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刷是伴随着数字技术发展成长起来的一门新兴印刷工艺,它自年美国人切斯特?卡尔逊推出第一台静电复印机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数字印刷与凹凸(柔印)平(胶印)孔(丝印)四种传统印刷工艺各有所长,是互为补充的关系。
数字印刷以按需、可变、即时为特色,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近年来在产品质量、承印幅面、速度及介质上均有长足进步,年德鲁巴印刷展上数字印刷首次取代传统印刷设备成为主角可能意味着数字印刷爆发的临近。
数字印刷满足个性需求的特长正好与人民生活改善后更向往张扬个性的社会发展趋势相吻合。事实上,这几年数字印刷在建筑装潢、纺织印染、标签印刷领域扩张的速度都很快,究其原因,或是因为应用于这一领域的数字印刷设备国产化率相对较高,产品的性价比适宜;或是因为这些产品的毛利率相对较高,具备工艺更换的承受能力;或是深刻意识到原有商业模式存在着巨大弊端,变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或是保护环境的高要求,逼迫着旧工艺淘汰。
数字印刷在图书领域的应用这几年动静也很大,但在市场推广与获利能力上未见大起色,关键在于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有着较高的敏感度,而采用数字印刷工艺完成的图书至今还难有令人满意的性价比。
01连续纸数字印刷机这几年成为投资热门纵观数字印刷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大致是:
上世纪后十年,采用数字印刷工艺的图文打印门店开始星罗棋布地出现于城市的街头巷尾,后又因其满足可变印刷要求被广泛应用于票据印刷,这也是最早应用数字印刷工艺的两个领域。
年2月惠普T连续纸数字印刷机落户东莞大郎的港资中编印刷公司,这也是连续纸数字印刷机进入中国图书印刷市场的标志。
近几年,连续纸数字印刷机进入国内出版、图书贸易机构与书刊印刷企业的步伐在加快,已经落地的品牌有柯达、惠普、佳能奥西、网屏、施乐、方正等多个,其中又以虎彩购置的设备量为最多。不完全统计,截至年末装机量应该已经超过20条线,而且依然有部分企业在做洽购前的准备。
当然,短版图书印刷领域的现状是:一边是购机的热情高涨,一边是抱怨至今还很难挣钱,称得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企业热衷于购买连续纸数字印刷机,首先肯定是有着市场需要,唯有需求才会让企业产生购机的冲动,设备是用来挣钱的。
现时多元化的市场节奏变化很快,虽说总局报告显示年全国新版图书单品种平均印数达到本,仅较上年下降本;重印图书单品种平均印数册,还增加了本,但工厂承接的、除教科书外的每批次图书印制订单大多在2、3千本上下,甚至更短。出版社规避库存积压的举措提升了印刷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按需印刷恰恰是数字印刷设备的优势所在。
当然,这段时间热衷于购买数字印刷设备与*府鼓励、甚至是出资支持企业购买属于新技术的*策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来应该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现在出版、发行单位却热衷于自行购买数字印刷设备,自己解决短版图书的印刷问题,此举一方面是有效避免了臆想中的知识产权外泄,另一方面是效益上相对过得去的这些单位并不担心在产能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下再养上几名员工。
数字印刷应用于短版图书印刷在美国可谓炉火纯青,闪电公司、Vistaprint如雷贯耳,在我国虽说起步还不久,甚至不少企业至今还处于亏损状态,但相信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改造我们现有的商业模式,加上有效降低数字印刷的生产成本,上升的空间应该会很大。
02数字印刷在满足短版图书印刷上确实具有优势国内的图书印刷至今依然以胶印为主,近年来也有企业出于环保考虑尝试柔印工艺,但由于柔印的制版成本相对高昂,质量也难与胶印媲美,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柔印在满足短版图书印刷上的劣势则更大。
时至今日,数字印刷除了其产品缺乏大众心理承受范畴内的性价比外,在满足一般图书印刷上已基本不存在问题。
在年德鲁巴印刷展上,小森公司在展位上十分自信地陈列着采用胶印与数字印刷分别完成的同一画册,让参观者做比较。其后,在艺术类图书印刷上处于领先地位的雅昌公司又率先安装了3台B2幅面的IS29数字印刷机,这也是对数字印刷工艺的认可。客观地说,数字印刷走到这一步也花费了不少时日,这中间既有设备供应商对设备持之以恒的改进,也有出版社编辑观念上的转变,他们开始接受新工艺完成的产品。
记得十多年前,在印刷企业采用数字印刷设备取代传统打样工艺时,编辑们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看惯了传统打样,签样后要求企业在规模化生产时按图索骥既属理所当然而且也容易跟像,但数字印刷完成的打样,要求印刷在色彩还原上做到完全一致还确实有点勉为其难。经过一段时间从主客观两方面做的努力,出版社已经接受了数字印刷产品。
基于现时采用数字印刷与传统胶印两者在支出平衡点上还偏低,所以印刷数量上千的产品依然大都选用胶版印刷,如若能把数字印刷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质量进一步提升,两种生产工艺间的平衡点上升到千本,相信运用数字印刷图书的比重就会大幅提升。这中间,年青一代工薪收入的提高与消费观念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03性价比不足影响着数字印刷在图书印刷领域的快速发展性价比不足是影响数字印刷在图书印刷领域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更何况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胶版印刷工艺,有质量、有效率、价格还富有竞争力,加上组织合版印刷又大大提升了胶版印刷的议价空间。
与传统印刷比,数字印刷有着不少自身特色,这导致在某些领域的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降低了生产企业的议价能力。
比如,由于数字印刷设备采用的成像原理不同,零备件与耗材缺乏通用性,在实现了设备销售后,供应商实际上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企业的生产。
因此,数字印刷设备的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实现销售前,完成了设备销售,只要企业不变换设备供应商,供应商就能长期从印刷企业身上抽血。
比如,数字印刷按张计价,控制价格的不完全是生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由负责设备维修与耗材供应的供货商决定。而且,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温水煮青蛙,数字印刷企业大都已接受这种做法。
这样做的好处是企业省却了维修工人,但正因为此,在供应商推出新设备后往往以原设备已缺乏更换零件为由逼着企业不断地更新设备。因此,生产企业抱怨是在为供应商打工。
迄今为止,数字印刷的性价比不高,导致出版单位在选择印刷方式时依然会首选传统胶印。即使已经引进了数字印刷设备的印刷公司,除了为数量有限的短版图书提供印刷服务外,更多时间还是用于制作样书或完成缺数补版。
一方面是设备的利用率不足,另一方面是单位制作成本远高于传统印刷,这就决定了数字印刷在现状下难以得到快速推广。多方共同努力改变这一现状是当务之急。
04完成“两次编辑”的要求迫使印刷企业加强印前制作力量数字印刷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很高,从一定意义上说,操作数字印刷机就是在控制按钮。但是,数字印刷的大量工作在于付诸印刷前的再加工,这对印前制作提出了新要求。
事实上,伴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在编辑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出版社与印刷厂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适应这种的变化同样是印刷企业提升为出版社服务能力的需要。具备充足的印前设计、制作能力,就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的适合数字印刷生产的业务,反之亦然。有出版工作者将此归结为“二次编辑”,通过印刷厂的工作,提升配图的质量,让整本图书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中华民族文化大系》这套图书的出版过程中,该书以构建成中华大家庭的56个民族为背景,描述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让国人更深入地了解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全书采用文字与图案相结合的方式,风格与《上下五千年》一书相同,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这本书原来选择在传媒集团内的一家企业印刷,但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工厂坚持印刷就是真实还原原稿的理念,后来移至雅昌上海公司印刷,雅昌在承接了该项目后安排为数不少的印前制作人员对出版社提供的图片逐幅进行调图修正,最终达到忠于原图但又优于原图的要求,让出版单位感到满意。
这一事件让我们意识到:时代在变化,年轻一代对阅读观赏性提出了新要求,图书更多地强调图文并茂,甚至是同步植入两位码,实现图文与音响相匹配。
如果说从前的作者得完成全部稿件后才交付编辑完成后续工作,那现在书中的不少图片来自于网络,这些图片用于印刷难有理想效果,这就需要印刷厂帮助做第二次加工。
网络时代出版社对印刷企业的这一要求,如果印刷厂不能响应,依然按照真实还原作为工作标准,那就不可能达到出版社的要求。相反,帮助编辑进一步提升配图的质量反倒成了印刷企业的一项新任务。对此,印刷企业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其实,培养一支具有能力的印前制作队伍,帮助客户提升图片质量是数字印刷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做好了能增加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增加业务量,反之,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业务就势必流失。
05由预造货转为按需印刷,商业模式的转变同样以性价比为基础长期来,出版社采用预造货的方式组织图书出版,其好处是单位成本低,质量上乘,存在的问题是:预造货既需占用一定量的资金,而且万一销售不对路,图书就可能出现库存积压甚至是因滞销而无奈报废。按照可以查阅到的总局公布的数据,时至年末,我国新华书店与出版社的图书库存金额已达.94亿元,该数字大于年实现的.3亿元的图书出版营收,不可小觑。
变传统的预造货方式为根据市场订单实现按需印刷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但这得转变已经做得得心应手的现行商业模式,由历史上以出版社为导向,读者唯有用脚投票改为由读者主导,出版社按照读者要求完成图书印刷的逆向模式。这个转变无疑是个痛苦的过程。
按照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参谋长曽鸣的说法:“只有当C2B开始大规模兴起的时候,整个商务的全链路才会彻底地被互联网重构。”
这话说出了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道理,传统时代崇尚的是B2C,“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但互联网时代崇尚的是C2B,“企业按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而且,唯有“大规模兴起”才会“彻底地被互联网重构”。图书领域改变商业模式的关键就在于此。
数字印刷在凤凰传媒印刷公司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与集团领导观念领先并且积极推动联系在一起,没有数年前集团副总经理黎雪先生向出版社编辑们灌输图书成本应该在制作成本外再加上资金占用成本的观点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凤凰数码印刷。
当然,黎总观念上的前瞻性还不止于此,包括积极推动出版社数字化发展、在线编辑、印刷企业大步走向海外,都领先于业内其他单位。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数字印刷在图书印制领域的走强关键在于传媒集团领导观念上的转变。用曽鸣提升到商业逻辑上的说法,就是要真正从历史上的B2C转向互联网时代的C2B,尽管完成这一步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这应该是图书编印发革命的一个方向。
06加紧发展我国的数字印刷设备制造能力,在提升产品的性价比上下功夫导致我国数字印刷产品缺乏性价比,或者说市场竞争能力还不强的根源,除了观念还没有变到位外,另一个客观原因是太高的对外产品依赖度毫无疑问地提升了产品的单位成本,扭转这一现象,增加在数字印刷设备制造上的投入,像高铁具备后发优势一样,增强国内企业在数字印刷设备及耗材上的集成能力十分重要。
直接出印版机(CTP)年亮相于德鲁巴印刷展,之后很长时间在国内推广不开,究其原因,非印刷人不了解而是设备与耗材依赖进口成本太高,让印刷人可望而不可及。直到跨进新世纪,国产CTP设备快速走向市场,大幅拉低了售价,才迎来了市场普及,也才有了北京市*府把淘汰传统晒版列入年目录的可能。
事实上,数字印刷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在建筑装潢领域与纺织印染领域发展,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在于相对于商业印刷此类设备的精度要求较低,设备的国产化步伐就迈得较快。
数字印刷要在图书印制领域乃至于其他领域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十分关键的是从设备到耗材都要陆续走向本土化、国产化。时代是在向前发展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原标题:《探析影响数字印刷在图书印制领域快速发展的主因》)
点击下面链接查看历史文章深度丨按需出版初具雏形,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双十一”在即,十部门联合发文协同推进快递绿色包装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印刷人如何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第十四届毕昇奖得主,靠实力说话!
印刷业的利润去哪儿了?印刷厂好日子什么时候才能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