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首先应当是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幸福的程度并不取决于城市发展的绝对值,而是取决于城市发展的变化是否被百姓所感知。只有老百姓能够感受到幸福、体验到幸福、共享现代化的幸福成果,才是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
天大地大,老百姓的事儿最大
翻开一页页“民生答卷”
一串串鲜活真实的数据
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满是椒江情系民生的浓墨重彩
教育事业
桃李芬芳硕果丰
成功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全省首批创成“浙江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县”,全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成功举办全国校园足球文化节……这一年,椒江的教育可谓是硕果累累。
为了让孩子们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椒江教育的基础设施改善始终在路上。年,全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5所,幼儿园16所,教育重点工程规划投入近31亿元,其中已启动的项目投入23亿元。截至目前,北大附属台州书生学校、台州学院椒江附中一期、人民小学葭沚校区、学院路小学行知校区等一批学校建成投用,华东师大附属台州学校等一批学校已动工建设,列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16所幼儿园工程已建成5所,还有11所从开工到主体完成程度不等。
“我们幼儿园根据省二级幼儿园标准配建,除了7个幼儿活动室外,还有美工室、生活室以及木工房等专用活动室。”文景苑幼儿园园长潘晓亚告诉记者,7个幼儿活动室,每个教室有将近平方米,每个教室内还分内容设置了五六个活动区域。
在这所年新建成投用的幼儿园,记者看到,二十多个小朋友在宽敞的教室里上课,教室内生活区、学习区、活动区角等被合理地划分开来,即便是下雨天,小朋友们也可以尽量玩耍,不愁施展空间。
科技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椒江,随着教育基础设施的提升,智慧教育正在飞速发展:投入40万元改造提升11所学校的微格教室,接入市网络教研平台,15所学校间已可进行“异地同步”课堂;建成省级精品空间16个,省级特色空间20个,年省优秀教学空间建设获奖数居全市第一;截至年底,全区30所学校开通腾讯智慧校园平台,“互联网+课堂、教研、食堂、安全”等工作更是亮点纷呈。
优质的教育,师资力量很关键。一直以来,椒江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引进名师资源,开展教师培训等,切实提升教师水平。年,我区自主培育省特级教师2名,柔性引进省特级教师2名,组建5家第四批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柔性引进1家名师工作室;还全省率先尝试“主题式项目制培训”,“新教师培训方案”为全省新教师培训提供椒江模式;开设的90学分集中脱产培训班,涵盖幼儿、小学、初中三个学段,2所学校还入选省级第二批示范性教师发展学校,省教师质量检测管理中心给椒江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打满分,位列全省第一,从第九个五年计划开始至今连续第二十年被评为“浙江省教师培训先进单位”;推进区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公办学校全覆盖,35所学校名教师实现校际间交流,流动率达全校在编教师的4%,其中骨干教师达20%以上。
公共文化
普惠共享有精品
家门口有图书室、书吧,专业的摄影、书画展览免费看,高水准的文艺演出免费看或低价看……生活在椒江,我们身边的“文化大餐”丰富多彩。
“村里人都挺喜欢这里的,村里把这个图书室也弄得特别讲究的,为了鼓励村民多看书,还每年设置奖项,专门奖励看书多、爱护书籍的村民。”66岁的吴贤顺是前所街道东路村的图书管理员,专门负责图书借还登记,他说每到周末,村里的文化礼堂就会特别热闹,大人、孩子结伴来看书听讲座,天气好的晚上,村里的文艺团队更是节目丰富多彩,跳广场舞、唱村歌应有尽有。
翻开椒江一年的文化建设成果,不难发现,这样的文化礼堂数量正在一年年增加,俨然已经成为村民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年,我区对照标准全力冲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终期验收,完成图书馆改造工程,新建综合文化站4家,文化礼堂26家,新建“和合书吧”2家、图书分馆4家,文化分馆建设还实现街道全覆盖。
“城区范围内虽然有椒江区图书馆和台州市图书馆,但是离我们这有点远,来来回回有点麻烦,现在书吧开到我们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对我们来说方便了很多,中午、晚上都可以过来看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我觉得很好。”10月18日下午,在区科创中心“和合书吧”,正在看书的毕延深告诉记者,自从园区建立了书吧后,已然成为他们这些周边企业员工休闲放松的最佳场所。
“公益课堂”和“惠民剧场”,椒江专为老百姓打造的两大文化惠民品牌。“公益课堂”探索“点单式”精准服务,已开展20余门类余节,受益群众余人,其中受理点单共94期培训节课、30场讲座、30场流动演出、12场流动展览,惠及9家综合文化站、50余个农村文化礼堂。“惠民剧场”,推出曲艺专场、越剧专场、儿童剧、话剧等27场惠民演出,每月都以不同形式在椒江剧院轮番上演,并以免费或低廉的票价让市民享受到高质量高规格的文化大餐,其中音乐舞台剧《冰雪奇缘》、越剧《五女拜寿》等剧场节目更是一票难求。
文化需要普惠,也需要精品。这一年,椒江文化精品创作收获颇丰,舞蹈《明珠闪亮光耀东海》、音乐《明珠耀东海》,诗音画《垦荒,青春的足音》、乱弹现代戏《我的大陈岛》剧本等8个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项,其中《我的大陈岛》剧本入围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台州乱弹还首次登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赴德国、波兰开展文化交流演出。
医疗卫生
深耕杏林开新篇
“不医院咨询要挂哪个科室、哪个专家,也不需要排长队挂号,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不会网上挂号的老年人,这样的挂号方便不止一点点。”7月初,在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民项老伯告诉记者,医生看完他的检查报告后,已经根据病情帮医院的专家号。
项老伯所说的挂号方式正是我区6月29日启用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号源实时共享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基层主诊医师可医院10天内的普通、专家号,就诊当日,市民使用健康台州APP、自助机、人工窗口等方式付费后,即可进入诊室就诊。目前,该平台已经实现全区所有公立基层医疗机构直接预约医院专家,惠及多人次。
“小病在社区,大病可转诊”是相对合理的诊疗模式。为均衡城乡医疗水平,我区以“双下沉两提升”为突破口,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流向基层,将大量优质医疗、人才资源下沉到基层,市级3医院还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1+X”模式紧密型医联体。
如果说打通城区与基层的医疗路径,是为了让尽可能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城区相对优质的医疗服务。那么,开展6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免费“两癌“筛查以及开展0-3岁儿童发育监测与筛查项目等,则是对特定人群的暖心关怀。
“我去年脚烫伤了没打疫苗,今年就早点过来,打完还要回家做‘七月半’呢!”9月1日上午,在葭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岁的裴彩莲成为全市第一个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市民。
从当天开始,我区正式启动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活动。年,实现2个月51人次的接种量,接种人数和接种率双双居全市第一,让老年人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年9月底,洪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后的中医馆焕然一新,在这给多平方米的中医馆,市民可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我儿子说这里治面瘫效果很好,名气很大的,我就专程过来了,这效果果然名不虚传,我相信很快就能完全好了。”患者罗先生说,他来自路桥,医院的医生,专门推荐他到这里看“面瘫”,看了半个多月,已经有了明显的成效。
传统中医,在椒江既有悠久历史,又深受市民肯定。年,我区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为抓手,着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种、中成药不少于80种,配置各种中医诊疗设备4类以上,提供6项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海门的“中医治疗腰腿痛”、葭沚的“中医治疗胃痛”、洪家的“中医治面瘫”和章安的“中医内科”分别列入台州市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共建项目;加强中医人才培养,通过基层中医骨干培训班、“西学中”培训班、台州市中医经方研修班等方式,形成合理的中医人才队伍梯队。
社会保障
安居乐业新生活
就业、社保、养老关系着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福祉,更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准。
吃饭有“大食堂”、休闲有“大礼堂”,三五老人或看书读报或下棋取乐……在椒江,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上演,不论是城区还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美”。
“我们80岁以上老人可以到村里免费吃饭,饭有人烧好了,直接过来就能吃,碗也不用洗,味道还很不错。”在下陈街道南野份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2岁的村民徐道森说,以前他都是自己在家做饭,照料中心建好后,每天中午、晚上他都准时到“村食堂”吃饭,既方便又开心。
年,创建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再次高票入选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年底,我区完成了8个街道17个市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家老年食堂(助餐或配送餐点)建设。同时,还按照“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托养服务、家庭支持服务”四大要求,建成了三甲、章安两个省级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
相较于一般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省级示范点,章安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引入社会化运营,由金色年华这一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日常运营管理,为街道内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助浴、夜托等服务。
“我老娘在这里住了几天现在已经很开心了,每天都笑嘻嘻的,我也可以放心回广州了。”章安街道的杨亦国告诉记者,他的母亲眼睛看不见,原本一直跟随他在广州生活,两年前才回到章安,由家里两个兄弟照顾,但是他始终不放心,章安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业后,他的两个兄弟专程现场考察并把内部环境细节发图片给他说“街道里建起了专业的‘养老院’,让老娘住进去,有人照顾有人陪”。看完图片后,他开了几天的车回来实地考察后,才将老人送了进来。
“她眼睛看不见,一个月连住带护理和吃饭才0块钱,还不够家里请个保姆的费用,政府这项措施好啊,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杨亦国说、
社保乃民生所依。年,我区社保扩面提待工作有序开展。为方便市民,区人社部门还在椒南、椒北地税分局的场地,设立社保经办分中心,将涉及群众多、办事频率高的人社业务纳入分中心,打造群众和企业10分钟办事圈,并积极推进“社银联通”工程,把85项社保业务经办权限下放至各基层银行网点。截至目前,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08万人,参保率达到92.16%;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4万人,参保率达到99.2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人,由每人每月元提高至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农民工招聘会”“巾帼洽谈周”等专场招聘推介会,年1至10月,我区共为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招聘服务,通过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条,提供就业岗位个,接待各类求职人员00多人次。针对高端岗位,还共组织20家(次)企业参加了场招聘会,提供岗位多个,初步达成意向0余人。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完成率.3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完成率.75%;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4%。
民生改善,实事惠民
一桩桩民生实事
背后是百姓生动的笑脸
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数说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5所,幼儿园16所,教育重点工程规划投入近31亿元,已启动的项目投入23亿元15所学校间可进行“异地同步”课堂建成省级精品空间16个,省级特色空间20个30所学校开通腾讯智慧校园平台35所学校名教师实现校际间交流17条定制校际公交线路投入服务运行46所公办小学全面推行安托班服务
新建综合文化站4家,文化礼堂26家开设“公益课堂”20余门类余节,受益群众余人推出曲艺专场、越剧专场、儿童剧、话剧等27场惠民演出文化四下乡”完成送书册、送电影3场、送演出场,送展览10场“枫山”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共举办讲座39场次、评书49场次,展览32场次,沙龙活动5场次,共接待读者85万多人次
市级3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1+X”模式紧密型医联体实现生育登记“跑零次”。截至11月10日,共完成对夫妻在手机上完成生育登记服务卡办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均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种、中成药不少于80种免费接种老年人流感疫苗51人次,检查适龄妇女“两癌”人次,查出宫颈癌10例,乳腺癌23例关怀关爱计生特殊家庭,确认新增奖励扶助人、特别扶助65人选派17名医务人员上岛服务投入8万元对三甲、下陈、章安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沿海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改造
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0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4万人1-10月,共为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招聘服务,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条,提供就业岗位个,接待各类求职人员00多人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完成了8个街道17个市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家老年食堂(助餐或配送餐点)建设建成三甲、章安两个省级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