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千茗黄楚雯
见习记者
臧千茗黄楚雯吴晓辉
图片
罗可怡李雨函
编辑
十多米长的大铁棚,遮蔽了几十年的风雨;一排排旧书架,承载了几十年的厚重。在繁华的南宁农院路小吃街,一家装修略显陈旧的二手书店——“藏益书店”守着街市入口,一守就是20多年。光线柔和,香薰氤氲,人们围坐在书屋,观看书籍讲解视频,时不时动笔记录所思所想。这是5月末在南宁知行书店上演的画面。一年有52周,知行书店开业一年里,已坚持举办31期读书会。
面临消亡困境
电子书籍、有声读物……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深刻改变了用户的阅读方式。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发布的《全国实体书店经营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年上半年,全国9.56%的实体书店没有收入,32.09%的实体书店收入在10万元以下。电商冲击下,就连“薄利多销”的二手实体书店也黯然失色。
据藏益书店店主王晓回忆,年初开学季,几位大学生结伴来书店买公共课教材,付钱时,不约而同地拿出手机搜索网络同款。“网上好像便宜两块,那我们回去再买吧!不好意思!”王晓只好尴尬一笑。许多大学生都会被这几块的差价“诱惑”,最后选择网络购书。
如果说数字阅读让藏益书店陷入困境,那线下的现实压力使它的运营雪上加霜。相对稳定的书目价格和飞速上涨的店铺租金让书店的收入越来越少。王晓表示,店铺租金在疫情前后分别涨过一次。但20多年来,书店的书目价格几乎没有变过,“单个利润很低,收益只能看总数。挣不了太多,只能说是够维持生活。”
15平米的小店铺,顾客需要侧着身子在不同书架间移动。再加上南宁的夏天十分炎热,书店没有空调,王晓不禁感叹:“看店其实是很枯燥的,一天下来都没什么自由,上厕所还需要去隔壁借。所以我和妈妈轮班,要不撑不下来。”说话时,王晓头顶的电风扇嗡嗡作响,送来微弱的风。
读者在藏益书店看书臧千茗摄
转型之路
传统的二手书店运营模式,已无法很好地跟上时代变迁的脚步。在全民阅读时代,书籍的价值被再次放大,众多形式新颖的二手书店的出现,让二手书店行业在转型中获得了新生。
“读书点亮生活”的六字灯牌高高挂在知行书店的门口。店里,工作人员金鱼正在招待前来捐书的顾客。“捐这五本吗?”确认后,她将书籍信息录入到“渔书”电脑信息库中。
取“授人以渔”之意,知行书店通过自创“渔书”的方式实现二手书籍的循环交换。用户可以在“渔书”小程序预约快递免费上门收书,或者直接线下捐书。
“好啦,累计了20个渔贝积分!”金鱼对顾客说着,把五本书放进了收书篮里。书籍捐出后,用户就获得了“渔贝”积分奖励,用以购买感兴趣的二手书籍。随后,书店会将收集好的二手书统一分拣、清洗、录入数据库,最终在线上线下同步上架。
除了在二手书籍的流转方式上创新,在书店的功能上,知行书店还致力于打造一个阅读社区。自开业以来,知行书店举办了多场线下读书交流会,邀请同城书友们参与线下读书沙龙。
“大家好,我是金鱼,我拿到的卡牌是这样子的……”5月末,知行书店的一场读书会上,金鱼打了头阵,开启了名为“相见欢”的自我介绍环节。书友们分别抽取一张卡牌,并根据卡牌上的画展开联想,畅所欲言。气氛轻松下来后,大家就共同观看本期推荐好书的视频讲解,记录心之所想,分享感悟与见解。
金鱼介绍道:“很多书友来参加一次,感觉气氛不错,就留下来办会员了,以后买二手书也方便了许多。”目前,仅江南区,知行书店网上注册会员就达多人,线下注册会员更是不计其数。
知行书店内景黄楚雯摄
书店可以开在地上,也可以开在地下。
南宁琅西地铁站商业街内,一条流光溢彩的百米书廊吸引着行色匆匆的人们驻足。如名字“格书馆”所言,这里的图书被摆放在一个个格子中,经过的行人,可以随手拿起格子间里的书阅读。
格书馆采用的是无人看守、无人售卖的模式,顾客若是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将书籍放到一旁的自助售卖机称重,平均不到十块钱,就可以带走一本书。
谈到为何将二手书店开设在地铁站,书店负责人媛伊表示:“我们创办格书馆,就是希望图书能够像一杯奶茶一样,成为每一个人都能触手可及的东西。”
地铁站里的格书馆黄楚雯摄
不同于静止的二手书店,吴晓辉尝试以“图书漂流”的方式实现二手书的再利用。
图书漂流,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漂出,等候下一位有缘者的到来。无押金,无借阅时间,图书漂流为阅读插上自由的翅膀。
借此方式,吴晓辉在山东淄博建立许多共享图书书架。人们将闲置的书籍合理定价“漂出“,在书籍上贴有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