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金融书架赠书货币无疆区块链与无风险
TUhjnbcbe - 2020/12/30 15:32:00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货币无疆——区块链与无风险资产

68.00

年7月第一版

(美)托马斯·安德森(ThomasJ.Anderson)著,张林译

致谢

感谢我在金融界(fin)和科技界(tech)工作时的同事们,是你们给了我写作此书的灵感。我从你们那里学到了太多的东西。罗宾·劳伦斯,您使我的最初想法和写作尝试变成了条理清晰的书稿,对您的研究和编辑技巧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我要感谢威利出版公司出色的团队,包括编辑米歇尔·亨顿、项目编辑理查德·桑森、出版编辑宝娜·贾库林、版权编辑迈克·伊斯拉莱维茨。没有你们的帮助,此书就不可能完成。谢谢你们对细节问题洞若观火,残留的所有问题都是我个人的失误。我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的耐心,这使我可以开始一项新的课题。你们关于货币可以跨越时空的新颖观点和理念,对我酝酿这个课题的帮助超乎你们的想象。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都一如既往地爱你们,并以成为你们的父亲而骄傲。艾莉森,你给我带来的幸福让我备感幸运。我从未想过会像爱你那样去爱一个人。

前言

一切货币皆关乎信任。——亚当斯密本书旨在探讨如何创造一种全新的全球货币。新的货币有异于美元、日元或欧元这类传统货币,力图成为一种无风险的储值手段;如果说比特币的价值在于它的限量发行,那么新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则在于它的零风险。因此,这种新货币的数量不是由人随意限定的,而是取决于市场供需。新货币的基本理念其实并不新奇。创造一种由私人控制、以市场为导向、旨在追求零风险的货币,一直是无数著名思想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孜孜以求的圣杯,同时也是许多货币投资理论的出发点。其新颖之处在于,随着新技术不断融入,资本市场日新月异,从而使社会能够用一些新的方式赋予既有的旧观念新的内涵。《货币无疆》就是要把一些最伟大的经济学理论带回现实。本书将在既有的理念与新兴的技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货币的悖论

如果你对经济学有所了解,那一定知道货币所具备的三大不同社会功能:

1.价值手段(衡量商品价值高低)。

2.交易媒介(促成商品交易)。

3.储值手段(将财富安全储存)。

对于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货币而言,上述概念实在是过于抽象。美元、欧元或者日元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何人们(包括我身边的朋友和财经评论员)对于*金是否有价值这个问题各执己见?比特币是一个注定要破灭的泡沫还是代表着货币的未来?其他加密货币的情况如何?

这简直就是一个超级悖论。为了获得这样一种概念抽象的东西,人们不仅辛勤劳作、努力奋斗,甚至不惜去乞讨、盗窃和欺骗。我思考得越深,就越发意识到自己竟然把个人的研究生涯奉献给了一个在根基上就破绽百出的东西。我终于醒悟,自己并不了解什么是货币,我无法确切地界定这个概念。我难以解释,是什么原因导致你钱包里面的那些纸片或者你网上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变成了一种独特的东西。

古往今来,人们对“货币”的定义一直充满困惑。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凯撒大帝、哥伦布、华盛顿、林肯以及罗斯福等,他们都不曾被“什么是货币”这个问题所困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货币与*金挂钩,其价值单位、交易媒介和储值手段三大功能彼此密切相关。即便是在并不久远的20世纪20年代,美元实际上还是一种可以兑换成*金和白银的不记名票据。然而,一旦那根缆绳被割断,我们就会失去锚定物,在茫茫大海上漫无目的、无休无止地漂泊,货币这个原本就抽象的概念将变得越发难以捉摸。有鉴于此,我决定亲自去探索一种新世界“货币”的奥秘。

我的探索被中途打乱

全世界有数百个国家,也相应存在数百种货币。可能跟你们一样,我也曾经周游列国。我丝毫不怀疑自己的旅行能力,也从未担心自己携带的美元不能便捷地转换成其他价值单位。不同国家的人使用不同的货币,并用于购买不同价格的商品。这些价格可以很便捷地从一种货币换算成另一种货币。许多(虽然还谈不上绝大多数)*府都有很好的理由选择在其疆土内创造一种通用的计价单位。计价单位的概念简单易懂,不会令我煞费苦心。同样,我也曾经到许多国家做过短期旅行,其间主要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如今,现金的必要性已大不如从前,我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世界任何地方的ATM上提取现金。所以,我很清楚自己的主要交易媒介是信用卡和借记卡,可以使用它们在世界各地提现、购物和获取各种服务。虽然这背后的各种支持技术非常复杂,但其概念本身十分简单。我不再因为焦虑自己的信用卡在巴黎、东京或者图鲁姆能否正常使用而夜不能寐。经过抽丝剥茧,我终于意识到,那个令我彻夜难眠的悖论其实与货币的储值功能有关。究竟是什么导致某种货币对某一群人具有价值?为什么我钱包里的美元钞票比5美元的钞票更有价值?一旦这些纸片转化成数字世界中的“比特”(bit)和“字节”(byte),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此外,你银行账户中储存的究竟是什么,到底由谁来决定它的价值或购买力?同样重要的是,我想弄明白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货币在社会中的作用会突然崩溃。自古以来,纸币的价值朝不保夕,有时甚至一推车现金还不足以支付一趟杂货店购物。世界上曾经出现过无数回恶性通胀(有的就发生在本世纪),货币瞬间变成一堆废纸,人们的储蓄被洗劫一空。一种对于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的东西,岂能变得如此脆弱!尽管我对自己需要探明的目标已经了然于胸,但我首先还是要提出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假设一种无风险的储值手段——一种新型“货币”—被创造出来,这有什么意义吗?谁会关心它呢?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重要且及时的话题。经过深思熟虑,我越来越相信:如果货币依然是一种可靠的储值手段,那么对社会而言,新型“货币”在短期内并不重要。有两个原因导致社会不太关心货币的价值:1.货币的价值被视为一种固化的社会架构,民众对它几乎无可奈何。2.民众没有动力去关心货币的价值,因为大多数人手里并没有太多的“货币”。对于第一点,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自己对那些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无能为力,因此宁愿做“旁观者”。我个人认为,那些庞大而僵化的社会架构本身也存在一种悖论—它既是最坚固的同时也是最容易改变的东西。某些社会架构,比如语言,可以长期与时俱进:而另外一些社会架构,比如帝国王朝,却在不断兴衰更迭。我坚信,一场革命正在脚下,*府垄断货币这一僵化架构正面临动摇:而且改变一旦发生,必将势如破竹。这背后的部分原因在于,那些对社会有巨大价值的新兴技术正迅速得到应用。第二点更加微妙。民众对货币的储值功能漠不关心,其根本原因是一个立场问题,取决于他们是花钱的人还是存钱的人。尽管有些个人或社会阶层的储蓄率很高,但绝大数人依靠每个月的收入(薪水、退休金、社会保障等)生活,他们的消费也是量入为出。从全球而言,大多数人都是依靠薪水过活的“月光族”。如果他们将每月所挣的钱花得精光,那可能就没必要去关心货币的储值功能。凯业必达(CareerBuilder,北美最大的招聘网站运营商)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美国这个相对富裕的国家,仍有多达78%的人仅靠月薪过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每月的存款不足美元。大多数美国人不仅依靠薪水过活,而且还负债累累。从凯业必达的上述调查结果看,美国71%的就业者身负债务。当人们偿还完信用卡、助学贷款、汽车贷款、房贷以及其他各种贷款后,手里的余钱便所剩无几,货币的储值功能自然无关痛痒。通常,持有货币反而会损失价值,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借贷者赚到的收益低于他们借钱所付出的成本。实际上,借贷者总在期待债务豁免而不是寻求安全的储值方法。主要依赖储蓄而生活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我满以为,这一群体的人必定会关心货币的储值功能。然而,我找不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群人会真的关心如何创造一种具有无风险储值功能的货币以及如何维持美元的价值居高不下。统计数据表明,这群人倾向于持有少量货币,只占其总净值的很小一部分。他们喜欢将手里的货币转换成其他资产,比如股票、债券和不动产等。那些真正大量持有货币的人,通常是为了实施某种大的投资战略,比如期待在将来能够以较低价格吃进其他资产,即所谓的“现金为王”。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使自己的货币收益最大化,另一种则是使自己的货币安全最大化。如果有两个同样安全的存款账户,在各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多数人会选择付息最高的那个。同样,如果有两种货币市场基金,多数人也会选择利率较高的品种。由此进一步假设,我们可以创造一种没有利息的无风险资产。假如你认为银行倒闭的风险极小,理性的选择必然是持有高回报的银行储蓄,而不是“零收益”的其他资产。一般来说,上面两类人都相信,只要他们的货币是安全的(他们对安全的定义是“不会丢失”,比如被盗、银行倒闭等)并且在需要消费时可以随时取出来,那么就没有必要去创造什么无风险资产或安全的储值手段。这也许是一种理性的想法。毕竟,为什么要去为一种你既不拥有也不需要而且会丧失价值的东西自寻烦恼呢?我一度认为,也许我们这个社会根本不需要(或者不想要)稳定的储值手段。即使没有稳定的储值手段,我们也一直过得称心如意,比那些悲观主义者在金本位崩溃时所预言的情况好得多。不知什么原因,尽管通货膨胀一再削弱美元的购买力,人们还是始终相信美元或者美国国债就是“无风险”资产。那好吧,既然人们不在乎,那稳定的储值手段也许真的无关紧要。如果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计划可以推出4万亿美元的刺激方案,将来为什么就不能继续推出8万亿美元的新方案呢?如果美国*府的负债可以达到20万亿美元,今后为什么就不能上升到万亿美元呢?它怎么会就此善罢甘休?*府为何不给我们每人账户上汇入5万美元甚至10万美元?限度在哪里?货币究竟是什么东西?我理解人们为什么会认为货币的储值功能无关紧要,但我不希望人云亦云。如果你觉得自己工作越来越努力,但却总是不能出人头地,那是因为你机缘不佳。你的购买力被逐渐盗走,这个问题比保存购买力更加严重。这也许是我们这个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经济体系的巨大动荡和崩溃都会造成可怕的后果——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我认为,当前的经济体系极其脆弱,但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传统理论并使之与新技术相结合,努力夯实今天的基础,防范未来的灾难和崩溃。方兴未艾的加密货币加密货币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它的势头远胜于比特币。成千上万的人在世界各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加密数字货币社区。数十亿美元被投入到各种实体、创意和概念中,其总估值高达数千亿美元。如果说货币的储值功能无关紧要,那为什么这些人会对加密货币趋之若鹜?加密货币包括几类不同的阵营,其动机也大相径庭。1.为非作歹者。罪犯们可以通过难以追溯的方式转移涉及*品和武器等交易的资金,同时保留其基础价值。2.一夜暴富者。这些人企图趁着新潮捞快钱。虽然这听起来有点轻蔑,但事实就是如此。投机正是资本主义的基石,它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社会进步。3.去中心化支持者。这些人相信,新技术通过强化直连,可以减少甚至完全抛开中介,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成本。4.怀疑论者。无论是阴谋论者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中都有一些人相信,如果缺乏一种可靠的货币以及可以发挥货币储值功能的强大基础,我们只会创造出一座足以令社会分崩离析的纸牌屋。这个阵营中不乏加密货币、*金和稳健货币(soundmoney)的拥护者。他们相信,全球注定要经历一场像当年在魏玛共和国或者近期在津巴布韦所发生的那种恶性通货膨胀。我的一个朋友甚至直言:“货币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一堆臭大粪!”《货币无疆》这本书不会给为非作歹者提供任何东西,对投机者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最多不过是提供一种不同的角度帮助他们提高投机活动的效率。后两个阵营的人——或者像我这样在二者之间寻求真相的人——将会发现,此书对去中心化无风险资产的探究过程妙趣横生。技术、理论和资本市场开发一种无风险的储值手段困难重重,因为多数人认为这既无必要也没有需求;而对于那些集知识缺陷与先天性偏见于一身的人来说,本书讨论的某些概念无异于对牛弹琴。我不仅遇到过一些不懂科技的金融理论家,也碰到过很多对货币理论一窍不通的科学家。许多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情有独钟的人并未意识到,人们对货币的魅力实际上早已经研究透了,这个古老的话题可不是红迪网(Reddit,一家全球性的社交新闻网)上热炒的八卦新闻。我们的探讨基于三大支柱:1.技术。2.理论。3.银行业与资本市场的内在运行机制。本书将为读者介绍一些教父级的人物关于货币的言论,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Hayek)、欧文·费雪(IrvingFisher)和詹姆斯·托宾(JamesTobin),他们所撰写的《货币的非国家化》《最优货币量》《利率、货币、信用和货币理论》等著作充满激进的思想,被许多人视为离经叛道的奇谈怪论。我还要介绍一些重要的概念,其中包括区块链、资产证券化、担保债务凭证(CDO),并试图将它们桥接在同一个框架之中。本书末尾的词汇表和资料来源是为了便于读者快速参阅和深入学习。我希望读者去追本溯源,从而更好地掌握和消化本书呈现的各种要素。底线:货币即信用,信用即货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货币就是*金,*金就是货币。然而,随着世界从商品货币时代进入法定货币时代,我们便迎来了一个“十足信用”(fullfaithandcredit)的货币体系。阿尔弗雷德·米歇尔·因内斯(AlfredMitchellInnes)在《货币信用理论》(CreditTheoryofMoney)一书中认为:货币即信用,信用即货币——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货币无疆》旨在应用这一理论去创造一种新型“货币”,使之成为一种可以验证的、尽人皆知的、透明的储值手段。未来,货币将被去中心化,由社区来管理的货币市场账户具有非营利的机制(就像现在的信用合作社),利用科技手段和资产证券化,通过精细的归类、细分和编组,将借贷人群集中起来,然后引导他们撇开中介,直接与放款人群接触。根据这个信用理论,作为直接交易的副产品,借贷者可以创造一种具有储值功能的货币。这种归类、细分和编组的出发点就是“零”—其本质就是借贷者的成本为零,放贷者的收益也为零。双方之所以能达成交易,是因为他们可以各取所需:一方拥有了纯粹的储值手段,而另一方则以零成本获得了资本(货币)。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富有革命性,但它实际上源自一个早已存在的理念。在无风险的情况下从事借入和贷出,是哈利·马科维茨(HarryMarkovitz,美国当代金融经济学家,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odernPortfolioTheory)的基石,是弗里德曼法则(FriedmanRule)零名义收益率(zeronominalreturn)的支柱,也是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DenationalizationofMoney)中无息票证达克特(non-interest-bearingducat)遵循的惯例。这个概念演进过程中唯一值得欣喜的是,今天我们为之注入了一门新的技术——区块链,它为实现无风险、零成本交易的美好愿景提供了巨大动力。区块链—特别是当它与其他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时候——不仅可以提高社区的管理能力,而且能够给交易带来前所未有的透明度,从而有效地化解去中心化过程中的“信任鸿沟”。区块链将排除万难,使交易臻于完美。在公平环境下实现借贷民主化通过去中心化的、直接的、透明的连接方式,我们不仅可以为某个群体创造出更好的储值手段,同时也可以使另一群人享受到极低的利率。这个概念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意义深远,它有助于我们尽快实现这样一个愿景:借贷活动完全民主化,*府、企业、民众在同一赛场为了“十足信用”展开平等竞争。实际上,一旦这场竞赛做到公平公正,那些拥有良好财务状况的人群,就能够以比*府(如美国*府这样的“差等生”)更低的利率获得资金。当唐·吉诃德遇到哥白尼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哥白尼曾经揭示出一个彻底颠覆世人认知的真相: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这个故事讲述了如何用新眼光去看待旧问题,告诉我们应该用逆向思维去分析现存的观念,从而探索真实的世界。当今世界正面临债务和人口老龄化方面的严峻挑战(详见本书附录B“纸牌屋”)。这显然不是我个人的危言耸听。在资料来源中“迫在眉睫的危机”部分,我将提供大量参考书目,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廓清了金融体系面临的巨大潜在风险及其危害,其主题包括危机、崩溃、毁灭、战争、泡沫、破产、恐慌乃至奴役。尽管有些人并不认为当今全球金融体系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纸牌屋,但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会意识到我们脚下的大地已经开始剧烈震动。我们与稳定储值手段的纽带早已被割断,半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玩火,旧的体系摇摇欲坠。历史表明,居高不下的债务水平通常依靠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或者基础货币贬值来合力解决。目前我们看不到有足够的经济增长来应对潜在的挑战。这场挑战极其严峻,不仅美国是这样,世界其他地方如欧洲和日本都面临同样的债务和人口老龄化挑战。数学在这里已经毫无用处。前途充满艰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变化总是突如其来,危机迫在眉睫。对此,全社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齐心协力共同探索一种稳定的储值手段——当今世界显然还没有这样的东西。目录导论1货币是什么2作为储值手段的货币5金本位的终结6为货币非国家化播下种子9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章货币的演变——一个另类的视角13“自由*金的圣礼”17国家债务是国民福祉吗?19追寻*砖路21砸碎金镣铐24“让贬值见*去吧”27第二章 货币学原理31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33货币与信用理论35十足信用:货币是*府的负债37第三章 银行学概论40货币的乘数效应42货币即信用,信用即货币43“不逐利,不赈济,只服务”44第四章 货币非国家化46费雪:废除部分准备金制度47弗里德曼与零名义利率设置48哈耶克:货币非国家化50第五章 加密货币的崛起54硬币与代币56证券型代币与实用型代币:豪威测试59稳定币:建立信任和维持稳定61如何衡量硬币与代币的价值?63第六章 范本68银行体系并非一切70第二部分 四大支柱——我们的积木第七章 支柱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无风险资产77不断演进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与无风险资产81支柱一小结82第八章 支柱二——货币信用理论84根据货币信用理论创造货币85创造交易媒介87支柱二小结90第九章 支柱三——消除信任鸿沟之区块链91一切皆从云开始94区块链到底是什么?96为什么我们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融书架赠书货币无疆区块链与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