的空白处写着公式般的‘本文主题’、‘中心思想’、‘修辞手法’等等,我脑袋里除了麻木就再也没有什么了...”

今天我问梦晨:“妮,你喜欢读书吗?喜欢的话,爸爸给你买”。梦晨回答:“有意思的喜欢,没有意思的就不喜欢了”。确实是这样,我给她买过太多课外书了,比如:《画给孩子看的历史》、《画给孩子看的地理》、《二年级的小朵朵》、《儿童百科全书》、《汤姆·索亚历险记》、《小王子》等等,而她却大多数是不喜欢的,主要原因就是看不懂,没有乐趣。不过她却很喜欢《一年级的小豆豆》这本书,并且已经看了好多遍,她说这本书很有趣,里面有很多笑话,再就是那种特别贵的立体书,比如《医院》、《立体飞机场》、《立体宇宙》等等。我感觉她之所以喜欢这类书,可能跟之前我小时候看小人书和彩页诗集的感受是一样的,立体的东西比较有真实感,也有代入感,她还能用手去触摸,这自然会引发到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我却从来看到过她在家里主动拿起语文教科书来读,有时候老师会留作业让孩子读完后发班级群,我也从来没有让孩子主动读过,更别提发什么班级群了。读课文还要像完成任务一样被别人监督着进行,有什么意义吗?这样的老师是在验证自己的权威吗?如果不是的话那不是庸才就是蠢材,虽然应试教育比较注重分数,但是作为老师你应该有点育人思想觉悟,你不能完全阻止应试教育对孩子造成的危害,但是你完全可以注重一下细节,让孩子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找到一点属于自己的快乐,引发其独立思辨,连读课文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要强迫且监督孩子,那可以想象孩子在学校肯定被完全机械操控了,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让孩子借助教材和生活实践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才是教育最根本的需求,而现在很多老师都被现行教育体制麻痹掉了,那教育还有什么希望?一批一批的孩子成为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太惨烈了!

记得上学那会,老师经常会让我们在读课外书的时候摘抄一些某些好词或者好句,到时候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随时拿来用,我那个时比较用心,经常会摘抄一些记在本子上,整个小学时代,我写得日记一直被老师标注为优秀的一类,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日记还被老师点名到讲台上给同学们当做范文去读,后来一直到上中学,作文也一直不错,但是我也发现自己越来越刻意地去追求词句的修辞手法,喜欢用华丽的词藻去堆积,这就造成文章本身的内容缺乏思想性,极为空洞,尤其在不知道写啥的时候,我就往往会用这种方法来充当字数。实际上直到现在我仍旧不能将这一习惯完全摒弃掉。

现在回头想一想,自己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情况,就是因为在学生时代就缺乏了对议论文的训练了,因为议论文才可以真正使人独立思考,这是记叙文根本做不到的,过于注重记叙文的描写是对孩子思想上的禁锢,我们小时候的作文题目是有严格框架的,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如何做个好孩子等等,实际上都是在叙述某一件事情,最终结尾一定是落实到标榜品质上,至于学生们的作文内容都大同小异,既然结果都一样,老师评判的时候只能以谁的语句通顺,谁有更多的词汇量,谁的分数就高,但是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完全是孩子们理想中的样子,所谓的好人也并不是完人,所谓的坏人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的环境早就被功利腐蚀变得不再那样纯粹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你让孩子完全相信还不如以议论文的形式抛给孩子问题,设置不同的场景让孩子独立去思考,这样孩子的内在便会和这个社会有效对接起来,从而更为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和周围环境,如果咱们总是标榜好的一面,那就跟孩子眼中的世界极不对称,再加上应试教育有意或者无意的对孩子思维模式上的限制及升学压力对其身体上的束缚,那孩子的心灵与身体上的自由就都被环境或他人所掌控,没有了自我成长的条件和动力,完全把自已交给了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从此,持续不断地驯化使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量与意识,不具备洞察事物本质的素质,又因为长期习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久而久之也就逐步学会了如何依附于权贵,向低级趣味靠拢,应试教育就这样造就了一代人的庸俗化。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这样的,教育目的是引发孩子独立思考,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想,让他认识自己的同时认识这个世界。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什么质量可言?都成为“家奴”“国奴”,从记叙文这点可以窥探到教育整体。

我们的考试都会有标准答案,老师把答案标注出来之后,再让我们死记硬背,但是那个时候由于我记忆力不够好,经常背不过。所以像考历史、时*或者地理这些科目的时候,对于一些简答题我就特别犯愁,不过我对这些是感兴趣的,最后我就把自己认为对的答案写上去了,而且经常是脑洞大开结合各种思路写得满满的,有时候甚至比标准答案的字数都多,最后老师评分的时候,即便给不了满分,也会酌情给予一定的分数。咱们先不讲我的答案对还是不对,至少我在思考,我没有因为不会标准答案而选择逃避,况且标准答案只存在考试中,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标准答案,不局限于某种思维,善于独立思辨这对于我今后的成长都是极为重要的品质,可惜的是,我的这种思维当时不被认可,老师们的评判标准也并不是什么思维独立性,所以就造成我的分数忽高忽低,高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而低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失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咱们的教育扼杀了多少像我这样的有思辨意识,注重独立思考的孩子呀。

作为我来讲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之下只能选择自救,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拯救自己。目前来看还有的救!

我所说的一切都在试图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尽量在应试教育之外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点,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远远大于教科书本身的价值!把课外书读透了,你的思维就开阔了,久而久之当我们再面对教科书的时候,就会变的更为从容了,因为当我们站在更为广袤的空间俯视的时候,教科书也会成为我们“课外书”的一份子,它在某一个角落帮助我们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把控这个世界。

另外,大家都在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实际上归根结底首先要自我教育,自我觉醒。只有自己素质提高了,家庭教育才有根基,我很少听到父母帮助孩子抵制应试教育对其造成的危害,就说明咱们还远远没有走到家庭教育这一步。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我的经历谈课外书对孩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