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流动家庭儿童的定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升,人口的流动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家庭单位为主的流动模式。目前的流动家庭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夫妻流动型;
第二种是家庭流动型,这类型主要是核心家庭共同流动。
研究人员将“流动家庭”界定为第二种,即由一对夫妻及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的共同流动。
按照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的界定标准,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
研究人员说的儿童指的是处于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综合以上概念,“流动家庭儿童”是指随父母进城务工而流动的尚处于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关于儿童阅读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国内对于影响儿童阅读因素的研究与国外相差无几,其中家庭环境是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会间接的影响到儿童的阅读自主性。家庭经济资本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但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却是家庭文化资本。
保证学前儿童自主阅读的前提是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场所和氛围,尤其是在家庭和幼儿园中,教师对儿童的适当引导,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家庭中的亲子共读可以增强儿童的阅读体验,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有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当农村儿童处于寄宿环境之中时,阅读成绩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对于低龄寄宿儿童的影响更大,而且寄宿时间越长,儿童的阅读能力表现越差。
02
小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年级、性别、家庭经济水平、父母的学历、家庭藏书量有密切关系,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动机。
影响儿童阅读能力的因素既包括家长也包括教师,家长决定了儿童阅读类型的选择,师生关系影响了儿童的阅读态度。
此外娱乐媒体、社交软件等分割了儿童有限的课余时间,降低了儿童的阅读兴趣。
关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现有的研究分类,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主体分为学校、教师和家庭。
首先是学校层面,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学校阅读环境的构建出发,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教研活动,增强教师队伍的阅读素养,在全阅读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当前的阅读能力培养方式。
有相关学者建议学校要建设一个空间大、图书种类多、能实时更新的图书馆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同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提高阅读水平。
其次是教师层面,教师在儿童的阅读能力培养中担当了首要角色。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应先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兴趣,教师要发挥关键的指导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阅读,同时还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阅读活动。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是完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趁早开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辅助,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细节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习惯等。
最后是家庭层面,家长的行为和习惯与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直接关系,家长需要发挥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
通过亲子共读能使孩子处于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之中,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同时家长与教师的及时沟通和反馈可以提高对孩子的阅读指导效率。
03
通过开展亲子互动阅读,可以使儿童对阅读更为积极主动,同时还能加强父母对儿童教育的重视,满足儿童阅读的多样化需求。
亲子阅读能调动儿童的情感共鸣,营造真实的阅读体验,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儿童养成长久的自主阅读习惯。
关于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国内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内容集中在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等方面。
研究领域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治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但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
目前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亲子关系、社会融入、偏差行为等方面。
在心理健康方面,研究者提出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形成流动儿童的互助支持小组,帮助流动儿童挖掘自身潜能,重新认识自我,以此来改变他们的自卑心理。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勇于自我表现,主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具体包括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和焦虑等。
对此研究人员提出了构建学校社会工作路径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建立学校社会工作试点,将全体流动儿童纳入服务对象以及建立多方支持系统,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建设链接资源。
在亲子关系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流动家庭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和不良的沟通方式引起的。
04
通过不同主题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能力以及流动家庭的家长之间支持组织的构建。
在流动家庭中普遍存在亲子沟通时间少、沟通意识不强、沟通技巧缺乏等问题。
研究人员将萨提亚沟通姿态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融入到实务过程中,有效的提升了流动家庭亲子间的沟通次数、沟通技巧以及沟通质量。
在社会融入方面,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过程是动态的、多方面的,通过发展性小组工作,可以有效地鼓励和推动流动儿童主动改变行为并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发展。
有研究人员从社会互动模式的视角出发,通过访谈法了解到某所中学的流动儿童普遍存在社会融入困境,在对他们的生态系统分析后,发现造成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是由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因素导致的。
通过学校社会工作项目的开展,提升了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学习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和社会参与感,引导他们的父母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优化了学校教育模式并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多元互动。
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很多需求,比如人际交往需求、文化适应需求、学习能力提升需求等。
通过成长小组进行介入干预,挖掘流动儿童的潜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了解城市环境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此促进流动儿童实现更好的社会融入。
05
在偏差行为方面,流动儿童出现偏差行为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自身的兴趣爱好单一、亲人的不良行为误导、同辈群体的相互影响以及新媒体不良文化的影响。
通过成长小组的介入干预,帮助流动儿童改善家庭体系、建立健康积极的同辈群体、拓展自身的兴趣面、改善了自我认知。
很大一部分流动儿童出现偏差行为主要是老师和同学的“标签化”、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儿童的自制能力差引起的。
研究人员综合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行为矫正模式和优势视角理论对被试、学校、家庭进行九次个案介入,引导老师和父母转变了不良观念。
挖掘服务对象的优势与潜能,增强其自信心,最终达到改善服务对象偏差行为的目的。
通过对比国内外学者对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流动儿童迁入新地区之后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文化适应问题。
国外对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但是研究数量总体较少,研究内容也比较宏观。
我国对流动儿童的研究覆盖了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领域的不同层面,对流动儿童群体进行了全面和深刻的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儿童阅读的重要性都有深刻的认识,对儿童阅读的相关要素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内外的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从社会工作角度介入流动儿童的研究集中在心理健康、亲子关系、社会融入、偏差行为等方面,对流动儿童在阅读方面的研究较少。
现有文献在儿童阅读的培养方面操作性低,没有综合考虑儿童阶段的发展特点,不利于儿童阅读能力的可持续化发展。
因此为了更有效的培养流动儿童的阅读能力,需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观察、问卷和访谈等方法,了解流动儿童在阅读方面存在的真实需求,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