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7/15 21:16:00
记者李康宁“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一生致力于书籍编纂与阅读推广的清代济南大儒周永年,正在重回公众视野。经过一众学者专家的多方考证论述,由周永年倡导创办的“藉书园”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这一观点正逐步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今年山东“两会”期间,山东省政协常委、文史委副主任孟鸿声以提案的方式建议,“修复中国公共图书馆发祥地藉书园,赓续山东文脉,建设书香山东”。随着岁月的浮尘被轻轻拭去,一段并不算久远的文化记忆,正被悄然叩响。“藉书园”所提倡的“与天下万世共读书”之精神,与当下的文化语境产生了新的和鸣。解读周永年,读书人的精神周永年,字书昌,又字书仓、书愚。而其人其事,终其一生竟与“书”密不可分。清雍正八年(年),周永年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居所位于济南东流水街(今五龙潭公园内)。他自幼好读书,“方四五岁时,过书肆,遽出荷囊中物购《庄子》”。少年时,他在佛峪林汲山房读书,后又在泺源书院沈起元门下求学。沈起元撰文记载了这位学生读书的情形——“百无嗜好,独嗜书。历下古书不易得,生故贫,见则脱衣典质,务必得,得则卒业乃已。”周永年画像学贯儒释道三家的周永年,在弱冠之年便已经“名噪齐鲁间”。后来奉诏入京编修《四库全书》,为文化道统的存续梳理竭尽心智,做出了不凡的贡献。与他交往共事的,不乏纪昀、李文藻、桂馥、翁方纲、戴震、章学诚等名士。然而与其他大家不同的是,周永年谦和内敛的个性让他少有诗文传世,只留下了作品《儒藏说》等十余种,以及编纂作品《历城县志》《泰安府志》等,还有一本总结前人读书方法的《先正读书诀》。而他笃实力行的另一个方向,就是私书公读。他认为个人藏书总是有局限,“则以藏之一地,不能藏之天下;藏之一时,不能藏于万世也”。希望倾尽个人所藏,“与天下万世共读书”。为此,他与好友桂馥在济南创办了“藉书园”(也作“借书园”,即可以来借书的园子),并在自己入京后,将藉书园也搬到了北京。筹办此书园,耗费了他大量的心血和财力。如同他少年时典当衣服购书一样,他将所有的积蓄都用在搜罗书刊之上,只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内心充盈但衣食不丰的晚年。而他留下的藉书园,因为周氏后人外出为官的原因,几经兴废,终在百年时光中湮没无闻,只留下史料中的只言片语。他一生并无鸿篇巨制,也缺少名诗佳句。所以除却一些专业研究者,鲜少有人能对他的生平事迹详述一二。然而兰因絮果,皆有始终,近年来关于周永年及藉书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