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她是自信的奖学金收割机,连续两年专业
TUhjnbcbe - 2025/2/11 17:34:00
治疗白癜风哪好 http://www.xxzywj.com/m/

满屏令人艳羡的履历,她是自信的奖学金“收割机”,也是热情的学术科研“探索者”;一弯沉静甜美的笑眼,她懂得借光而行的意义,也抖落一身温暖把周身照亮。她是21岁的商大女孩陈诗旭。

人如其名,心存诗篇,眼望旭日——她永远执着,打破自我边界触摸梦想的流云,四年逐梦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荣誉墙·

连续两年专业第一,基本项1/;

保研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经济学专业;

校学生会委员、青峰学院交流团团长;

国家、省政府及校一、二等奖学金获得者;

出国留学奖学金与金家麟奖学金获得者;

省新苗人才计划立项并结题;

“建行杯”省第四届“互联网+”大赛铜奖;

省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二等奖;

校“希望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马踏飞燕啦啦操大赛一等奖;

社会实践优秀个人与优秀调研报告荣誉;

校“青峰人才学院优秀学员”;

校“二星级志愿者”“自强之星”;

屡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称号;

数届荣膺经济学院“十佳经济学子”称号;

……

·志愿经历·

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

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启动仪式的

青年志愿者代表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者

“创青春”浙江省第十一届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志愿者

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暨国际展览会志愿者

西湖国际友好徒步大会志愿者

……

仰望中跋涉,终成繁星中一颗

年4月,陈诗旭跻身“届浙江省优秀毕业生”名列。她回想起凯旋门公告栏前双眼被优秀毕业生羡人的履历点亮的自己,感慨正因那时心中凝结成奋进的种子,才得以日夜浇灌而绽放出今天的自己。“假使大学四年毕业的时候,你什么都带不走。那就带走一个比四年前更加优秀的自己。”这句三年前某位前辈照片下印着的座右铭,几年来一直被陈诗旭铭记在心,时刻鞭策着她不断前行。天道酬勤,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当属她在学业上的不懈耕耘。

“图书馆就像我心里一个安静的府邸,平静又充满力量,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陈诗旭说,她与图书馆的故事从大一那年就拉开了帷幕。一周七天,天天不落,甚至午休地点也变成了自习室。无疑,她是图书馆的常客,而图书馆也见证了她这大学四年所有的高光和低谷。自初入商大借阅的《宏微观经济学》坚定了她转到经济学专业的志向开始,从每学期的课内知识温习到证券和基金从业资格证的备考,再到无数修改答辩讲稿和竞赛PPT的日夜,图书馆熟悉的位置始终忠实地陪伴着她,也承载与消化了陈诗旭一路曾历经的迷茫与失落。

虽然连续两年专业第一,但陈诗旭的学习之途也并非一路通坦。如愿转到经济学专业后,陌生的学院环境与对学习进度的担忧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压力和孤独,而她没有退缩,以图书馆为“家”,一个猛子将自己扎入茫茫书海之中,稳步推进自己的学习进度,为自己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不断拓展知识的疆界,找到了那份安定的归属,而这份打捞起的沉静,最终生发出无限的力量,令她实现了由初出茅庐的青涩迷茫到步步为营最终保研西财的蜕变。

陈诗旭把自己的大学四年比作一个种花的过程,不断地用知识与勤勉浇灌培养,花房内笔耕不辍汲取养分,风雨中不断地试错、反思和奋起直追......公告栏中优秀的故事不断更迭与传递,栏边人彼时仰慕的眼神历经打磨,终流转作照片墙上今日坚定的目光。商大的优秀就此传承。

锲之而不舍,弄潮于学术之河

和大部分初步接触科研竞赛项目的大学生一样,陈诗旭也是在自嘲为“瞎折腾”的尝试中试探着迈上了未知的求索路。大一时误打误撞参加的校创项目,大二对于“经济杯”“国创”“省新苗人才计划”的初探,大都由于缺乏经验而成绩平平,甚至在第一轮答辩环节就惨遭落败。但她并不懊丧,正是前期这些看似惨淡无光的受挫经历,让陈诗旭本人与其所在的小组积累了一定的竞赛经验。凭着对竞赛流程与节奏的把控、不断比较学习中淬炼出的独到视角,再辅以队友的默契、学院和老师的支持,陈诗旭的竞赛之路从此云开雾散。

浙江省“挑战杯”是陈诗旭目前为止付诸最多时间与心血的一个项目。从“经济杯”到“希望杯”再到省赛,期间还去参加了校创和国创,刚好整整一年的时间。省赛决赛时,陈诗旭和团队成员都走到了考研和保研的关键时期。在竞赛和学业的双重压力下,极度的疲惫感常如潮袭来。近一个月的时间,陈诗旭与队友辗转于教工路和学校两地,没日没夜地核对、修改文案与PPT。从初稿,再稿,一直到八改稿,凭借着对科研的热爱与使命感,事无巨细地修改与重构,花费了诸多心血,最终收获了评委老师的肯定。问及比赛获奖时的心情,陈诗旭坦言,“脚踏实地走过的每一步路都让这一切变得美好可期。”

诚然,经历过反复推翻商业计划书的无奈,熬过反复推敲经济学模型的深夜,承受过同时开展六个项目的压力,在这些周而复始的过程中,陈诗旭不仅收获了荣誉与能力,更收获了更为坦然的心境,得失在她的眼中已不再是优先级。而今回望这条漫漫竞赛路,陈诗旭感激于那些毫无保留的指导与关爱,那些讨论时思想碰撞出的火花,让她在科研与竞赛道路上并不是完完全全的摸黑走路,也让这段经历绚丽至极。

这些成长与温暖,才是陈诗旭一路视作珍馐的礼物,与在所不惜的原因。

吐蕊芝兰室,眼界放宽才精彩

“以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陈诗旭谦逊道,自己本平凡白纸一张,能有今天的成绩,要感激身边人对自己的启迪与扶持。

作为青峰人才学院第四期成员,陈诗旭将一年的青峰生涯视作她大学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加入青峰后才惊觉,当我拿着省政府奖学金沾沾自喜的时候,已经有人过了腾讯的三面,可以达到提前毕业的水平。”这个卓越的集体,一方面让陈诗旭感受到了来自于同辈的压力,进行了自我的再定位;另一方面,同辈身上的闪光点也深刻影响并鞭策着她的成长。

跟随着青峰学院的老师与伙伴,她去过陕西延安,也到过嘉兴南湖,在游历的同时认真学习理论,游学中她深深为红色精神文化所感染,也更深刻地领会到了担当对于青年一代与国家民族的意义。她还去韩国汉阳大学访学交流,也参访康师傅学习企业文化,或主动申做校科协学生科技宣讲团讲师分享科技竞赛经验……在“青泽以学,峰韧而谦”的院训引领下,陈诗旭尝试了很多以前不会做,也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大学生活也因此变得更有厚度。

此外,经济学院为学生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是推动她前进的一大作用力。在“本科生导师制”契机下,她得以跟随许彬老师学习行为经济学实验方面的相关知识,许老师深入浅出的理论传授与对待学术严谨热情的态度都令她获益良多。同时,有幸受到亦师亦友的王伟新老师的指引,加入学研室,在不断地交流中突破认知,也逐渐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还有很多大学四年期间结识的挚友,他们都很优秀,也很有爱。像闪闪发光的小星星。班助涂凯,毕业后依然

1
查看完整版本: 她是自信的奖学金收割机,连续两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