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传统图书编辑还有另外一条生存之道
TUhjnbcbe - 2024/6/6 18:09:00
文/发条橙子商务君按:知识付费如日中天,传统出版业腹背受敌,那么,当两者狭路相逢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美国出版业的衰落,并非始于真正爱书的出版人让位于那些利润至上的出版商时。它开始于出版人和编辑们开始减少他们一同喝马提尼的次数。”——奥尔·西尔弗曼《黄金时代——美国书业风云录》若说美国出版业落寞背后,是编辑社会地位的剧烈滑坡,冷冰冰的雇佣关系令出版人与编辑不再亲如一家;那么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国内大多数传统出版社或民营出版机构则感到了另一层寒意:自家编辑开始跟别人“喝酒”去了。中国的图书出版编辑未必迎来职业春天,但至少他们发现了另一条生存之道。“投奔”罗振宇业内流传的一个真实故事是: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受邀到某出版社作演讲,其中三位编辑听众当天就完成了“从传统出版编辑到知识付费”的职业跃迁。这个“投奔罗振宇”的案例,简直为所有图书编辑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面对这局面,前东家只得向虎嗅笑称:“可以理解啊。你在一房间里勤恳做事时,突然来一人说带你游山玩水,很炫,说明这人有本事,这孩子又向往新生活……”分手虽见得洒脱,旁人咂摸得有些许辛酸——在知识内容生产这一狭窄的甬道,一新一旧毫不意外地相遇了,然而人才之争,还仅仅是二者角逐的小插曲而已。开卷数据提供的《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达.2亿,较之年保持了14.55%的增长,动销品种规模也录得8.19%的增长至.36万种。但这些很美丽的数字背后,更多的是危机。年新书品种为20.40万,低于年的21.02万。与此同时,年51.70%的图书销售来自于畅销书,也就是说超过了一半的市场码洋是由1%的畅销书所取得的;另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年销售数量小于10本的图书,占全部图书品种的45.19%,年销售数量小于5本的图书,占全部图书品种的34.5%!试问:一本书得有多差,才能惨绝人寰到年销量不到10本乃至5本?图片来自《好奇心日报》另一边却是欣欣向荣,野蛮生长。若说上一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是生生画了一条线,让人们在电子书还是纸质书中两难,那么自年兴起的知识付费、或者说知识服务商们的动作,则显得更为击中要害。音频应用喜马拉雅FM宣称,在年12月1日到3日的第二届“知识狂欢节”,内容消费总额达1.96亿元,较首届增长近4倍;“知识服务商”得到宣布平台注册用户数达万,其中专栏订阅数字达万;即便是年才推出的“新世相读书会”,上线一小时收入即破百万元……算起来,涉足知识付费/知识服务的几家头部互联网公司,营收规模都抵得上一家中型出版公司。别以为传统出版与知识付费只是“相望不相闻”,至少投资人和市场都用钱投票了。年9月,转向“知识付费”业务的蜻蜓FM,在时隔19个月后获得了10亿元的E轮融资;上市公司则用市值分了轩轾,“山东出版集团上市,目前出版业最高的市值,大概亿;阅文也上市,起先是一千亿港币,但现在回落了也有亿港币。”中信出版社的社长王斌告诉虎嗅,“你看,资本已经给出回答了,它对你的估值,就是对你未来价值的认可。”出书,还是写专栏?让传统出版业焦虑的不惟人才流失、市值落后,还有平台话语权的丢失。传统出版的大众号召力正在迅速流向知识付费/知识服务产业。“罗辑思维的罗胖(罗振宇)做跨年演讲,晓波(吴晓波)也要以那样的姿势做跨年演讲,不是以一位出版作家的身份,说明这个时代对出版业已是如此,你必须面对。”王斌敏感地提到。上游作者和IP资源也伺机而动。薛兆丰,前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院聘教授。在大约十年前,薛教授曾出版过一本叫做《经济学通识》的书,这本书当年不见于各大畅销榜,销量不得而知。但在年,这本书出现在了罗辑思维的独家定制书单中,这份书单总品类不到90种,却在20个月累计实现了1.7亿元销售额,而薛兆丰的《经济学通识》也因此一跃成为超级畅销书。这大概是薛教授第一次切身感受到罗振宇的“魔力”。年,薛兆丰进驻罗辑思维旗下“得到”平台,推出专栏《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售价元,目前,该专栏的订阅用户已逾24万人。估算下来,不到两年,这位教授进账千万。而除了丰厚的金钱回报之外,其本人的影响力剧增,小V变身大V,名利双收。“知识变现”在薛教授身上彰显得血肉丰满,甚是诱人。而他并非这一知识“红利”的独享者。吴晓波、葛剑雄、万维钢、李翔等一大批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投身于其中,在不同的新平台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取“传播知识”带来的回报。但知识付费向来是传统出版行业盘子里的蛋糕,而作者资源也是出版机构手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这块历久弥香的蛋糕正在吸引更多互联网公司的觊觎。这觊觎完全不是杞人忧天,因为相比起来,传统出版行业的工作流程实在太长,而成就感实在太不明显了——不管作者拿着手稿,找到编辑,提交选题策划案,立项,签订出版合同,双双交付,亦或者是事先找到编辑共商选题策划案,再立项,签订出版合同,双双交付,都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漫长的过程,尤其是策划周期,有时能拉长到小半年。传统出版业的基本工作流程,虎嗅制图,实线为生产流程,虚线为回收流程。图书出版上市后,图书出版机构还不能松一口气,因为还不能马上赚钱。“出版之后,你还得上架销售,不少书在还是年底结款。一本书从策划到回款其实得要一年多时间,挺慢的。”一位资深的出版人向虎嗅介绍道。因而当诸如得到、新世相这样顶着“知识付费”名头的新平台诞生,有创作冲动的内容生产者,完全可以绕过出版社进行内容的生产,以获得相对及时的回报。互联网知识服务商的工作流程,虎嗅据《得到品控手册》绘制而以得到为代表的新兴的互联网“知识服务”行业,生产标准明确、流程短、反馈明确、即时回款,只要按流程做标准化生产,作者可在短时间内名利双收。孰优孰劣,一望而知,被传统出版社视为生命线的上游内容生产者,怎会不心动?打开“黑匣子”丰厚回报对上游内容生产者有致命的诱惑力,而高投入之后回报的不确定性,则是传统出版行业的致命伤。如果你去看近年来出版行业数据,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趋势:在近十年间,新书占畅销书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每年新书品种20万类,但真正受到市场欢迎者寥寥。“出版行业其实是一个最大的风投行业。”中信出版社社长王斌称,“每一本书印刷出来,我们并不知道谁买,只是确认它有市场,我们就策划、出版、印出来、投到市场上去。”这个“风投式”逻辑就意味着:其一,“这个行业有一种抑制不住地不断扩大成本的冲动”,所以出版社需要依靠足够多的赚钱品种,来对冲掉那些可能赔钱的品种;其二,每年有20万种新书诞生,其实是用5%甚至1%的有效投入去cover掉剩余的95%甚至99%的成本,95%甚至更多都是无效的,所以出版社必须解决分摊成本的问题。出版社在“内容生产—投放市场—获得反馈”生产流程中表现出某种盲目性——即使在策划阶段做了一定的市场洞察,也依旧宛如面对一个“黑匣子”,不知往里投入了这枚“硬币”后会蹦出什么。回归优质内容是目前打开“黑匣子”的最佳手段——掌握了优质IP和优质生产者,就能相当程度地控制这些风投的回报率。果麦文化董事长路金波认为,传统的出版是不看用户,只看产品。而新的知识付费平台或者知识服务则能进行定向内容的输出与投入,转化率优势更大。相应地,内容创作者“高收益”期待值要高于传统出版。下游读者的运营、互动现如今成了大部分出版社的短板。有过十年出版社从业经验的熊力告诉虎嗅:“一般来说,传统的出版社,核心为编辑部、发行部、财务部三个部门,即使有一些出版社在意识到读者运营的重要性后,可能有设立读者服务,单主要还是止于书店互动、签售会等,并没有与之有一个较强的联系。“即使如湛庐文化早年间建立的针对付费会员的会员体系,推出了包年的新书提前看、作者见面会、线下读书会等相对延展性比较高的活动,但对于出版社而言长尾依旧是远远不够的。”像罗辑思维那样,借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图书编辑还有另外一条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