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人类学视角下区域社会的探讨,重新阐释中国历史的进程。
内容简介
本书系《狂欢与日常》及《小历史与大历史》二书的续集,书中的个案从山西的村落、市镇,到明清时期的整体变化,从北方边塞到西南边陲,既寻找区域历史过程的“历史性时刻”,也梳理长时程中的连续性,贯穿了对一个具体空间中社会结构形成的时间过程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过程(时间)只有在特定的空间中才能得到理解的认知。通过书中的个案,作者意在重申他对于区域社会史之方法论意义的论说,以及借由人类学视角下区域社会的探讨,达致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新阐释,从而解释历史人类学的含义。
作者简介
赵世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文学博士。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史、区域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先后出版《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吏与中国传统社会》等著作,《欧洲史学新方向》等译著及论文百余篇。
目录
叙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以明清为基点:时间上的连续性
从明清史看宋元史:倡导一种“连续递进”的思考方法
卫所*户制度与明代中国社会:社会史的视角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多元的时间和空间视域下的19世纪中国社会:几个区域社会史的例子
“中心”·“边缘”·全球史:空间上的连续性
在中国研究: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时代交替视野下的明代“北虏”问题
重观东江: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人与海上贸易
明朝隆万之际的族群关系与帝国边略
连续性与“历史性时刻”:山西之例
晋祠与熙丰新法的蛛丝马迹
从贤人到水神:晋南与太原的区域演变与长程历史——兼论山西金元时期与清中叶这两个“历史性时刻”
圣姑庙:金元明变迁中的“异教”命运与晋东南社会的多样性
村民与镇民:明清山西泽州的聚落与认同
赤桥村与明清晋祠在乡村网络中的角色
族群、地域及其“历史性时刻”
“岭南”的建构及其意义
从草原传统到汉人文化的建构:从明初*户的垛籍谈起
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明清国家的形成
身份变化、认同与帝国边疆拓展:云南腾冲《董氏族谱》(抄本)札记
图像如何证史:一幅石刻画所见清代西南的历史与历史记忆
康熙《滇南盐法图》与山水地图的意义
亦土亦流:一个边陲小邑的晚清困局
民国初年一个京城旗人家庭的礼仪生活:一本佚名日记的读后感
观察与思考
西樵山:近世广东史之景观象征——读《南海县志·序》有感
锦屏—清水江文书在重建中国历史叙述上的意义
旧史料与新解读:对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再反思
河东与河西:三十年来的新史学——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启示录
在历史中发现族群,于草野间审视朝廷:读《帝国之于边缘:现代早期中国的文化、族群性与边界》
附录从田野中发现历史:民间文献、传说故事的知识考古
后记
后记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本书的所有文章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完成和发表的,有相当部分就是关于这些田野点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研修班举办期间,以及在类似的许多次田野旅行期间,朋友们之间毫无拘束的学术交流和思想交锋给了我许多启发和刺激。我自认为本书所收文章比《狂欢与日常》及《小历史与大历史》有所进步,是与这些启发和刺激密不可分的。对此,我始终对科大卫、郑振满、刘志伟、陈春声等老朋友充满感激。
从年开始,科大卫教授主持的香港卓越领域计划(AoE)项目“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启动,为我们这群人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此后我们的许多学术活动和田野考察都是这个项目和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支持的。我不仅可以在逗留香港和广州期间,对华南研究者的研究点进行踏访,以求深刻理解他们的研究及其主张,而且可以涉足南岭、川贵、江南、西北等完全不熟悉的地区,引发新的、更具比较性的思考。我以为,华南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学者们以华南为试验田,发展出一套不同的认识中国历史的看法,还在于他们做事的机制和开放的合作心态。这样的东西,至少在目前看来,在其他地方还是少见的。这也许是由于个人的魅力,但我还是期望它能永久持续。
我曾说过,一旦跑不动了,我的学术创新便告终止。年和年,我分别做了两次手术,爬山也许不太行了。所以,不能指望在10年后还会有这样一本书编出来。
当然,在剩下的时间里,我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年6月30日于北京
“博雅撷英·赵世瑜社会史作品集”丛书
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赵世瑜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11月
ISBN9
定价98.00元
相关链接:
图像如何为区域社会史证
从田野中发现历史:民间文献、传说故事的知识考古
结构过程·礼仪标识·逆推顺述——中国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概念美术遗产
美术
考古
建筑
文物保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