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你不知道的西安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在西安
TUhjnbcbe - 2025/1/9 23:34:00
在纷繁的历史之河中一些书籍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留存于世成为后世之憾还有一些典籍因个人、国家的努力幸免于难被后世发掘、整理、留存成就了中华文明的经典之作而图书馆,就将这些珍贵的书籍、碑刻与文献收藏起来,让它们有了历史意义与艺术意义。新一期《你不知道的西安》小布就带你了解下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汉天禄阁遗址,作为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经过汉朝几代帝王的努力,发掘和整理了秦、汉散佚的各类图书,以这些图书为参考,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天禄阁位于西安市区西北7.5公里未央区境内,汉未央宫前殿遗址北面约六七百米处,有两处驰名古迹,一所叫天禄阁,另一所叫石渠阁。天禄、石渠两阁,成一条直线,东西相对而立,东为天禄阁(在今未央区天禄阁小学内)。天禄阁是一座高台殿阁建筑,原阁规模宏大,后经两千多年来的风雨剥蚀,现今的天禄阁只留下了台基。遗址位于天禄阁小学内,台上有一间房。台上有后人为纪念刘向而修建的“刘向祠”。并且出土过镌刻着“天禄阁”的瓦当。西为石渠阁(周河湾村东一座土丘)。天禄阁与石渠阁同为汉宫御用藏书典籍和开展学术活动的地方,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西汉初年,长安作为统治阶级的国都开始设计修建时,丞相萧何就在未央宫中主持修建了天禄阁与石渠阁。西汉初,继续推行秦代的“挟书之律”(规定民间不准藏书的禁令)。汉惠帝时,为收集和整理图书,废除“挟书之律”。汉武帝更积极地收集整理书籍,命令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汉成帝时又遗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并分类整理。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秦末散佚的图书又被发掘和整理出来,集中到长安的书籍共有家、卷,藏于天禄阁与石渠阁。后来司马迁就是参考这些书,写成了五十多万字的不朽巨著《史记》。西汉的著名学者扬雄、刘向、刘歆等都曾在天禄阁校对书籍。汉成帝时,曾命学者在未央宫天禄阁中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和校勘工作。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文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校成一本,由刘向画出篇口,修改错误,写出提要。刘向死后,汉哀帝令其子刘歆子承父业,把汉皇家藏书加以校勘、分类、编目后写成定本。目录分为提略(诸书总页)、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七部分,共卷,统称《七略》。《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我国目录学之祖《别录》,也是刘向在天禄阁编撰的。另外,汉赋四大家之一的扬雄,也曾在天禄阁干过校书。下次走进汉长安城遗址记得去天禄阁遗址转转!你不知道的西安还有很多冷知识等着你去发现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者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不知道的西安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在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