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我最爱去的书店,没撑过这个夏天人生五味
TUhjnbcbe - 2024/2/16 19:32:00

「来源:|闲人王昱珩ID:gh_ffcb」

书店与博物馆,是水哥无论上哪,都最爱去的地方。

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总有一些不同年龄的人,被抹去身份标签,目光划过书架,翻找自己钟意的书籍,在文字面前有了相同的愉悦。

前些天,刷到一条消息,#上海静安寺最美书店即将关店#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类令人沮丧的消息了,各行各业,线下实体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短视频与快消品充斥,阅读模式改变,出版社都举步维艰,更何况实体书店?

你身边的书店是否越来越少了?

许多人或许会说:“书店没了,我们还能从网上买书,价格便宜,种类还多。”

是的,在电子书和电商平台盛行的今天,假如书店真的消失,貌似不会失去什么——想看的书,无论电子版还是纸质版,总能通过各种渠道得到。

在未来的某一天,书店是不是就消失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十余年以前,弄堂里,街角边的租书小店,让我们心甘情愿挤出零花钱,杂志、漫画、言情、武侠、修仙......看完了还会和小伙伴互换交流。

那时,在每个城市(县镇)的中心区域,一定有家新华书店,宛如学子与家长心中的圣地,每到周末会变得拥挤,即使啥也不买来蹭蹭空调也是满足的。

或为突然在书架上发现寻觅很久的那本书而欣喜若狂;又或享受那种懒懒散散,目光划过一本本琳琅满目的书籍,偶尔在某本书上停留,或是被书名吸引、或是因为喜欢作者、或是因为精美的装帧。

在遇到心仪的书时,彷佛能感受到彼此之间奇妙的连接;也有排了长长的队,就为了见到喜欢的作家的时刻,那种递上书籍看着他(她)签上名字时。

那种按捺不住的激动非常奇妙......

书店带给我们的美好,是网上购物无法替代的。

慢慢走静下来

虽然逐渐没落,但书店在爱书人心中仍是白月光般的存在,笼罩在一层美好的光晕中。

走进书店,便可闻到弥漫在其间的纸香与墨香。

找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点杯咖啡坐下,似乎所有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在阅读中进入另一方天地,一间书店便可让身体和灵*在快节奏而浮躁的生活中沉静下来,得到片刻的休憩。

南京的五台山先锋书店内有一个巨大的十字架。

创始人钱小华曾这样解释:“十字架是我苦难生活的见证,也是我人生的永恒追求。在当下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性的败坏已腐蚀人的灵*。先锋像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大教堂,给城市喧嚣的人们提供向往和憧憬,也提供心灵庇护。”

南京先锋书店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书店一直都有独特的地位,作为文化载体,它体现了当地的文化气质,潜移默化影响着无数怀揣梦想的人。

在这里,时光放缓了脚步,我们可以慢下来、静下来。逛书店不必带着目的,在这里没有“购物车”,也没有“猜你喜欢”。

电子商城的“猜你喜欢”,是大数据时代针对你的个性推荐,貌似高效,可与此同时也关闭了一扇扇看向更宽广有趣世界的窗子。若想拓宽阅读视野的边界,必须换一个不会猜你喜欢、投你所好的渠道——是的,书店。

抽出一本书来,随手翻上几页,喜欢就继续读下去,若是不喜欢就再放回去。

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翻翻选选,书店更像是一个值得细细欣赏、探索的博物馆:摆在面前的书便是瑰宝,是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是与作者进行无声对话的桥梁。

未来何去何从

书店,是一座城市最具象征性的气质地标,也是当地文化与审美的底色。在提起城市文化时,我们总会想到书店。

虽然描述美好,但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在电商平台、电子书、短视频、有声读物等的冲击下,我们拥有的选择越来越多,而书店越来越少。

比书店没落更快的,还有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报刊亭。这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如今已经很难找到了。

由于“影响市容”以及销量低迷等各种原因,报刊亭大规模关闭以及拆除,硕果仅存的逐渐演变成靠卖水、卖零食盈利,捎带着书报杂志“苟延残喘”。

也有不少人断言,报刊亭的现状,就是实体书店的未来。

线上购物虽然代替了实体书店的购书功能,却无法承担更为重要的文化角色。

一家家书店在不停淡出我们的视线。年,我国关闭的书店高达多家,一场疫情,将更多书店推入低谷。

据不完全统计,年,全国1多家实体书店倒闭。

去年2月,许知远创建的独立书店「单向空间」,因为入不敷出,发起众筹计划;3月份,香港超过四十年的大众书局,关闭全港16间分店,宣布结业;5月份,诚品的第一家店——敦南店,也是旗下唯——家24小时书店正式关门谢幕。

在安徽芜湖开业2年多、经营面积达平方米的当当实体书店“当当阅界”,也难逃倒闭的命运;杭州首家24小时营业,著名的独立书店“乌托邦”,在年疫情后正式跟大众告别......

几乎每家书店,都在网络时代苦苦挣扎。

别怕我们在一起

虽然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依旧有很多人怀揣理想与热血,在逆境中不断摸索,探寻转型之路,寻求发展的新模式。

时代在变化,大众的需求在变化,书店也必须与时俱进。越来越多的书店保障好书最快到店、随时在店,紧跟时代,推陈出新。

这几年,寒潮之中的书店开始寻求转型,它们不再把图书销售作为唯一收入来源,而是尝试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文创产品、画展、讲座、小型演出、咖啡馆、自习室、签售会、文化沙龙、服装......

同时,一家家书店也努力提高自己的“颜值”——兼具美的同时也不忘人文关怀,使之成为博尔赫斯笔下“天堂的模样”。

一家家独具特色的书店让人眼前一亮:从“全天24小时不打烊的深夜书堂”三联韬奋书店,到“闹中取静,如同艺术品般地存在”的Pageone,再到以浓厚的文化氛围出名的单向空间、没有学术价值的书入不了“万圣”法眼的“万圣书店”、散发出徽派建筑的古蕴恬淡之气与尚文之风的南京先锋骏惠书屋......

书店,变得越来越有特色,也越来越有韵味,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去。

实体书店走出困境,需要努力的不仅书店自身,还有作为读者的你我。

我们可以做的并不难,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最爱去的书店,没撑过这个夏天人生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