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疫情尚未控制抢发论文缺乏科学精神两部委
TUhjnbcbe - 2023/8/4 20:48: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表示,要彻底扭转SCI崇拜的功利化导向,今后*府部门还要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三评”事项。要鼓励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中国人都不以中文发表论文,谈何民族复兴?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陶力、王峰

编辑丨李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统一评价的大势之下,教育界正在鼓励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2月20日,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文件要求,破除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评价体系“SCI论文至上”风,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在科技评价、职称评聘等重要领域的使用。措施包括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等。

依据意见,要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不能“一刀切”式评价,对于基础研究,评价重点是论文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评价重点是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以及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

这一消息,在学术圈引发热议。

多名学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降低SCI论文的权重是为了避免唯文章论,避免一刀切。但是新的评价机制还是需要尽快建立,以免实际管理中遇到困难。

SCI论文评价体系之争的背后,折射出科研资源的分配难题,但所谓“不破不立”,更重要的还是在立。

未来,高校学术研究到底该采取何种标准?

疫情尚未控制抢发论文缺乏科学精神

如何破除“SCI崇拜”的科研风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科技论文》荣誉主编、清华大学教授李志民。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资料图

《21世纪》:为什么说SCI用于学术评价是有缺陷的?

李志民:SCI是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就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客观地讲,SCI本身并不具有功利性,对于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需要发表论文的学科是一个很有效的平台和检索工具,而且历史悠久。

问题是我们不分科研类别都用SCI来评价,用于提升职称,甚至研究生毕业的要求,我们的功利性*策导向出了问题。目前,由于相关部门普遍采用简单化的管理方式,有人戏称SCI就是学术界的GDP,形成了一套教条的SCI崇拜的量化评价体系,它已经严重扭曲了中国科技的健康发展。

由于SCI收录的期刊主要是以发表论文为主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的成果,对很多工程应用学科并不适用。即便在基础研究领域,不同学科之间也是冷热不均,如生命科学、化学、材料学等容易发SCI论文的学科就应者云集,而物理、数学等学科就举步维艰,SCI崇拜也跟生化材料等学科的大咖忽悠有关。

此外,论文被引用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肯定性引用,也有否定性引用。有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论文的引用率并不高,比如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很多数学的公理因为是常识而不会出现很高的引用率。也有不少论文虽然在发表后获得了极高的引用率,后来却发现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错误的。

还有,很多论文可能启发或指导了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了实际问题,但他们不一定去写论文,就不会产生引用。比如,互联网早期的研究根本就不许发表论文,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取得的,但这些研究论文很难上得了“高被引排名”。

此外,由于SCI导向,造成大量论文在国外发表。有学者估计,“不夸张地说,中国学者英文论文的研究经费成本和发表费相当于每年给美国送去一艘航母。”发表要交版面费还不算完,查阅要买他们的数据库,要订阅他们的期刊,全国高校图书馆每年花在这方面的费用估计会超过十个亿。

《21世纪》:SCI的异化现象可能会引发哪些学术不良现象?

李志民:为了迎合这种量化指标性的评价模式,有的学者靠热点、拼凑、抄袭等,短短几年发表数十篇甚至百余篇SCI论文,却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为了发表SCI论文,有些人铤而走险,采用编造实验数据、拼改图片、伪造同行评议人邮件地址等手段,论文发表后被揭露再被撤稿,这两年发生的多起国际期刊大量撤稿,严重影响中国学者的国际形象。

不少高校为了提高在大学排行榜名次,对学校员工发表的SCI论文实行奖励制度,而且把期刊分为不同级别种类设立不同的奖励金额。有的高校为了SCI的光环,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直接“明码标价”,要求3-6年内要发表多少篇SCI文章,否则不能留任。有的省份甚至将SCI指标纳入到高校建设指标中。

最近,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科技部专门针对那些本应集中精力用于防控疾病的科研人员发文,要求他们不能把精力放在论文发表甚至抢发论文上。说明SCI导向已经把有些科研人员搞得主次不分了,论文只是针对疫情某些问题的医学或医疗过程的总结,在病*起源不确定,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就抢先发论文的专家至少是缺乏科学精神。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科技部专门针对那些本应集中精力用于防控疾病的科研人员发文,要求他们不能把精力放在论文发表甚至抢发论文上。甘俊制

《21世纪》:两部门《若干意见》提出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奖申请时已不再要求提供SCI他引次数,即将开始的“双一流”评估和第五轮学科评估是否也会弱化SCI论文相关指标?

李志民:年ESI指标被纳入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体系,年之后的“双一流”建设的抓手和基础是学科建设,这与ESI学科排名的功能高度契合,导致高校以及科研人员对这个指标空前重视。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是科睿唯安公司基于SCI(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文献记录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对22个学科领域,给出居世界前1%、1‰等数据区域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的排名等。

重视ESI没有错,但简单以ESI作为唯一或者核心评价的尺子就错了。比如东部某省规定,如果ESI前1‰就是省级双一流,2‰就不是了。这种唯ESI导向会严重扭曲、误导科研发展。

过度迎合ESI也会导致大学学科布局畸形发展。ESI体系中的学科有容易发论文和不易发论文的区别,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名次,掀起开办医学院、农学院、材料学院的热潮,不过是为了占上容易发论文的ESI学科的“一亩三分地”而已。在ESI的22个学科中,人文学科仅有两个,即经济学与商学、社会科学总论,导致那些以人文学科为主的大学在各项排名中迅速跌落,不被重视,资源逐步缩减。

对于ESI,我们立场鲜明地反对的是“唯”这个字,但并不等于不用,而是科学合理地利用。如果与ESI能准确对应的学科,就值得参考,关键是我国的学科分类与ESI有很大不同,目前我们的学科评估是13个大类,多个一级学科,与ESI对不上的学科多。

《21世纪》:近年来,大学排行榜极受社会重视,应该怎样引导大学排行榜理性、科学使用SCI指标?

李志民: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是因为有学生,但很多大学排行榜中,人才培养所占的权重少则5%,多则20%,这就意味着至少80%以上的权重跟人才培养没有关系,反而以论文为基础的科研指标占了大头。许多大学不得不采取急功近利的短期措施,给各个部门下达SCI数量的硬指标,有的学校甚至把行*人员、医护人员都纳入考核范围,完成论文任务的高额奖励,完不成的末位淘汰。

对大学的评价或排名不能只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情尚未控制抢发论文缺乏科学精神两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