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分析
九年级教材中中的所有实验(包括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家庭小实验)均会有涉及。
01氧气含量测定
02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03电解水实验
04质量守恒定律验证
05燃烧的条件探究
06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07 金属的锈蚀条件
08 金属的冶炼
09 溶液的配制
10 酸碱盐类
主要为选择题、偶见填空题
借助图形或文字表述,将初中化学中实验同时呈现出,从实验药品的选择,装置装配,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结论的得出等方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中考以选择、填空、简答等形式着重考查常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化学实验操作中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正确和规范、化学实验中不良操作的后果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分析及突发事故处理分析、药品及试剂的取用与注意事项以及过滤、气密性检查、蒸发等。选择题中以图像的形式考查仪器使用及基础操作的试题重现率几乎百分之百;在填空题和简单题中,则常考查实验仪器的识别、基本操作的描述以及单个仪器的用途。
1.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可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要“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2.过滤和蒸发操作要点和实验注意事项
①过滤: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的方法。使用仪器: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璃棒、烧杯。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外溅)。
②蒸发:加热使溶剂不断挥发,从而使溶液浓缩或使溶质析出。使用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3.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浓硫酸的稀释是指将浓硫酸加水变成稀硫酸的过程,但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可以简记为:“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
步骤:计算(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称量(固体溶质用天平称取所需的质量);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溶剂水的体积);溶解(将溶质和溶剂放入烧杯中,搅拌使之溶解)。
5.粗盐提纯
仪器: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蒸发皿、酒精灯。
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玻璃棒在各步骤中的作用:溶解(加速粗盐的溶解);过滤(引流);蒸发(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技巧提升
1.要对教材中关于过滤、蒸发、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燃烧条件的探究、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平时要注重通过实验逐步正确的描述实验现象和通过实验现象去探讨实验原理的能力,从而使能够从基本实验中逐步走向实验的综合化,达到实验能力的逐步提高,实验意识的逐步加强。
2.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模拟、迁移、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1.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体积小于广口瓶容积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集气瓶中预先未加入一定量的水
2.在图1所示密闭装置内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图2所示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处压强增大主要是因为少量空气进入
B.a→b段压强减小的原因只能是氧气被消耗
C.c点时打开了弹簧夹,导致气压增大
D.d点集气瓶中的温度一定等于室温
3.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6%
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就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4.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丝在此实验中起到导热的作用
B.若白磷量不足,实验测得结果会变小
C.实验后左边玻璃管的一部分水会被压到右边玻璃管去
D.此实验可以测定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5.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磷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
C.c点时反应刚好停止
D.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
6.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请回答: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 所经历的时间。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 (选填“V1﹣V2”、“V1﹣V3”或“V2﹣V3”)。
7.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 (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 (写两点)。
测定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甲同学设计图5所示装置进行测定。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乙同学提出,仅利用图6所示装置,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也能测得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达到实验目的,操作方法是 。
8.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对教材中“分子的性质实验”进行了如图改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A、B烧杯中酚酞溶液都变成红色
B.图1和图2都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图2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D.改进后的优点:节约药品,更环保
9.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示不同颜色
C.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
D.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双手紧贴并倒转瓶口。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如图中的MN段、NP段和PR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中M→N的变化过程,说明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曲线中M→N和N→P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C.曲线中N→P和P→Q相比较,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曲线中P→Q和Q→R相比较,说明Q点后氧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11.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12.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气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壶内酒精受热气化从喷口喷出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13.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1中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
(2)图2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 ;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原因:.
14.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a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15.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6.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D.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17.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⑴小刚利用图①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⑵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②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⑶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和净化后的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学习探究小组用水电解器电解水,测定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
请回答:
(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密闭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气体的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第________分钟起管(A)和管(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非常接近理论比值。
(4)电解水不是最理想的制取大量氢气的方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一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种类
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⑥
20.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所示)。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
A.⑤④①③②B.④⑤①②③C.⑤④①②③D.④⑤①③②
21.将4.6g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物质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D.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2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剩余乙物质的质量X=7g
C.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D.在该反应中,甲、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l4∶l7
23.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尿素属于氮肥②尿素中C、O、N、H的原子个数比为1:1:1:2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④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17:22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④
24.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D.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25.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B.丙一定是催化剂
C.生成丁的质量8g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5:2
26.已知4.4g某纯净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有关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D.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
27.把40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气体的质量为44g,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0%B.42.9%C.72.7%D.90.1%
28.在化学反应A+3B=2C+3D中,2.3g的化合物A和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2.7gD,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C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6B.44C.32D.88
29.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B气球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
(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反思:白磷燃烧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
(5)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9.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_______g.
(6)某同学用图B所示的装置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和稀盐酸混合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只写一条)。
3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李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分别可以是_____和_____(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31.“水火无情”,中学生要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通风
B.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跑逃离火灾区
C.液化气、煤气泄露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
D.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32.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33.家庭用煤做成蜂窝状的原因是(
)
A.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热量不易散失
C.降低了煤的着火点D.便于贮藏
34.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进入汽车加油站时,要严禁烟火B.正在使用的家电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
35.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36.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①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②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 ③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③②
37.如图为为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两支试管同时浸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B.对比试管1、2中的现象可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燃烧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D.能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这一结论的实验是:试管1中的白磷燃烧,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38.根据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解释是否正确,在题后的括号内画“√”或“×”。
(1)图a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能隔绝空气。___(判断对错)
(2)图b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___(判断对错)
(3)图c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___(判断对错)
(4)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___(判断对错)
39.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实验可以按照实验目的分为:“物质含量的探究”、“探究反应条件实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等。因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B与实验____(填“A”或“C”或“D”)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_________。
(2)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分子结构相似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统称为“烷烃”
根据上表“烷烃”化学式排列规律,你认为丁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__,丙烷燃烧与甲烷燃烧类似,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写出一个双球管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_____
(3)用此装置进行实验的优点_____。
4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用A与C连接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4)D装置用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当观察到______时,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观察到______时,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氧气;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42.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A、B、C三个实验共同的反应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与A装置相比,B装置一个显著的优点是_____。
(3)C实验,若止水夹没有夹紧,会导致测得的结果_____(“偏低”或“偏高”或“无法确定”)
(4)D、E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D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E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
(5)实验室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蒸馏水,因为标签脱落无法辨认,请你设计实验加以辨别。
4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通过B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解离出的_____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3)实验C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_____.
(4)通过实验D探究得出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共同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44.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
(2)实验2观察到先燃烧物质是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此实验目的是___;
(3)实验3将蜡烛(足量)在密闭广口瓶内燃烧至熄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熄灭后,广口瓶中还有氧气
C蜡烛燃烧前广口瓶中氧气体积分数为19.56%
D蜡烛熄灭后,广口瓶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04%
45.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
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46.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gCuAg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D.滤渣中一定有Ag
47.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mg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FeCl3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FeCl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铁和铜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CuCl2
A.FeCl3与Cu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m﹣n)g
C.N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u2+和Cl﹣
D.当加入V1mLFeCl3溶液时,Cu恰好完全反应
48.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实验结果有图1、图2两种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______(填离子符号);②写出一个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图2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①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下同);②滤液中可能含有______。
49.“暖足贴”利用铁氧化生锈时会放热的原理从而达到给人局郎热敷的作用,具有一贴即热,快速热敷的作用,深受大众的喜爱。图甲是某品牌“暖足贴”的图片。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和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如图乙。实验一: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由实验现象可知,铁要与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因此发热剂才会发热。实验二: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暖足贴主要成份为:铁粉、活性炭、水、食盐等物质,铁粉生锈,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猜想一:活性炭能加快铁粉氧化的速率猜想二:食盐能加快铁粉氧化的速率(2)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两个猜想:提供器材:铁粉、水、活性炭、食盐、试管若干、温度计3只、砂表等,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
50.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科学小组想对铁生锈进行探究。
探究一:铁钉锈蚀条件:如图1所示,取3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钉,其中两根放入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中,A试管上方加一层植物油;C试管中的铁钉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盖密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C中铁钉都没有生锈,而B中铁钉生锈。根据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A试管中加植物油的作用。(2)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3)分析A、B、C试管中铁钉的锈蚀情况,由此可以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探究二:铁粉腐蚀的影响因素探究如图2所示,将包有样品潮湿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水沿着细导管慢慢进广口瓶(容积为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液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4)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5)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水会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内,原因是。(6)从数据表上可以得出结论有(写任意两点)。(7)影响金属锈蚀的因素除了上述的以外还有哪些其他因素,请设计实验证明其中一种因素。
51.如图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装置图。(本实验使用的仪器均已干燥,且锥形瓶体积较小,忽略锥形瓶内原有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1)按图1所示装配仪器并装好试剂(装置气密性良好),观察试管①和②中铁钉的生锈情况。(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直至试管①中一半的冷却的沸水排入试管②时(如图2所示),停止实验。观察试管③和④中铁钉的生锈情况。试管①和②中的铁钉不生锈,试管③和④中的铁钉生锈,且试管同③比试管④中的铁钉生锈严重。(1)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如图3要实现“试管①中一半的冷却沸水排入试管②”,带a、b导管的橡皮塞可选择。(3)如图4是实验后试管③中的铁钉,其中生锈最严重的是(选填a、b或c)处。(4)试管③中的铁钉比试管④中的铁钉生锈严重的原因是。(5)要对比铁生锈需要水,应选择图1、图2实验中试管的编号是。(6)该实验中,若用“锌粒”代替“二氧化锰”,用“稀硫酸”代替“双氧水”,结合对比图1、图
2各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情况,(填“能”或“不能”)得出铁生锈需要的条件。
52.Ⅰ探究铜生成铜绿的条件铜绿的化学式是Cu2(OH2)CO3,它受热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据查阅的资料和空气中含有成分的性质,实验小组依据定律进行判断,铜锈蚀与氮气、稀有气体无关。同学们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字母编号)。
小组讨论后发现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Cu和(写出试管中需要的物质)。铜绿是铜与氧气及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做的)中,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小明的发现是否全面?请你说明理由。。Ⅱ探究铜绿与盐酸的反应实验小组取少量锏绿于装置①中,往长颈漏斗中倒人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为检验该气体是否为CO2,应往装置②(图三)中装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端(填“a”或“b”)进入,当出现的现象时,证明该气体为CO2。
53.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验纯的CO后再加热
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
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
54.下列关于工业炼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使用的设备是高炉
B.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石灰石、焦炭和热空气等
D.主要产物为生铁
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A的作用是尾气处理
B.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两个实验中都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57.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验纯后再加热
C.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
D.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
58.神州十一号与天空二号的成功对接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1)合金材料的研发
①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图1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 (填序号“a”“b”或“c”)。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而钢的性能比生铁优越,其主要原因是 。工程建设中常用到的钢材中会添加镍、铬等元素,其目的是 。
②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Mg17Al12是一种特殊的镁合金。该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完全吸氢后得到MgH2和Al,“储氢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合成材料的改良
①碱式碳酸铝镁MgaAlb(OH)c(CO3)dxH2O是一种新型塑料阻燃剂,其受热分解生成熔点较高的MgO和Al2O3,其阻燃原理是 。碱式碳酸铝镁中a、b、c、d的代数关系式 。
(3)CO2的绿色利用
①目前空间站处理CO2的一种方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H2使CO2转化为甲烷并得到生活用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以“铁氧化物”为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将CO2热解为碳和氧气,这一转化过程(如图2)中化合价升高的非金属元素是 。
59.年10月,徐州地铁1号线顺利建成通车,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1)地铁刹车制动盘使用合金锻钢制作,主要利用该合金耐高温、 等特性。
(2)在地铁站的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冶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比较两种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和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磁铁矿作炼铁原料更具优势”,其原因是 。
(4)地铁轨道焊接时,可用铝热反应: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铁,写出反应方程式 。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要先进行的操作是(填“加热A处”或“通入CO”).酒精喷灯给玻璃管加热时要用其(填“外焰”、“内焰”或“焰心”)。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4)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___(填序号)
A.合理开采矿物B.节约金属资源C.开发出金属的代用品.
61.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请回答。
(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金属铁的性。
(2)验证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铁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试剂是。
(3)小倩同学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开始时,应先给氧化铁加热还是通一氧化碳?。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A装置玻璃管内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你认为该装置是否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并说明理由。
62.在实验室里配制75g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g。
(2)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
(3)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63.某化学小组欲配制49g20%的稀硫酸来进行实验,老师给他们提供了98%的浓硫酸。
(1)通过计算,他们需要用到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________g。
(2)如图A所示,所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则标签上的空白处应填写的是________。
(3)图B和图C是两个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64.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对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分析错误的是(
)
A.颜色改变B.温度升高C.碱性减弱D.质量增加
65.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则可判断锌、铜的金属活动性
B.①②④⑤处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⑤处固体明显减少,则M可能为稀硫酸
D.⑥处反应放热,则N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6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溶质,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溶液于烧杯中,先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反应过程及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②反应进行到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③bc段上的任意一点(c点除外)都存在两种沉淀
④反应进行到c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A.1个B.2个C.3个D.4个
67.用化学方法可制取纯净的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应用中和反应原理制取氯化钠固体。
(1)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____色。
(2)如图,往该烧杯中继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为紫色,再往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活性炭,充分混合,过滤后得到无色滤液。
①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用pH试纸测(2)中滤液的酸碱度,其操作方法: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4)若测得滤液pH为8,继续往滤液滴加稍过量的盐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该滤液以除去过量的盐酸,该操作利用的盐酸性质是________。继续蒸发滤液得到固体的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小亮在学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实验,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活动。
(1)在白色点滴板上完成实验A,请将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2)在实验B的烧杯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扣上大烧杯。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C的试管①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使试管②中产生白色沉淀,应滴加________溶液(写一种溶液)。
(4)小亮用实验D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他根据三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所属的类别,推断三氧化硫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