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记第十八
TUhjnbcbe - 2024/10/26 19:39:00
白癜风专项援助活动 https://m.39.net/disease/a_t5oft8k.html
本报记者刘亮年,因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获得亚军,朱彦军一炮而红。让他迅速走红的不仅仅是古诗词的积累量,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农民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能够长期坚持梦想的那份单纯与毅力。朱彦军,平凉市静宁县人,年出生。从不到20岁开始打工,30年来朱彦军每年都奔波在全国各地不同城市的工地上,过着候鸟般的日子。与其他工友所不同的是,每到一个城市,他首先要找的就是新华书店。只要是下雨天,工地不干活,其他工友们在睡觉休息或打麻将时,他就去书店看书。工地的重体力工作,其疲惫程度不想而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工作结束后朱彦军总要抽空看一会书。“干了一天累活,晚上躺在床上翻开书,读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沉浸在诗词的意境中。诗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这样一天的疲劳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那种心情,就如一句宋词所写:‘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朱彦军笑言。在他看来,读书背诗是一种无上的快乐,是一种最好的享受,是辛苦劳作之后独一无二的放松方式,而不是负担。打工多年来,经常有工友或者亲朋这样劝埋头读书的朱彦军:“每天干那么多活已经够累了,为啥还要自讨苦吃天天读那些没用的?书读得再多,能当饭吃、当钱花?你还不是天天在搬砖头和水泥吗?”对亲友的这些劝说和不可思议,朱彦军向来是一笑了之,继续潜心于他的阅读世界。年春节《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播出,朱彦军一下被吸引了,并且一集不落地坚持看。选手在台上答题,他就在电视机前跟着答。有时会发现自己比台上的选手答得更快、更准确,这让他一下子对自己有了信心,心想啥时候也去参加一下比赛。有了这个想法后,他背诗的热情更加高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经过几年的努力积累,朱彦军的诗词储备量有了很大的进步。年他报名参加了第九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海选,经过初试、复试、面试的层层选拔,终于有幸成为百人团中的一员。凭着多年的积累,在比赛中,他不但冲出了百人团走上了诗词大会的舞台,最后还走进了总决赛,获得全国第二的好成绩。诗词大会决赛播出以后,身为农民工的朱彦军迅速在全国引起了热议,尤其是在平凉市的中小学生中产生了非常热烈的效应,掀起了一股读书热和诗词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喜欢古诗词,坚持学习古诗词,他为静宁县的中小学生讲了“开学第一课”,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勇于追梦。年,他先后走进平凉市、兰州市许多城乡学校,和同学们零距离交流,分享自己三十年来坚持阅读、坚持背诗的经历。他告诉同学们,人不但要有梦想,而且一定要敢于追梦。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朱彦军还受邀参加了甘肃省图书馆、平凉市纪委、平凉市团委、平凉市电力局、静宁县纪委、静宁县法院、静宁县税务局和崇信县机关工委等单位举办的职工书屋阅读分享会、读书沙龙活动10余场次。鼓励大家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读、随地读、移动读,让阅读成为减压释劳的最好方式。同时,他还积极参加静宁县妇联举办的“家教助成长,智慧育新人”公益活动,定期赴农村为学生和家长开展公益讲座,先后到贾河、原安、红寺等乡镇和上千名儿童及家长进行交流。先后参加30多场次读书交流分享活动,现场参与者达10多万人次。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年3月,朱彦军被静宁县聘用为县文化馆的正式工作人员。他也因自己的励志故事先后获得甘肃省农民阅读大赛三等奖、甘肃省第三届“陇韵书香节”阅读推广大使、甘肃省职工书屋阅读推广大使、年甘肃省乡村振兴阅读推广人、静宁县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模范、静宁县首届全民阅读推广人等荣誉称号。事迹被中国教育电视台、CCTV--13新闻频道、CCTV--10科教频道、甘肃广播电视总台、甘肃卫视,新华社、《中国日报》外文版等媒体新闻报道。没有功利思想的束缚,只有缘于骨子里对阅读和中国古典诗词的挚爱,多年超乎寻常的学习与坚持,大器晚成,成就了今天的朱彦军。“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朱彦军已然成为全民阅读的引领者、终身学习的感召者和国学文化的传播者,影响和带动更多身边的人们,在书香中体会的美好,鼓舞和引领更多的人成为新时代中永不懈怠的学习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记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