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截至年末,我国有公共图书馆个,藏书总量11.79亿余册,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为.49平方米。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一直将‘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社会知识中介的职能,在服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向记者介绍道。
1.服务阅读,打通“最后一公里”
入夜,位于北京中关村南大街的国家图书馆,安静了下来。
这个国内最为繁忙的公共文化机构之一,拥有阅览座席个,“十三五”前4年年均接待到馆读者近万人次,文献借阅超过万册次。“我已经在这里看了很多年的书了,想找的图书应有尽有。”国家图书馆一名老读者反馈。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图书馆成为市民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史俊摄/光明图片
距离首都不远的城市天津,图书馆建设与维护工作也颇为有力。新建的滨海新区图书馆,建筑面积约3.37万平方米,有阅览座席余个。馆内一个层高达29.6米、由34级白色阶梯环绕而成的巨型阅读中厅,科技感和美感十足,年年都吸引当地数百万市民“打卡”。
为了让阅读服务不仅覆盖到城市,还延伸到区、县、街道甚至乡村,近年来,我国努力推行“图书馆总分馆制”——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乡村为重点,探索县级图书馆对县域内文献资源的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借通还。与此同时,推出“城市书房”等方便读者借阅的新型阅读空间,扩大图书馆资源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我们温州,拥有13家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家城市书房,80家百姓书屋。自从实行总分馆制以来,图书借阅量几乎翻了一倍。年,公共图书馆服务人次为.52万,文献外借量.1万册次,人均文献外借量达到了1.22册。”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馆长张启林告诉记者。
在当地读者心目中,还有8辆巴士颇为有名——它们是温州市图书馆的“流动书巴”,蓝色的车厢外面写着“汽车图书馆”5个大字,载着约1.6万余册书籍,把借阅服务送到社区、乡村、学校甚至大山里。
“它们已经跑了80万公里,服务读者20万人次,外借文献35.4万册。每次看见偏远地区的孩子拿着从巴士上借的书,笑得特别开心的时候,我就打心里感到高兴,觉得读书的种子撒在了他们心里。”张启林说。
温州只是实行总分馆制的城市之一。截至年10月,全国共有个县建立了图书馆总分馆制。亿万册书籍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级图书馆、“城市书房”“百姓书屋”等借阅网点流通。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图书借阅服务走进千家万户。在部分城市,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