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问集:礼仪秩序与社会生活中的中国古代建筑》以三百多幅照片和图解,结合生动的历史背景资料以及大量参考文献和著述,呈现出古代建筑研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具体的建筑类型,不仅有空间形态的解析,事件前因后果的梳理,也从深层的意识形态根源去溯源,描述出上至统治阶层,下至普通百姓的精神诉求和物的呈现,并试图寻求它们在当代建筑、风景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古代建筑是古人进行活动的场所,其背后多由意识形态支配,历史上又多经演变。本书是关于古代建筑研究的文集,用三百多幅照片及分析图,以五个章节,在礼仪秩序与社会生活的历史背景中,分别呈现了孔庙、会馆、镇庙、社稷庙、晋祠等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历代变迁、形态规制等。
如:孔庙在都城中的空间位置、唐代地方孔庙的发展情况,孔庙的附属构筑物如泮池、尊经阁、敬一亭与启圣祠等的发展和沿革等;以大运河沿线的部分明清城市中的会馆为实例,探讨其在明清时期城市中的形态和作用,通过对会馆选址和分布的考察,论述会馆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展现了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会馆;通过镇山与镇庙所探讨的山川崇拜中的建筑与景观呈现,折射出古人诸如直觉中包蕴的理性、玄妙中隐含的科学等特征,在今日的镇山风景名胜振兴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沈旸,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化遗产研究及保护工作等,重点探索从跨学科、跨领域的角度开展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新途径。
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部级科研课题。致力于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探索建筑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建筑学报》《建筑史》《中国园林》《建筑师》《艺术评论》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东方儒光:中国古代城市孔庙研究》《圣域传灯录》《空门寂路:南京佛寺寻访》等9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及其他纪录片学术顾问。
孔庙:垂教于世
历来溯源泮池涵义及其形制,必征诸《礼记·王制》,其文曰:“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尊卑学异名。辟,明也。雍,和也。所以明和天下。頖之言班也,所以班*教也。”
毋庸置疑,泮池的普及和形制的规范当在明代,清袭明制,自不待言。(明)王圻、王恩义《三才图会》录有辟雍、泮宫图示,注释亦与《说文解字》无实质性区别。张亚祥指出:“此书对泮池平面的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明代中期以后,地方官学孔庙在棂星门内外建泮池已成规制,泮池的形状为半圆形或近似半圆形,那些早期设矩形泮池的孔庙纷纷修改。例如泉州府文庙泮池原为方形,至明万历四十年()‘改泮池为圆,如古泮宫之制’。”
笔者所见泮池规模较大者例举
张氏并对泮池的表现形式作精彩归纳,概括如下,并增些许:
1.所在位置有三:棂星门与大成门之间,此种最多;万仞宫墙照壁与棂星门之间;位于府县学儒学门外。
2.平面形状有四:标准平面,即半圆形或近似半圆形,大多如此;以棂星门前河流为之,但很少,且多在南方地区;矩形,明以前大多如是,今仅存于苏州府文庙;云南建水文庙泮池亦为仅见,又称“学海”,位于洙泗渊源坊南,是不规则形状的水池,中有小岛与东岸相连,岛上立有清构方形攒尖顶“思乐亭”。
3.规模:由地方孔庙的级别而定,府文庙泮池一般比州县级标准高且面积大;一般半径在10米左右,较大者如元时抚州路学泮池“广八丈八尺(约28.16米),深丈有八尺(约5.76米)。瓦石以为堤防,如其深,周以栏而朱之,……为亭于其上,凡四楹三间。深丈有五尺(约4.80米),广丈有四尺(约4.48米)”。又如今上海嘉定文庙泮池,达东西44.5米,南北12.6米。
4.砌筑材料:主要有石材和砖,因砖耐久性差,明清以后较少采用;沿岸多围以石栏或木栏,具装饰性;因木材易燃易腐,明清以后多用石。
5.泮桥:往往是泮池最精彩部分,有一座和三座之别。
6.用水:绝大多数是活水,有进出水口,旱时不枯,涝时不溢。比照于地方志孔庙图及今日遗存,基本如是,但所谓的孤例却不尽然。如云南、浙江等地区皆有方池遗存;而建水文庙的“学海”亦见之于明时江西临江府学,且有日、月二池。天下之大,不可尽查,亦无可厚非。
明清地方孔庙泮池的位置、形式等皆千变万化,或基于孔庙所在的地理概况,或不同地域的时人认知。如:利用基地周边原有水系,或以之为“泮”,或架桥其上,或凿池与整治原水并重,等等。
明地方庙学理水及泮池表现形式例举
会馆:地缘乡愁
会馆是一种地方性的同乡群体利益整合组织,以敦乡谊、叙桑梓、答神庥、互助互济为宗旨。……明清时期商品流通大大加强,漕运、大运河、商品流通、国内市场便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其良性的联动中,大批沿线城市兴起并繁荣。只有人的流动才能带动商品流通,因此大运河城市的繁盛与大量外籍人口的进入是相辅相成的。人口流动意味着走向陌生的环境,向外发展则标志着分占别人的资源,其间势必导致诸多矛盾,如何保存自己,如何协调矛盾,如何求得长久的彼此相安、相助、相利乃至相长,都要求有一种务实的解决途径。由此,会馆这种民间的自发性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漕运—大运河—商品流通、人口流动—沿线城市—会馆,也构成了一个整体。
清时闻名全国的聊城“八大会馆”大多傍河而立,殿宇嵯峨。河中桅杆如林,岸边货积如山,白日车水马龙,夜间灯火通明。如山陕会馆,临河而立,坐西朝东,拥有山门、戏楼、三殿、碑亭、春秋阁等大小房屋余间,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山陕会馆建筑群
山陕会馆是一座庙宇和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体,坐西面东,主要建筑有山门、戏楼、夹楼、钟鼓楼、看楼、碑亭、大殿、春秋阁等,共计余间。会馆采用中国传统布局形式,山门、戏楼、春秋阁等主体建筑,均位于一条东西向的中轴线上;钟鼓楼、看楼、碑亭等则在主体建筑两侧作对称式排列。这样就使山陕会馆形成了一个规整的长方形院落。整组建筑布局紧凑、连接得体、做工精细、装饰华丽。
山陕会馆,从左至右分别为:山门、戏楼、夹楼、钟鼓楼、看楼、碑亭、大殿、春秋阁。
镇庙:就山立祠
五岳与五镇、四海与四渎,起源于古代的山川崇拜,战国时期开始流行以九州指代理想之国疆域的概念,并以山脉、河流和海洋等地貌特征描述九州的分界,《周礼·职方氏》中进一步建立了九州九镇山的系统,将山脉从各州的界标演化为各州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疆域的体现。汉代将九镇山中的泰山、华山、衡山和恒山提升为岳,并与嵩山合并成为国家祭祀的对象,隋唐时则进一步将余下的镇山一同纳入国家祀典,从而形成山有岳、镇两级,水有渎、海两级的岳镇海渎祭祀系统,并被历代中原地区的统治皇权沿用。
《恒岳志》载大清五岳五镇图
按《大唐开元礼》,唐代的岳镇海渎祭祀活动均以室外的祭坛为中心(海渎为埳内筑坛)。祭坛是一个四面设阶、以墙围护、每面墙在中间设门的空间。坛外又设南门和东门,掌馔者进奉馔食由东门出入,其他人员则均从南门出入,即辅助、准备或仪式的出入口各有所属。
宋代以后的主要祭祀空间则转入室内,出现由坛至殿的转变,但祭坛并未完全消失。就岳庙而言,岱庙、中岳庙和南岳庙的今日规模和基本布局均奠定于宋大中祥符间(—),大殿前的院落中均有被称为露台(路台)的方台或其遗迹,露台也同样出现在类似的国家祠庙建筑如后土庙、济渎庙中。
《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中的中岳庙大殿院落
社稷庙:神地之道
后土庙、稷王庙等作为民间祭祀的庙宇,是承载神灵祭祀活动的物质载体,其最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祭祀活动的进行,因此在选址、布局及建筑组成等方面都是以祭祀神灵的活动为出发点:往往选址于近村落外部,周边有较多的活动空间,便于庙会时大量人群的集中;其布局则力求突出神灵的尊贵地位,建筑组合以轴线布置,主要建筑包括正殿、献殿、戏台,正殿是供奉神灵之所,献殿是存放贡品之处,戏台是娱神献戏之所。
稷山稷王庙平面
大殿是稷王庙的核心,晋南地区现存稷王庙的大殿多为三开间或五开间,屋顶形式多样,有悬山、硬山、歇山及庑殿顶等,以悬山顶居多。稷山县稷王庙的大殿为五开间、带围廊的两层歇山顶建筑,而且在大殿之后还有姜嫄殿,祭祀后稷之母姜嫄氏,这种设置在一般的稷王庙中是没有的。
献殿在民间祭祀庙宇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稷山县稷王庙,献殿与大殿相邻,共同建于一米高台基之上,献殿为两面开敞的三开间悬山式建筑,其前的丹墀足以表明后稷的尊贵地位;闻喜县阳隅乡吴吕村稷王庙,村民讲述原大殿前有献殿;新绛县阳王镇稷益庙,据碑记载明正德间(—)增建献庭五楹。
戏台与稷王庙的祭祀功能相关,多建在大殿对面,考察的几座稷王庙戏台与大殿的距离在20米到40米左右。稷山县稷王庙的山门过去是个戏台,现已被毁;万荣县南张乡太赵村稷王庙,据庙内石碑载,于元至元八年()修建舞亭一座,现存戏台为民国十年()重建。
稷山县稷王庙建筑外观
晋祠:一脉泉随
去过晋祠的人,通常会在位于晋祠三大国宝建筑(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轴线开端上的大门(晋祠博物馆正门)前留影纪念,广场提供了最好的拍摄角度,人、建筑与建筑之名在这里一起留下记忆的证据。《晋祠文化遗产全书》甚至将晋祠大门称为“膜拜的起点”,它符合开启古建之旅时对中国传统建筑群山门的所有期待。一入其内,水镜台古风扑面,苍柏参天,瞬间就沉浸在朴远幽静之中,进而循序渐进,一路感受古人的伟大创造,顺理成章。
但在八十年前,梁、林二位先生初入晋祠时映入眼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一进了晋祠大门,那一种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使我们惊喜愉悦,过于初时的期望。无以名之,只得叫它做花园。其实晋祠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个放大的私家园亭。”
很明显,山门的位置和随之而来的游线,与今日不同。
晋祠大门(晋祠博物馆正门)实际建于年,而在年出版的《中国建筑史》中尚可寻觅到晋祠山门的位置,大概位于现在大门南十几米的地方。换言之,原来的晋祠山门,并不在三大国宝建筑的轴线上。无论研究文献还是官方介绍,也从未试图掩饰过晋祠大门的移位新建,仿佛因为“不在轴线上”而新建是理所当然、不需解释的事情。
然而,从新建山门作为主入口之时起,进入晋祠的路径和感受与过去的晋祠相比,已经天壤之别了。
晋祠正门位置变化示意
存在时间超过一千五百年的晋祠,经历了主神易位、庙宇易主、功能变化等诸多重大事件,时间的痕迹刻印在建筑之上,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看建筑的人。晋祠山门的移位,折射了从“认知的”到“实物的”变化过程,其变化之因果,印证了晋祠空间认知的诸多误读,并可借此展演祠神空间曾经的构成轨迹,凸显建筑群中一处不起眼的建筑也存在的未知匠心。
晋祠图
目录
孔庙:垂教于世
帝都的教化象征:历代都城庙学之演变
泮池:庙学理水的意义及其表现形式
“郡邑皆有孔子庙”?:唐代的地方孔庙
明代庙学建制的“变”与“不变”:兼及国家权威的呈现方式
会馆:地缘乡愁
会馆三看:历史·城市·建筑
明清大运河城市的会馆与城市:七个案例
镇庙:就山立祠
镇山与镇庙:古代山川崇拜中的建筑与景观呈现
通用的祭祀仪式与差异的建筑等级
镇庙早期历史及岳\镇庙的等级分化
官方态度与管理模式:镇庙建筑群规模差异的缘由探析
社稷庙:神地之道
民间社稷崇拜的建筑与空间:以山西境内为例
田野考察(一):后土庙
田野考察(二):社稷庙
晋祠:一脉泉随
晋祠山门移位的时空误读
龙天与圣母:晋水流域民间信仰的在场与城乡关系
文物记忆: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晋祠及其保护
丛问集:礼仪秩序与社会生活中的中国古代建筑
沈旸等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年9月
ISBN5
定价88元
相关链接:
东方儒光:中国古代城市孔庙研究
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晋祠及其保护
圣域传灯录
美术遗产
美术
考古
建筑
遗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