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5·1节前,天府艺术公园·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和蜀园相继开放,至此,总面积超亩的天府艺术公园,其三大地标建筑(当代艺术馆、图书馆及川剧艺术馆)已全部亮相。整座公园以基本完整态呈现在市民面前(文博坊商业街已建成尚未投运)。
▌最新开放的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
这是成都新世纪20几年来落成的最大最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群落,规划发布之日起就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特别是去年年底“超融体-成都双年展”在这里开幕,从X音、小X书到PYQ……几乎所有社交媒体平台上,你都能刷到天府艺术公园种种曼妙身姿,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成为“公园城市”人文艺术向的建设标志与封面。
然而,最新亮相的天府艺术公园·蜀园,尽管顶着“全国唯一川剧主题公园”的TITLE,却与“东片区”(环迎桂湖的当代艺术馆、图书馆和文博坊)形成了极大落差,两大片区之间只隔着一座金牛宾馆,但是从东到西,时光却像倒退了几十年,从充满时代风貌的“公园城市”封面,回到了说不出是什么感觉的“高仿”古建村……
▌蜀园面向金牛宾馆的石牌坊
耐着性子逛完蜀园,UP君内心深处只有一个感慨:成都公共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水准,起伏实在是太大了!
感慨之余,UP君试着从建筑、空间、场景三方面逐一对比,看完之后,你或许会明白落差所在了。
从迎宾大道来到天府艺术公园“东片区”主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如对望山峰般展开的现代建筑(左侧是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右侧是成都市当代艺术馆B馆)。坡形屋顶层层叠叠,既形成了公园与城市的界限,又巧妙地将参观者的视角聚焦于湖对面绽放的“芙蓉花”——当代艺术馆(A馆),布局构思非常精巧。
▌“东片区”主入口
▌从主入口眺望远处那朵“芙蓉花”
据设计方介绍,主入口两座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窗含西岭”,线条清晰、简洁、流畅,远看如一幅连绵群山的简笔画,与飘逸灵动的“芙蓉花”气质截然不同,对望之间意趣盎然。
▌从“芙蓉花”内远眺“群山”
请注意上图那片“绿油油”的屋顶,这可是“全国最大的可进入草坪屋顶”(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艺亲口说的),总面积m,采用固化纤维土和轻质营养土结合的种植方式,在满足绿化效果同时降低投资成本。而且由于是真正的草,所以屋顶颜色会随着季节变换,春夏绿意盈盈,秋冬则转为枯黄。如此一来,整个建筑就像一座真正的山一样,充满生命力。
▌屋顶草坪局部,可以看到供人行走的台阶。「成都向上」早前报道中,有网友就评论说:在这片草坪上拍婚纱肯定漂亮惨了!
不过出于未知原因,从B馆内部通往屋顶草坪的通道目前是关闭的,有点遗憾。
▌成都市当代艺术馆(A馆)
回过头再来看看这朵“出水芙蓉花”,这是一座真正的“网红建筑”,想必在你的PYQ里已经出现多次,但是UP君仍然强烈建议你亲自到现场去感受一下,唯有如此才能体会到它是多么好。
首先,它的体量并不大,而是保持在一个适宜的尺度内。我们在近年来的成都见过太多气势庞大到咄咄逼人的现代建筑,像这样令人亲近的“好”实在难能可贵。
▌成都市当代艺术馆(A馆)局部
其次,设计师天马行空般的创想通过施工方的努力一一得以呈现,无论是金属屋顶、玻璃幕墙还是内装的天然竹板甚至灯光照明设计……诸多细节均表现出高度品质感,完全经得住推敲。这座建筑获得了美国缪斯设计奖(MUSEDesignAwards)铂金奖。
▌成都市当代艺术馆(A馆)局部细节。部分图片为较早前拍摄
第三,大范围采用绿色环保建材与工艺,时尚的“低碳建筑”。比如屋面绿化(B馆)与智能滴灌系统相结合;项目幕墙玻璃主要采用中空Low-E钢化三银玻璃(比传统LOW-E玻璃保温节能性能提升了25%);结合海绵城市技术在公园内实现了雨水的综合循环利用;通过光照模拟分析调整装饰材料及空间布局,使室内自然采光的达标率达到90%以上;夜间照明大规模使用太阳能路灯和LED灯,节约用电达54.7万度……
▌成都市当代艺术馆(A馆)内的“天井+玻璃幕墙”,具备良好的采光、保温、保湿效果
总体来看,天府艺术公园“东片区”在秉承天府传统文化旨趣的同时予以艺术表达,在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中坚持绿色环保理念,是一组真正的既有蜀都韵味又有时代分量的现代人文建筑群。UP君认为,它的出现,标志着成都终于开始对现代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有了属于自己的深刻理解,不仅大幅提升了公众的审美能力,也让那些光怪陆离的所谓现代建筑从此在成都没有了市场,功莫大焉。
以这一理解作为共识,我们再来看看一馆(金牛宾馆)之隔的天府艺术公园·蜀园,正应了那句老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蜀园蜀音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成都正在加速迈向国际化大都市,蜀园却非常“大胆”地全面采用“仿古”建筑,这让UP君实在难以理解。
如果是原本就有的古建筑,“修旧如旧”倒也罢了,但蜀园完全是在一片白纸上做画图,在这种背景下,非要“高仿”才能体现天府文化和蜀都韵味吗?
▌蜀园蜀风楼。这样的“高仿”之作之所以不耐看,正是缺少了真正古建筑历经岁月磨洗后的厚重与沧桑
退一步讲,即便是纯从“仿古”角度看,蜀园也难称合格。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欲显而隐、欲露而藏,曲径通幽移步换景,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蜀园呢?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叠石画廊……看上去该有的元素都有了,但是各种元素散点分布,全都直白地袒露在你面前,四面八方无遮无拦一览无余,既无山穷水尽之疑,更无柳暗花明之趣,只会带给人“一眼望穿”的失落感。
▌蜀园没有围墙,四面八方都可以进入,完全露而不藏,与中国古典审美趣味相去甚远
所以UP君才在前文中把它称之为“高仿”古建村而不是“仿古园林”。
或许有人会说,“仿古”和现代建筑同处一园,看似矛盾对立,其实也是融汇古今啊。UP君并不歧视这样的雄心壮志,但它需要相当高的艺术造诣方才谈得上登堂入室(看看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就知道了),如果只是一味原样照搬,那有极大可能陷入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
白石老人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是对所有打“仿古”主意人的当头一棒。至于空间、场景等方面的落差,咱们接着往下看。
天府艺术公园“东片区”的“三馆”(当代艺术A/B馆、图书馆)都是大型现代建筑,内部空间高大、开敞、通透,各个功能空间可以自由分割,布局相当灵活。其中A馆总空间近4万m、展陈面积近1.3万m(A、B馆相加总面积约7.3万m,展陈面积约2.3万m),有12个封闭式展厅和1个开放式的雕塑展厅,地上地下共三层,地上展厅净高7.2米,最高高度可达22米,皆为无柱大跨空间。
▌当代艺术馆A(上)、B(下)馆内装风格迥异,但同样高大敞亮、动线分明
如此巨量空间才装得下近年来“全球参展艺术家、作品数量最多”的双年展。位海内外艺术家、8个主题版块、多组(件)作品、17个平行展、展线总长数千米……但正是得益于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和大型玻璃落地窗带来的置于屋内而漫步湖面的通透感,逛完整个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