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砥砺40年滨州市图书馆真正成为全民大书
TUhjnbcbe - 2023/11/27 22:10:00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好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市图书馆建馆40周年。

作为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地市级图书馆,滨州市图书馆是靠友好单位赠书赠报起家的。经过40年的发展,如今,它已从老城区的市民记忆变身文化新地标、市民大书房,从借书卡、索书单发展到身份证式阅读,从纯手工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服务对象越来越多,服务效能越来越高。

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馆40周年节点,市图书馆在5月份推出了“我与图书馆共成长”主题征文活动,在6月份举行了“我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成就”老干部专题调研座谈会。

下面,就让我们借助一代代滨州阅读者的珍贵回忆,一同探寻40年来滨州市图书馆的发展变迁以及蕴含其中的阅读故事。

开馆最初,家底是惠民地区几家单位和省图书馆的赠书及报刊合订本,后来乍启典先生又捐赠和绘制29幅精品书画

滨州市图书馆原称惠民地区图书馆,筹建于年,征地4.8亩,年3月开始动工,年竣工,馆舍面积平方米,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

建馆初期,全馆共有工作人员13人,分为行*、借阅、辅导、采编四个组,年底又将借阅组分为外借室、阅览室两个部门。年8月机构改革,将原来的业务部门调整为“四部一室”,即办公室、辅导部、外借部、阅览部(包括儿童阅览室、报刊装订室、资料室)、采编部。

市图书馆退休职工孟淑芳回忆,开馆筹备时,地区文化局赠图书册,滨县图书馆赠送图书册。开馆后,省图书馆又赠送《渤海日报》《大众日报》《人民日报》等合订本册。这就是图书馆最初的家底。

上世纪90年代,市图工作人员走上街头为市民服务。(资料图)

另外,在年前后,画家乍启典为图书馆捐赠和专门绘制了29幅精品书画。书画主题主要是迎客松、*河大桥,其中迎客松是乍启典先生自己在泰山的写生画。此外,14位古代科学家画像个个形象逼真,每一幅都彰显着“科学就是力量”主题。年,市图书馆重新对这些字画做了修复,已经82岁的乍启典先生又补充了提名和落款,这些书画如今已成为市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市图书馆老建筑是当时北镇仅有的几幢楼之一,那是一座灰色的三层楼房,一楼、二楼接待读者,三楼办公。据年进馆工作的赵妹环回忆,当时的市图书馆“楼道里黑咕隆咚的,借阅室的地面是塌陷的。冬天早上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炉子取暖。”

开馆后长达20多年时间里,图书馆一直实行封闭式读书卡借阅模式,直到年才实现全开架服务

“开馆之初,借书证是免费发放的。实行封闭式借阅,读者靠查阅目录获取图书的相关信息,然后填写索书单,工作人员根据索书号到书架上取书,再办理图书借阅手续。目录是由卡片组成的,卡片上著录有分类号、种次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用钢板、蜡纸刻好,再用小刷子沾着油墨刷出来,一种书要刷7张卡片。工作很繁重,有时一本书得找半天。”孟淑芳说。

当时,封闭式借阅意味着工作人员需要不断介绍分类体系,做大量的辅导工作。甚至有些年长读者耳背,工作人员就用纸笔与他们交流,主动推荐书籍,贴心的服务让图书馆赢得了读者的好感。这种封闭式读书卡借阅模式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年,市图书馆才实现全开架服务。

30年前图书馆“看书容易借书难”,借书证“一证难求”,鉴于外借书很多都“石沉大海”,图书馆开始实行押金借书制度

很多年长市民应该记得那时的读书证的样子——外面有红皮,首页有照片、单位、人名,后面记录着借阅日期。

孟淑芳回忆,开馆初期,书少读者多,限于图书数量,服务对象基本限于各机关单位。当时,一个单位只能领到三个借书证,可谓“一证难求”。实际上,当时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到借阅服务。好在那时阅览室面向全社会,人人都能进去看书,只是不能外借。因而,“看书容易,借书难”。

后来,随着图书馆逐渐发展,藏书持续增加,借书证印发数量倍增,能借书的人越来越多。孟淑芳说:“刚开始,借书都是免费的,但是有些外借书迟迟没有还回来,我们就把催书单贴上邮票邮寄到读者的工作单位、家里进行催还,但仍有一些外借书石沉大海。”

“上世纪80年代,全国都在学习、补习,最热门的书就是英语、数理化、历史等书籍,还有各种文学经典。人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一切可以读到的书。许多好书一本难求,要借阅得预约、碰运气。有的读者为了学习方便,甚至借去不还,许多书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补充。”孟淑芳说。

因此,借鉴兄弟地市经验,惠民地区图书馆开始实行押金借书制度。最初,押金是2元钱,后涨到5元,实行了很多年后又涨到10元。年,市图书馆迁至滨州国际会展中心,读者押金涨到了20元。

在滨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十年,是市图书馆入馆读者最少的十年,为提高读者借阅率,图书馆主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迁至滨州国际会展中心后,硬件设施相对较好,图书馆内宽敞、明亮。但由于位置相对偏僻,馆内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遇上雷雨天气还时常断电,馆内外一片漆黑,所以难以吸引读者。可以说,在滨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十年,是市图书馆入馆读者最少的十年,其间,每年也就有几百名读者到访。

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青岛考察书香研学路线。

为打破窘境,吸引读者借阅,市图书馆积极发挥主动性,“走出去”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仅年“五一”期间,市图书馆就举办了三项大型服务宣传活动:一是与市新华书店联合举办“读者选书,图书馆买单”大型图书展销活动,新华书店提供最新出版的各类优秀图书余种,读者任意挑选,办理完借阅手续后即可将书借走,提高了图书借阅率;二是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由上海市图书馆无偿提供资源,在滨州市图书馆举办了“人间净土——*喀纳斯湖风光摄影展”,共展出大尺寸摄影图片幅;三是举办了“书籍、儿童、成长”馆藏少儿文献回顾展,将滨州市图书馆现藏的少儿连环画等少儿文献进行展出,深受家长和孩子们欢迎。

市图书馆新馆开馆后,服务设施全面更新,实现免押金“零门槛”借阅,阅览室内更是“一座难求”

年元旦,市图书馆新馆正式开放,这是一座实行“藏、借、阅一体化服务”的现代化图书馆,是全省首家实行免押金“零门槛”服务模式的市级图书馆。

新馆全面更新了服务设施,致力为广大读者提供图书借阅、报刊阅览、电子视听文献阅览、网络信息查询、讲座报告会、音乐电影欣赏等公益性文化服务,并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在业务管理与服务中,市图书馆新馆采用Interlib智能图书管理系统与RFID相关设备结合,实现了自助办证、自助查询、自助借还等服务。如今的图书馆阅览室,真正是“一座难求”。

“年,我坐着毛驴车和父亲跑了九十多里路来走亲戚,有幸走进地区图书馆看了书,当时情景至今难忘。进过城、去过图书馆,见过世面,这经历曾让我向同龄小伙伴炫耀了好久。”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刘同刚回忆。彷佛是缘分,年,他来到市图书馆上班,偶然之下在旧书存放处又一次看到了自己当年爱不释手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几经搬迁依然完好无损。

1
查看完整版本: 砥砺40年滨州市图书馆真正成为全民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