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要规划家长等候区、为中小学校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认定所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合肥市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就“校医融合”、劳动教育、设置家长接送等候区等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建议,对此合肥市教育局一一进行了答复。
到年,全市中小学均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
面对疫情大考,孩子们的健康到底该怎么来维护?中小学复工复学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在合肥市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合肥市人大代表杨华提出了“关于推广‘医校融合’,打造‘健康校园’的建议”。
合肥市教育局在答复函中表示,合肥市开发了传染病防控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系统,建设了“健康校园”应用系统,通过系统应用构建校园监测网络、完善哨点布局、建立健全了全市校园传染病防控预警机制,通过系统内外部风险信息收集、数据处理、智能提醒等手段,提升校园传染病防控风险分析、判别、预测、处置能力,为传染病防控早期发现、快速处置、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目前,系统已在经开区试点应用,效果明显。下一步,合肥将在全市校园系统进行推广应用。根据《合肥市中小学校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师生1∶50的比例对中小学校教职人员进行急救员公益培训,通过师资培训、救护员培训和普及培训等方式,到年和年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分别达到1%和3%。到年,全市中小学校均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
此外,为提高校医和保健老师的业务水平,合肥市每年春秋两季会同市卫生健康等部门举办全覆盖师资培训工作,人员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卫生专干、校医和保健老师等。合肥市教育局已会同市红十字会,定期开展中小学校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工作,并组织部分学校体育骨干教师进行心肺复苏和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这将进一步提高合肥市中小学师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会救能力。
到年,认定所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按照教育部要求,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针对合肥市人大代表朱硕阳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劳动教育推进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建议”,合肥市教育局在答复函中表示,合肥市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适当走向社会参加集中劳动。利用校园空间开辟“种植园”“植物角”等,为劳动教育提供实践场所。学校组织开展卫生打扫、垃圾分类、校园绿化、图书整理等集体劳动,每周课外活动安排不少于1小时的劳动事项。落实中职实习实训,强化劳动实践教育,打破藩篱分割,推动教育与产业利益互补,引导学生在生产一线中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在丰富校外实践方面,合肥市参与构建省、市、县三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体系,要求认定一批县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开展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评审工作,5家基地成功申报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根据《合肥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办法》要求,力争到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到年,认定所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下一步,合肥市将完善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场所的建设标准,对新建学校在建设规划上布局校内实践场所;协调规划、人社、财*等各部门,指导各县(市)区建设专门的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场所,并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统筹推进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多渠道拓展。同时,进一步做好统筹协调和联络服务等工作,明确各学段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要求,协调市直相关单位共同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要规划家长等候区
一到放学,学校门口就挤满了接学生的家长,车多人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合肥市人大代表薛育红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家长接送等候区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合肥市教育局答复称,今后,合肥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主动与资规部门对接,在编制单元控规和街坊控规时,于校(园)入口周边就近规划供家长接送的等候区、小游园、公共厕所等。并统筹设计施工,在校(园)入口处设置适当固定桌椅(石凳、条凳)、遮阳棚、雨棚等,供家长尤其是老年人休憩、等候使用。同时,根据项目地块实际,与城管、交警等部门积极协调,在学生接送入口附近科学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车位。
记者了解到,从年10月起,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审查单元控制性规划时,均要求编制单位在新建中小学幼儿园地块周边预留街头游园,统筹设计为家长等候区。按照市规委会的要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项目规划方案在提交市规委会审查前,均需要市教育部门提前审核。合肥市教育局在审核这些项目时,均将家长等候区的设置作为重点审核事项。自去年8月份以来,合肥市已审核中小学幼儿园项目75个,均设置有家长等候区。
大皖新闻记者叶晓
编辑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