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起雷
电商行业永远不缺乏话题性,皆因每一家电商企业都拥有自带流量的创始人。
马云的退休人设和金句将阿里的形象抬得更高,丁磊擅长为网易严选和考拉造势,雷*没有表情包,继续在疯狂推销5G及小米手机,“红衣大炮”周鸿祎脱去红战袍,依然大谈网络安全。
但今年的乌镇,反倒有点热,而不闹。在相较往届,稍显寡淡的世界互联网大会闭门谢客不久,却在前几天深夜,平地忽起一声雷——当当李俞互撕了!
果然只需要创始人李国庆的一次出位言论,这家历史悠久的电商平台就能瞬间成为互联网舆论里的C位。具体详情,我们就不逐一复述了,可以肯定的是,关于这夫妻二人的互撕,必然又是一场流量的狂欢。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切得益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国庆作为创始人将自己与当当牢牢地绑定在一起,他的一言一行直接为当当带来巨大的曝光度。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作为曾让当当这个图书电商巨头虎视眈眈的对手——亚马逊败走中国之后,中国图书电商格局哪些地方被涂改了?
而年初亚马逊的电商业务为什么会退出中国?通俗点说,不外乎就是很难赚到钱了,而资本都是要求盈利的,这个矛盾是亚马逊做出这个战略决定的根本原因。而在这一年内,图书电商格局也同时生变。那么今时今日,图书电商尚能饭否?
系统掣肘
年的中国图书电商版图中,当当是市场的老大,亚马逊中国是追赶者,而京东当时更多还是以3C数码起家的电商网站,直到年底才上线了图书业务。亚马逊中国那时还叫卓越亚马逊,正如日中天。上新的业务系统,在国内不同的城市开设新的运营中心,不断招聘新员工。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与他们在世界其他国家的扩张一样。
在大多数出版社的销售数据还是按月、季度甚至半年来统计的时候,亚马逊中国已经积极和市场进行周例会,对比周与周的销售数据。当然,也并不是每家出版社都有机会与亚马逊开周例会,这是头部重点供应商才有的待遇,周例会需要亚马逊的采购、运营、物流团队的配合,工作量很大。
在周例会上,双方要回顾上周的各项重点工作,复盘各种销售数据,如上线的各种专题、推荐的重点品、预售,还要检视已经下线的专题、促销活动的数据,每月至少还有一次例会要检视月度数据。在月度或季度的会上,一般都会有双方的大领导参加,在出版社这边是分管发行业务的副社长,在亚马逊那边则是图书业务的老大。
那时很多提着板凳瓜子的人估计都在想:亚马逊的系统这么牛,还这么拼命,亚马逊中国的业务量(销售和回款)能超过当当吗?答案是,不大可能。问题来自于其先进的数据系统背后的隐患——亚马逊太注重自己的系统了,过犹不及。最近两年很流行通过算法推荐内容,今日头条采用这种算法之后,国内的各大网站都跟进效仿。但早在年,亚马逊的系统就可以根据你的购买、浏览记录给你推荐相应的书籍,算法非常先进。
可能是亚马逊过于重视系统,过于重视算法,忽略了人的作用,同时不断强化系统的运行逻辑,严格按照系统规定来执行工作。可惜现实世界不是由算法主宰的,亚马逊中国一直很努力,但努力方向出了偏差。
究其根源,亚马逊坚持三周备货,其实是系统为了降低库存和退货风险而得出的数据,但实际操作中,却是把风险转嫁给了供应商。实际操作中,这样虽然降低了库存的风险,却带来了断货的风险。这个问题虽然很多出版社反映,但亚马逊选择更相信系统,而不是尊重现实。
高层权限
几年前,京东上线图书业务后,京东、亚马逊中国、当当三家又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新一轮价格战。对于这三家来说,这场价格战最大受益者的是京东。京东图书上线伊始,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