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说,首先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书名——它在我眼前立刻勾画出一幅激动人心的画面: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夜,几个工农群众秘密聚在一起,偷偷阅读革命思想的书籍。他们衣衫褴褛,脸上皱纹里夹着煤灰,但他们如饥似渴的眼神,却闪现着对革命的憧憬与渴望。
我知道,这幅画面浪漫、拙笨而概念化,只是这样的审美在幼年即深深烙进心灵,及至成年也很难彻底抹去。当看到罗伯特·达恩顿的《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这本书,正是这幅画面,促使我毫不犹豫就买下了——那个书名,仿佛验证着对法国大革命的一个习惯性认识,在那个革命前夜,好像人人都在热切地捧读卢梭、伏尔泰……
其实,我知道并不是那样的。阅读结果也不出所料。作者并未描绘巨变前夕激烈的思想交锋,而是通过一位图书销售代表环绕法国的出差经历,勾勒了图书销售这个常常被忽略的世界。
就阅读而言,本书的行文有些沉闷。作者沿着那位图书销售代表的出差路线,逐一描述他的工作。每到一地,这位销售代表的常规工作就是拜访当地书商、推销自己出版社的图书、签订销售合同、考察书商的实力和信誉。另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催款。他打交道的人群,也不完全是职业书商,而是各色人等。有职业书商,有杂货店小店主,有在集市上摆摊售书的流动商贩,有私下里兼卖图书的装订商,还有各种各样的小贩,他们或者拉着马车走街串巷,或者徒步叫卖。其中一些人有营业执照,有的则无意求得合法身份。很明显,这不是一支专业的图书分销队伍,而是杂牌军。
可是,正是这群“杂凑的、衣冠不整的中间商”,在法国大革命前的图书传播中起了关键作用。在当时的销售条件下,只有通过这群乌合之众,包含启蒙思想的书籍才能到达读者手中。但书籍史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