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博物馆、城市规划、新闻传播、档案管理、法学等社会学科感兴趣,或是想在某一行业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报考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张宝秀院长做客北京日报“决胜高考”直播间,为你详细解读专业课程、办学特色、就业前景。
以下为本次直播的图文实录
学院概况
北京联合大学是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是北京联合大学下属14个学院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核心区,学院在校本科生余人,硕士研究生人。
二、办学思路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是国内较早探索应用文科、应用理科,培养城市型、应用型人才的学院。
扎根北京,“专业+文化”,构建新时代适用性较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应用,“专业+信息技术”,提高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集成融合,“专业+微专业”,形成专业交叉融合的有效路径和组织运行模式。
一流的学科专业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专业发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教学科研两手抓,打好“北京牌,应用牌,综合牌,特色牌,文化牌”,努力筑牢教学科研的学术基础。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现有7个硕士学科点。其中,3个学术型硕士学科点:考古学、中国史、地理学;4个专业硕士点:法律、图书与情报、文物与博物馆、新闻与传播。
学院现有8个本科专业招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档案学、历史学、新闻学、法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网络与新媒体、地理信息科学。
雄厚的师资力量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在职教职员工人,专任教师人;高级职称比例58.62%,博士比例63.45%。教师多数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重点大学和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等科研院所。
丰富的教学资源
校内实践教学资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共计33个实验室)
科研实践平台:校园内研讨会、沙龙、讲座等学术活动丰富多彩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首都博物馆、北京市档案馆;11个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83个院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每年接纳学生能力近人次。
多彩的学习生活
出国交流学习机会多
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士、香港、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开展国际合作。学生可通过参加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学习,取得国内外双重学历或学位,并可以通过“4+1”和“3+2”等多种形式获取硕士学位。
新闻与传播系学生在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暑期专业实习
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通过“挑战杯”、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创新实验项目、导师制下的本科生科研素养提升计划项目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科研方法,为学生考研、读研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
学科竞赛与学生社团
学生在文科计算机设计、英语演讲、人文知识、数学建模、模拟法庭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多项国家级、北京市级奖项。学院有各类学生社团40余个,箜篌乐团赴香港、美国演出获得佳绩,并登台国家大剧院,展现中华艺术魅力,传承中华文化。
美好的毕业去向
至年8月,应用文理学院培养毕业生近人,就业率基本维持在95%左右。
毕业生活跃在首都北京各行各业以及国内外其他地方,很多已成长为政府部门领导、各行业各类单位的业务骨干。
突出的学院特色
思政领航
作为学校的“三全育人”试点学院,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推动落实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以“+文化”为特色,深化“课程思政”,探索“专业思政”,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文化培元
学院拥有厚重的文化传统,坚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
文理交叉
文理交叉的学科专业体系及实验教学平台。
学术支撑
学院科研优势突出,国家级、省部级和服务地方科研项目、成果资源丰富,科研促进教学成效显著。
专业介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
本专业是运用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对国土空间、城乡建设、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旅游资源开发等活动,进行调查评估、规划设计和审批管理的一门经世致用的专业。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毕业生不仅可以到各级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工作,也可在规划、土地、房地产、旅游等领域的公司从事规划、设计、开发、评估和管理工作,还可以在国内外选择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和管理学等学科深造,亦可以在获得教师资格证后从事地理基础教育工作。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研究地理信息采集、分析、存储、显示、管理、传播与应用,及研究地理信息流的产生、传输和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前景光明
就业岗位多样,考研升学率较高
校企合作网络广泛,专业特色明显
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优异
课程内容丰富,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完整
课程内容丰富,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完整
丰富的学科竞赛和中美联合实习
档案专业(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
从事档案工作组织与规划、档案文化建设与传播、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办公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我院档案学专业是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北京市属高校唯一的档案学专业。
毕业生遍布北京地区各行各业,北京地区档案工作的业务骨干、专家,多名司局级干部,9名北京市、区档案局(馆)长。
历史学(文遗保护与利用)专业(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
本专业面向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事业第一线,培养历史学基础扎实,具有人文素养、科学思维以及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具备文化遗产研究、调查、评估、管理、保护、利用等工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对历史资源、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挖掘、调查与评估、综合保护与利用,从事文化遗产管理机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及历史研究与教学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文物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文物商店、文化公司、拍卖行、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流的校内专业实验室
(2)14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3)被批准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新闻学专业(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适应媒介融合转型和文化建设需要,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能够在传媒行业担任编辑、记者、编导、制片、摄像、网编、全媒体运营工作,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支撑。新闻与传播学科年获批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4个研究中心:首都北京城市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奥林匹克文化研究中心、广告研究所。
实践条件。建成全媒体采编中心,下辖7间专业实验室。
实习实践
拥有30余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其中《法制晚报》、中国首都网-千龙网、《光明日报》北京记者站均为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主办校级学科竞赛“红黄蓝影像大赛”已十届。
就业情况
学生就业多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越来越呈现出散点化的状态。在中央广播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人民网、爱奇艺等单位担任编辑、记者、节目编导、摄影摄像师、网络编辑等职务。还有在文化影视传媒公司担任宣传发行、节目制作、后期剪辑、媒体运营等岗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本专业培养面向互联网和新媒体产业,培养具有新媒体产品的策划设计、传播内容的生产制作、媒介整合营销传播、网络和新媒体运营管理、舆情监测和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可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互联网和新媒体运营管理、传播内容编辑制作、网络舆情监测、新媒体产品开发设计、品牌传播与维护等多种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北京等地区的互联网和新媒体行业,可在各互联网和媒体单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其它各类企业从事网络与新媒体运营管理、传播内容制作、资讯编辑、市场调查、网络舆情监测、营销推广等多种工作。典型就业去向有爱奇艺、腾讯、尼尔森、蓝色光标、字节跳动、网易、各区县融媒体中心等其它企事业单位。
法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能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严谨的法律职业思维和运用法学理论、方法分析并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我国主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教师共18人,高级职称10人,博士13人。毕业生大部分成长为司法机关、法律服务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和管理骨干。
雄厚的学术支撑。
构建“学校+律所+法院”的专业实践育人模式。
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培养。
对外交流频繁丰富。
毕业生深造途径多样化。
以上内容就是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直播实录,北京日报客户端特别推出“决胜高考”直播栏目,介绍高考最新、最重要的资讯,并邀请各高校重量级专家进行解读,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