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几年前在知乎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你对一个不参加高考准备去上海图书馆自修的19岁男孩有怎样的建议?问题的描述如下:自幼爱读书,高中买了kindle,开始每日大量阅读订阅文章传媒精选。期间受母亲阻挠,矛盾频繁。高三在杭州学画,感受力提升,以新生的眼光打量人事景物,形成量化分析思维。父亲从商,思想比较开放,高一之后,从母亲手里正式接管教育,我乘着自由主义的风无忧走过两年,如今刚从杭州归来,全家人伺候我高考,我偏偏不能接受那些僵化的知识。于是打算放弃高考。然后父叹母泣,用亲情的软绳拴住我。便决定六月以后再行动。带上kindle去上海图书馆自修一年然后写作。个人叛逆一定伤及家人,可自己生怕被亲情绑架走了不爱的路。羽翼不丰,虽然看见父母的局限却也无奈,只希望自己越走越强,日后让他们理解并心安。长期受知乎滋润,今天认真提出问题,希望各位前辈指点。
这个问题下的绝大多数回答,都在对这个高中生冷嘲热讽。但我认为,在知乎这个推崇高学历的社区,很多人只是太过恐惧(暂时)没有文凭的代价(或者说不合群的代价),所以诋毁这个高中生的自由选择(想放弃高考在图书馆自学),拼命神化大学对人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其实这些反驳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很多人说题主是在逃避现实,但什么是现实?是所有同龄人都要参加高考吗?但为什么同龄人都参加我就要参加呢?要知道高考并没有规定必须得18岁才能考,过两年再考也没问题,暂时不上大学不等于永远不上大学,其实,这件事跟文凭没有太大关系,当事人也完全可以在体验过图书馆生活后过一段时间再基于自愿而不是被迫去考大学,这不等于什么他背叛了自己的初心,恰恰说明他一以贯之都是自由的,重要的不是上不上大学,而是我是否充分信任自己的选择。很多好学生对“掉队”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好像一旦比同龄人的节奏晚了一两年人生就会毁灭,所以必须停止怀疑一步不落跟着队伍,但这种对掉队的恐惧思维一旦形成路径依赖,将会真正限制一个人。因为社会是复杂的,人生的发展也不是校园内的线性逻辑,无心插柳柳成荫才是常态,对掉队的恐惧尽管可以积累10%的显性资本,却潜在地损失了90%的隐性资本,这方面的例子太多。此外,很多人完全没有意识到中国高中管理模式的扭曲性,也许题主在高中积累了太多痛苦和怨气,需要停下来独自想一想,休息一下,为什么很多人不能容忍一个人不按照大多数人的节奏生活,仅仅因为自己忍了过来,就把这种所谓大多数人的节奏当成是坚不可摧的现实,然后觉得别人也必须要忍(不忍的条件是你得是个完美的人,但完美的人也不会提这个问题,所以最后还是要忍),我看这才是中二病。
其次,很多人说一百万个退学学生里才出一个比尔盖茨,99.9%都变成了底层的失败者,这句话的漏洞有两个,一是双标,二是没搞明白相关不等于因果。为什么一个人退学,我们就拿他和比尔盖茨比,好像如果他的成就没有比尔盖茨大,他的退学选择就是错误的?这种双标常见于多数人对少数派的嫉恨,只要你敢做和我们大多数人不一样的选择,我就拿一个极高的、连我自己也达不到的标准要求你,但为什么他要成为比尔盖茨,而不是用自己的幸福感来衡量人生?如果题主在相信自己的选择后虽然没有成为比尔盖茨,但感到自己的生命更加可控而不是陷入习得性无助,这算不算一种成功?许多人并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在长期规训下早就习得了对一切超出认知边界的行为进行不假思索的嘲讽,却对自己的双标毫无反思。二是相关不等于因果,就算99.9%成为失败者不等于作为个体的人不能选择,这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原因不解释了。
第三,很多人拼命神化大学教育的系统性,鄙视通过互联网学习(所谓的“快餐文化”、“碎片化阅读”),这其实是一种巧妙的心理防御。即便是在大学,在科研高于教学的大框架下,有多少大学老师的讲课能做到联系实际、穿插渗透,让学生形成体系化思维?有多少大学老师精心打磨自己的课件、钻研讲法、不断将行业动态和前沿知识更新到讲课中?即使是大学的选修课,又有多少是真正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设立而不是为开而开?这其实是计划经济对上不对下负责的典型弊病,而(信息)市场化较为充分的互联网反倒克服了上述问题。互联网上的信息虽然鱼龙混杂,下限极低,但上限也极高,由于不存在自上而下的某个评价体系凌驾其他人之上(去中心化),导致每个互联网作者都在讨好自己的目标读者群体,因此可自由选择的空间也更大,只要你善于搜索和科学上网,可以读到任何先前连贵族也难以学到的知识,听到世界任何名校的课程,而这一切的成本近乎为零,当然这对一个人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也是一种巨大的考验,但它最大的好处是让每个人为自己负责,多劳多得,在知识的市场内公平竞争。很多人无法想象,跟着自己的兴趣去学其实就是最优策略,逼迫、打卡和打鸡血只能让一个人的拖延症越来越强,而互联网则让这种跟着兴趣、带着问题进行主题阅读的学习模式成为可能。一个追求知识而不是排名奖项的人,他看到的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而一个人如果认为互联网等于快餐和垃圾,那只能说明他的眼睛只能看到垃圾。
其实,考入大学最大的意义在于作为敲门砖的文凭和人际关系,但这都是学习之外的事情。如果说上大学对于学习本身有什么益处的话,那就是大学可以通过排名、考试、奖项和毕业证等奖惩机制强制性地让人去上某些课,学某些知识,参加某些考试,大学还可以把同龄人组织到一个班级,一个寝室,通过互相监督、互相参考的方式让大家都不掉队不迷茫有事做,但这在我看来恰恰是弊端,当一个组织把你保护到最好甚至无微不至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会扼制了你的潜力。它通过给予你一些虚妄的集体优越感(我是top2/7/10大学的人),让你觉得离开了它自己就什么都学不会。一个社会主流舆论对于自由选择、挣脱庇护的叛逆行为(尽管是不够成熟的)充满嘲讽,认为美好的东西归根到底来源于依附性、服从性而非独立性,这无非意味着这个社会的中上流阶层精神还未走出幼年,只是“优秀的随波逐流者”罢了,他们的成功主要是靠无反思地依附于既定格局,而非自主选择、自主规划取得的。
感谢各位朋友对死理性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