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电子书馆配服务领域,供应商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更加显现;图书电商平台、纸书馆配商逐步涉足电子书馆配应用市场;许多核心出版社通过搭建自己的电子书平台、投身馆配服务市场已渐成气候。如何加快供应商的馆配电子书建设步伐?馆配电子书的未来发展机会在哪里?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会田在本期的“畅想之星·馆长专访”栏目中,分享了他的思考。
张会田(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Q
请问贵馆在“十四五”期间的中文图书建设中,电子书的馆配应用投入会不会有所变化?您对供应商加快馆配电子书服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其实在数字资源体系建设中,中文电子书的建设一直是图书馆希望能够得到重视和加强、希望图书的质量和用户阅读服务水平能够得到不断提升的重要部分。但从近些年中文电子书尤其是学术类电子书的馆配应用情况来看,电子书的馆配市场发展依然存在诸多瓶颈,例如版权保护问题、产业链主体利益平衡问题、定价机制问题、阅读服务应用接口标准化问题等。市场主要矛盾在于电子书馆配需求旺盛,而市场能够满足馆配需求的高质量电子书供给严重不足、便捷通畅的服务应用模式等与图书馆的期待还有很大距离。“十四五”期间,我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将会更加以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新文科”建设以及高水平本科教育为重心,在保持纸本图书馆藏建设适度稳定增长的同时,会更加重视和加强专业学术类、工具类电子书的服务保障,尤其要重点加强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必读书目所涵盖图书的数字阅读服务保障。
在当前的电子书馆配服务领域,供应商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更加显现,传统的网上书店、纸书馆配商逐步涉足电子书馆配应用市场,许多核心出版社通过搭建自己的电子书平台、投身馆配服务市场的情况渐成气候。对于如何加快供应商的馆配电子书建设步伐,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于CNONIX数据中心,构建能够为出版商、馆配商、图书馆提供纸电一体化采选与交易服务、为用户提供电子书一站式阅读服务的“全国电子书馆配应用综合业务平台”。建议通过*府调控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行业技术融合、产业重组等方式,建立能够融合电子书制作发行、DRM数字版权管控、销售价格控制、灵活的馆配用户授权访问方式等多种功能与一体的电子书商用平台,让图书馆不用为单次采购数量是几本书还是至少几万册书,是镜像至本地还是远程租用,是否需要支付平台服务费,是否会使图书馆产生众多的电子书平台而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等等问题而犯难。这个可能是个涉及行业发展远景目标的战略性问题,对于单个馆配企业来说可能不太现实,但可以是行业共同努力的目标方向。
二是打破馆配电子书的包库打包定价模式,建立能够驱动市场活力的定价机制,推行纸电融合、一书一价的商业应用模式。在纸质书依然是用户阅读首选的当下,纸质书的馆配需求在很长时间不会缩减,但从阅读利用角度讲,用户优先选择在线阅读电子书而不愿花时间到图书馆借阅纸质书,这是时代发展趋势,从各大馆馆藏图书年度借阅量的逐年下滑即可窥见一斑。这使得许多馆的纸书采购复本越来越少,甚至大幅度取消订购复本。这就使得纸电同步或纸电一体化采购的业务发展需要更为突出。鉴于此,适度提高电子书尤其是学术类电子书的销售价格(以保证出版社的利益),采用纸电协同馆配策略,推进图书馆纸电一体化编目,完善出版商、渠道商电子书访问授权控制机制,实现按订单即时开通访问权限,按订单完成新增电子书及时编目入库。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出版商担心盗版、担心电子书投放市场带来利益缩水等顾虑。
三是把握电子书的馆配需求重心,打造精品化电子书馆配应用产品。对于高校馆和专业馆而言,专业学术类图书往往是教学科研活动的刚需,馆配采购需求旺盛,但这类电子书尤其是许多核心出版社的图书市场供给严重不足,许多供应商能够拿到营销权的图书少之又少,当然这与出版社严控版权有很大关系。例如畅想之星电子书根据不同馆配需求特点,对电子书产品划分成社精品库、社科学术库、自科学术库、大众库、少儿库就很好,能够合理为用户提供灵活的采购选择。
Q
在后疫情时代,您结合图书馆工作而言,馆配电子书的未来发展机会在哪里呢?
伴随图书馆知识服务理念的不断发展演化,图书馆电子书的服务发展将更加注重以下发展特征:
一是将电子书的知识碎片化服务与开放的获取应用平台、便捷的个人支付或机构集中授权相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是积极顺应手机移动阅读时代,推进能够支持跨平台访问,满足用户个性化定置需求的图书馆通用阅读APP平台应用。
三是积极应用融媒体技术,使电子书服务融入课堂、课程,推进AI教育的普及应用。
Q
当前贵馆在中文图书文献建设过程中,对“纸电同步”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开始着手了吗?下一步有没有具体的规划?
就目前“纸电同步”应用的宏观市场环境、图书馆自身对于电子书的融合服务应用平台建设、出版社纸电同步发行的成熟市场机制这三大要素而言,个人认为“纸电同步”距离现实应用还有很大距离。某些行业代表性企业也正在积极推进这种应用模式,但第一步是必须对纸质图书的采选平台研发设计与应用取得广泛的市场应用,尤其是采访业务普遍面对的书目组织、数据查重、线上采选、订单整理、按需发订、到书率统计等功能,如何融入智慧化管理技术,实现采选业务效能与质量的实质性提升。目前,我馆重点正在推进纸书采选智慧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建设工作。
Q
您认为馆配电子书在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方面的应用最大的价值在哪里呢,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对于高校馆而言,正如前面提到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对于电子书的需求更多地集中于专业学术类图书以及年鉴、行业发展报告(如蓝皮书)、古籍、教学案例等方面。因此,加强这类图书资源建设是高校馆电子图书服务的工作重心。
Q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馆配电子书的作用未来是不是越来越明显,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主体是各级公共图书馆,个人认为馆配电子书的作用并不会越来越明显,因为公共图书馆重点面向大众阅读用户,从用户群体构成类型分析,舒适的内部空间环境+高品质的纸本阅读,依然是到馆用户阅读服务的主要模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电子书配置应更能体现普通读者的大众化、通俗性阅读特征,经典文学作品、热门畅销书、生活服务、实用技术类图书应该是公共馆馆配电子书的重心。
Q
当前馆配电子书的生态在逐步完善,稳步发展中,您对出版社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吗?最终在您对未来馆配电子书的畅想中,一个健康有活力的电子书生态是一个什么样的前景呢?
当前,对于有实力的大型出版社,大多已部署了自己的纸电一体化出版发行、线上营销服务平台,而一些地方社、小型出版社则在数字化出版转型的路上左顾右盼、谨慎观望,数字出版动力不足。电子书市场的最大瓶颈源于内容出版商对于电子图书的发行积极性不高,目前尚不够成熟的市场体系,给他们推进数字化出版的步伐带来不可忽视的羁绊。我们期待能够有类似天猫、京东这样的电子书大型商用平台,作为电子书出版、发行、营销、阅读等综合业务的第三方平台出现,为出版社、渠道商提供数字出版、馆配营销等全产业链的云服务。平台能够凭借其超强的版权管理与专业化的出版与阅读服务技术,横扫数字出版至少80%以上的业务。那时,图书馆只是这个平台的一个大客户,读者几乎可以搜索到任何的电子图书,只要轻点鼠标就可将自己想读的电子书放入“购物车”,图书馆审核通过后,本地化编目、验收支付、终端服务应用即可一键搞定。读者可以在自己的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