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
让书香与您常伴
11月12日至18日,为期一周的上海·首届书店自有文创节带来余种文创新品,分别来自上海图书行业具有自主文创产品的9家公司。在朵云书院·戏剧店三楼展厅,这个小型文创集市在7天里卖出了2万元销售额。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副会长汪耀华直言,“对书店文创来说,这个数字不容易。”他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7天时间里,上海本地出版社、实体书店的负责人几乎都悄悄到了现场“打样”。
在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会长李爽看来,书店文创正在经历“自发、自觉、战略”的发展过程。目前,上海图书销售行业文创市场已有一定规模。据《上海图书销售行业文创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调研报告》,34家受访企业去年文创销售额达1.8亿元,今年1月至10月销售额已达1.9亿元。其中,六成以上受访企业建立了自有文创开发设计团队,从销售进入开发、设计跑道,一部分出版机构也开始涉足文创设计与销售。
从文具到文创,提升“阅读者”身份认同
图书机构自有文创,其实并非新鲜事。早在多年前,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老牌出版机构就有自制文具、教具、玩具等产业。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陈云进入商务印书馆当学徒时,就被分配在发行所文仪柜台做练习生。彼时,这些出版发行机构不仅生产文具,还同时兼营批发和零售文具产品。
新中国成立后,图书销售和文具销售开始分开经营。20世纪80年代,随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书店运用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的手段提高书店的市场竞争能力,经营文具逐渐成为书店的标配。此时的经营方式,一种是向文化用品商店进货,一种是出租柜台给社会文化用品公司承包经营。
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十年,文化用品不仅具备功能性,还被附加了更多价值,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