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李国庆夫妇纽交所前合影今天小事就带着大家,一起复盘当当的陨落过程。1)消费者的“思维定式”之困互联网时代的电商企业,消费者心里只有“行业老大”,即使老二存在,跟老大也不可能在同一个层级较量。就像消费者购买日常用品更倾向于“淘宝”、购买“3C产品”首先想到的是京东、购买图书首选“当当”一样。纵使“淘宝”体量是京东的若干倍,我们也不得不承认,“3C产品”的高地已经被京东占领。即使企业能改变消费者的固有思维,所花费的金钱、时间成本也是一个企业不能承受之重,就如腾讯电商,纵使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失去了消费者的“思维高低”,注定只能湮没无闻。
图片来源网络“当当网”以图书销售起家,在极短的时间内,打破图书市场维持了几十年的平衡,以颠覆者的姿态彻底重构业态。当当的快速发展,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图书购物的愉悦的同时,也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了“图书销售商—当当网”的深刻印象。对于当当网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各大电商疯狂“圈地”、相安无事的状态下,当当做到了图书销售界的行业老大,成功地阻止了别人进入图书销售领域;但当各个行业巨头圈地完毕,开始“蚕食”别人的领地的时候,消费者对企业的固有印象开始阻碍企业的进一步扩张。此时,各大电商之间的战争就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2)外患——强敌野蛮入侵随着京东以“拼命三郎”的姿态,以“价格战”开道,强势杀入图书市场,当当在图书销售市场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图书市场的体量相较于“3C产品”市场,根本不在同一个量级,京东之所以强行进入图书销售领域,无非是想“四两拨千斤”,以低价甚至亏本价,吸引更多的线上流量,而该领域产生的成本完全可以用“3C产品”领域的巨大利润进行摊薄。而这恰恰是当当赖以生存的根本。京东在图书市场的搅局对当当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如果此时当当主动以价格战去攻击京东赖以生存的“3C产品”,对当当而言,图书销售的微薄利润根本不足以支持这场战争。
图片来源网络3)内忧——企业布局之困随着企业战略不断调整,当当对自身的定位已经越发迷茫。从发表声明“致力于高端服装领域”到主打品牌尾货促销的“尾品汇”;本想全心发展自主营销品牌,却逐渐变身为第三方平台;而现在当当又开始排兵布阵电子图书领域、入驻天猫......当当在战略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失去了太多机会,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在电商市场越来越被“边缘化”。同时,针对当当现阶段入驻天猫、“卡位”电子图书市场的战略,现阶段虽然没有收到什么实际效果,也没有带来任何不良影响,未来效果究竟如何还不能断言,但是对于这两个个战略,小事有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是入驻天猫,该战略的愿景很好,希望通过天猫的线上流量来快速提升当当的线上流量,对于该战略,小事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短期内也许对流量的提升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长期下去,对当当的品牌价值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可以预见的伤害至少有如下几点:l当当从一个与“天猫”并驾齐驱的电商平台,变成了千千万万个天猫网店的一员,淹没其中,对于当当的忠实用户来说,这是万不能接受的;l当当把自己赖以起家的“网上图书销售”放到天猫,进一步削弱了自己的品牌价值;同时,对于天猫来讲,“图书销售”并不是它的强项,消费者如果有“网购图书”的需求,是很少会有人去“天猫”商城搜索“当当”的,此举的确得不偿失;l当当想通过入驻其他电商平台的方式,快速引流线上流量,该做法无可厚非,但究竟把哪些品类放在其他电商平台,是需要好好斟酌的。依小事之见,如果非要执行该战略,“网上图书销售”是万不能放到其他电商平台的,因为在消费者脑海中,当当是该领域的“领头羊”,相比之下,天猫在用户头脑中则无此印象;如果确有必要,也应该将“服装销售”、“母婴用品”等当当相对较弱、天猫相对较强的品类销售放到天猫平台,因为这块才是天猫线上流量的聚集地,当当才有可能与“天猫”分一杯羹。当然,当当的陨落,远非小事一人能够道尽所有个中缘由。往事不可追,企业家经营企业得时时刻刻如履薄冰,否则棋差一招,满盘皆输。希望当当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