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去年7月至今,“双减”*策已经落地了将近十个月。十个月以来,整个教培行业从内向外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依托教育衍生的教育出版业同样受到影响,在历史长河中进行着自身的演变。其实,从“内容印刷复制”转向“知识推陈出新”,一直是教育出版机构多年来努力的方向之一,而“双减”的出现无异于为其按下快进键,进一步加速了进程。那么,教育出版这个老牌行业,在新光景下究竟发生了哪些新变,未来又将迎来怎样的新生呢?
01
阶梯式格局形成,教育出版举足轻重
从全球出版机构年度出版种类和收入构成看,整个出版业主要由教育出版、大众出版及专业出版三大内容板块组成。其中,教育出版往往举足轻重,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点,中国也不例外。
国家新闻出版署数据显示,教育出版占我国图书出版市场的份额相当大。年,我国图书市场整体规模约为亿元,其中教育出版规模约为亿,占比超过60%。到了年,国内上市出版企业排名前三位的中南传媒、新华文轩、山东出版,其教材教辅出版和发行收入分别达68.22亿元、62.13亿元、78.58亿元,分别占当年总营收的65.14%、68.97%、80.59%。通过数据,教育出版在整个出版行业的地位可见一斑。
教育出版规模如此之大,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文化消费支出增加以及国家产业*策的大力扶持不无关系。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规模的持续扩大,教材教辅、少儿图书等出版发行需求也日益旺盛。年,国内图书零售市场销售码洋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了惊人的亿元;年,受疫情影响,图书消费市场出现了近二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仍有近千亿元销售额;到了年,“双减”等*策因素虽给市场增添了一定变数,但在教辅图书刚需背景下,整个市场依旧保持较强的活力。据开卷等数据公司提供的销售数据来看,教辅图书市场并未明显的下降趋势。
大的市场规模自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当下,教辅图书出版流程分为内容策划、印刷、出版、发行和零售多个环节。由于我国*府相关单位对出版社严格实行资质审批制度,因此具有出版资质的出版社均为国有企业。在教辅图书策划环节,民营企业则占据大部分市场。
形象地看,我国教辅教材出版市场格局主要呈三级阶梯状。其中,第一梯队主要是由南方出版传媒、长江传媒、凤凰传媒等国家、省市级的出版集团组成;第二梯队由世纪天鸿、世纪金榜、曲一线等拥有专属特色出版物的民营出版巨头组成;第三梯队则是由一些产业链尚不健全或规模相对较小的出版社组成。值得一提的是,新华书店在教育出版领域具有垄断优势,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02
“双减”影响旧业务,但也催生出新需求
去年7月,“双减”*策正式落地,使得教培、在线教育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对于千亿级的教育出版市场而言更是如此,尤其在教育类出版融合产品、线下图书与线上教育内容、服务的融合等方面引发了诸多探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