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产品需求。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图书出版行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尽管如此,我国的版权贸易以及版权贸易的核心——图书版权贸易,仍存在很多问题:一直处于逆差的不利状况,地区输出、引进不平衡。
虽然随着国家政府的重视以及中国出版企业的发展,这种逆差趋势正在不断的弱化,但与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一、生产要素
1.人力资源方面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虽在近些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比起发达国家的图书版权贸易,我国图书版权贸易规模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体现在版权贸易人才的不足和质量不等上。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翻译人才的不足,且人均受高等教育程度低。
成功的图书版权贸易必然有成功的翻译的功劳。据不完全统计,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其官方语言有55种,通用语言有57种,其中小语种在语种总数中占比超过90%。因此如何克服语言的差异是当下扩大图书版权输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书的翻译若要准确到位,译者是要对这两种不同的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背景、知识、基因等具有精确的了解及表达能力。只有使用专业、地道且符合该国人民语言习惯的说法,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原著的意思,从而使国外读者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图书的认识与理解,增进两国人民的情感交流。
但目前我国的翻译人才供应不足,图书翻译严重受限。直至年年底,通过翻译资格考试累积才人次,说明我国高水平的翻译人员严重缺乏,造成我国很多优秀文化作品,因翻译问题而很难走向国际。
除翻译问题外,精通版权贸易知识的专业人才也严重不足。一个合格的版权贸易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版权贸易的专业知识,还应精通外语和法律,熟悉各国文化差异及海外市场动态,准确地分析海外读者的阅读喜好。同时还需要具备制定图书引进、输出后的销售计划等能力。显然我国现有的版权贸易人才,在专业能力方面还很欠缺。
另外,高等劳动力素质资源在我国也较缺乏,图书版权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无论是创作内容还是版权贸易工作,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的素质水平与这个国家地区整体受教育程度是正相关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越高,能够提供给图书版权事业的人才就越多。
根据我国统计局网站及世贸组织给出的相关数据来看,年底我国依《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对全国1%的人口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近十四亿,其中受大学(包括大专)及以上的教育程度人口为万,所占全国人口比例仅为12.5%。
而根据世贸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年受大学(包括大专)及以上的教育程度人口所占全国人口比例,日本是50.23%,美国是44.58%,英国是45.27%。
以上数据表明,比起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程度,我国的教育行业的确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就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和翻译人才,这两个影响因素来说,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并没有绝对的竞争力优势。
2.知识资源方面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是逆差现象仍较严重,输出量比起版权贸易大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国作为世界上的文化大国,但显而易见的是在文化的输出方面表现不尽人意。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传统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总体上科技创新水平较低。
图书版权贸易的输出,是以我国图书出口贸易量为基础的,图书的对外输出作为版权贸易的载体,其内容、种类、数量都会造成正面影响。-年我国图书出口情况中,图书种类中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少儿读物,文化、教育和综合性图书,数量均在一百万册以上,这直接证明了我国图书出版内容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
反观自然、科学技术此类数量均在五十万册,比起其他类的图书存在不小差距。因此对图书版权的输出造成了品种有限的影响。更令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