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读书种子我们的孩子读书报告
TUhjnbcbe - 2021/1/4 22:30:00

《我们的孩子》读书报告

读书种子管玥

图源网络/中国*法大学出版社-5

《我们的孩子》是由美国作家罗伯特·帕特南所写的一本关于美国阶级固化,“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书,在作者看来,富家子和贫困生之间的差距分别体现在家庭结构、学校品质、资源配置、和收入不平等等方面有关。作者又从50年代的克林顿港叙述,一直到21世纪美国的阶级差异做出了对比,得出了美国梦的幻想已经破碎的结论,在书的最后,谈及要想实现机会平等,实现美国梦必须采取缩小机会鸿沟的措施,因为在作者看来,如果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阶级固化,社会当中的大部分贫困出身的孩子们长大成人失业的可能性越大,他们不能对美国社会的状况有所作为,那么这部分人对于社会来说是属于人才浪费,美国社会的创新与变革也成为空谈了。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核心就是阶级固化,不仅是美国如此,中国当代的阶级固化的状况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产生的状况,或许,本书作者在最后部分所谈到如何去改变这一现象的措施对当今中国有借鉴意义。

在本书的开端,作者回忆了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经济和教育高速发展;收入平等程度较高;邻里和学校内的阶级隔离维持在低水平上;公民参与度高、社会凝聚力强;出身社会底层的孩子们有着充足的机会去攀登社会经济上行的阶梯。”

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处在一个百废待兴,社会高速发展的状态,工人阶级家庭的孩子只要愿意努力,向社会上行流动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书中列举了作者的高中同学“唐”。

唐自幼生活在穷人区,父亲是初中文凭,母亲是高中文凭,父母对他的教育是他一定要上大学,在高中时期,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在运动场上,也是一名运动健将,最终在一名牧师的帮助下,考入一所教会附属的大学。与富家子弟弗兰克相比,唐的起点很低,但是最终能凭借他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

这一事实说明了家庭出身和最终教育水平的关联度不是很大,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用作者的话说:“上一代的经济地位并不会直接传递给下一代,也正因为如此,社会流动远高于今天”。也就是说,在当时的阶级固化的情况并不是那么严重,那么为什么当今社会会出现阶级固化的现象呢?

从家庭结构的角度来看,机会鸿沟的差异与家庭有关,不同的家庭组成方式与孩子最终所获得的成就也是不同的。作者又列举了出身中产阶级家庭,家境优越的安德鲁,即使他父亲破产,但他的父母对教育仍然很重视,致力于创造各种机会让安德鲁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最终安德鲁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消防员。

不难看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最终走向实现自我,证实了“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道理。换句话说,当一个家庭不为衣食住行所担忧时,父母越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孩子才能有更多的选择。

家庭结构第二个方面是生育年龄和受教育水平所呈现的差异。父母教育水平低的家庭,孩子出生是计划之外的,相对出生比较早,而父母教育水平高的家庭,孩子出生越晚,出生越晚的孩子在父母的长期规划之下成长更有利于他们成才。

家庭结构的第三个方面是家庭金钱投入。家境富裕的家庭在音乐课程、夏令营,书籍、旅游等课外活动上的开支较多,而家境贫困的孩子生活在物质条件严重匮乏的环境中,智商会比一般孩子要低,生活条件都无法保障,更妄谈课外活动的开支了,他们穷苦孩子的起点早就远远落后于富家子弟了。如果课外活动的因素能影响孩子的成长,那么学校是否应该承担课外活动举办的领头羊呢?

诚然,学校是孩子通往成才的必经之路,美国社会阶级固化和学校的资源配置息息相关。在美国20世纪初期到中期,公立小学和初中遍地开花,加之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进入大学就读的渠道扩大,美国社会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人才,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府对于学校教育的投资使得每所学校的教育资源并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学校并不是导致阶级固化的主场地。

而反观当今美国学校,富家子上好学校,贫困生上差学校的现象已经不足为怪了,从美国贫富居住区的隔离来看,富人区的学校的学生本身就把资源带进学校,贫困区则一无所有,那里的孩子的学习基础差,吸*,旷课等等不良行为难以管束,老师对此也无能为力,站在老师的角度,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冥顽不灵的差生上,还不如跳槽去一所好学校,既有好学生愿意听你讲,又有一份可观的薪水,自然,优秀的老师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富人区聚集。

用作者的话说“上层阶级的父母消息通达,他们比中下阶级的父母更有渠道判断学校的质量”,自然而然,富人区的父母明白“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惧黑”的道理。

课外活动的“有偿付费”也在美国全国悄然实行,这也是美国社会阶级分化的隐蔽因素。好学校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增强了孩子的“软实力”,因为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孩子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和积极的同辈竞争效应促进了孩子的人格和软实力的养成,有助于孩子们能将来踏入社会。

在当今社会“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与美国大同小异。

全中国每年的高考大学录取率将近百分之五十,有些大学开设地方农村专项来保持城里孩子和乡村孩子的招生比例,这意味着贫困山区和农村出身的孩子上大学更容易了,但并不意味着上好大学也变得容易。

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恢复的年代里,压抑了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对于知识的渴望是空前强盛的。在那个不论阶级出身,经济地位,凭借文化课的实力步入梦想中的大学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虽然全国竞争的人数很多,但每个人的起点起码是一样的。

而今,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加上心,有条件去学习钢琴,古筝,绘画等等课外兴趣活动,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各种兴趣班的机构应运而生。但是,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加,家长们不仅仅是考虑为孩子报兴趣班那么简单了,曾经学习差的同学才需要的补课演变成好生差生都需求补课,这一代人的童年也似乎在各种补习班中度过,孩子们的玩耍的时间在补习班的缝隙之间夹缝生存,但是凭借个人的努力,他们最终还是能上一个不错的大学。

而这些有条件上兴趣班的孩子也仅仅在全国的一线城市里,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对于乡村孩子来说,这些兴趣班补习班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在这种情况下,城里的富家子弟和乡村的贫困生的起点根本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有的贫困生穷尽一生的努力达到的终点也仅仅是富家子弟从一出生开始的起点罢了。

“机会鸿沟”的扩张的原因最直接的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因为大城市里的人才集聚效应高,各种教育资源充沛,那么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孩子能有更多的选择通过高考走向大学也好,出国留学也罢,总之,大城市里的家长认为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而在偏远地区的乡村,靠书包才能翻身改变自己的阶级地位的观念在乡村父母中根深蒂固,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观念呢?

首先,是教育背景的差异。大城市里的家长的教育背景往往是初中以上,比起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或者初中就辍学的农村父母来说,大城市里的家长眼界更宽广,了解的资源渠道比封闭的乡村要多。

用*治学中的“信息不对称”来做类比来说,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于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反之亦然,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逆向的选择。

举个例子来说,曾经有一部纪录片记录下湖北一农村孩子被民办性质的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录取,毕业后,社会不承认他的本科学历导致他一直无法在社会就业的情况,经后来教育部查实,该大学完全不具备办学招生的资格,取缔了这所学校,经后来采访,这名农村孩子当年的高考分数只能上一所公办的专科学校,只因志愿填报前,轻易相信了该大学宣传老师的话,最终走向不归之路。

其次,是收入不平等。假设全国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在农村和城市都举办,农村的家长也不会对孩子的课外活动投入金钱,因为农村的收入毕竟不及城市,毕竟温饱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很幸福的了。

最后是文化观念的差异。虽然上世纪的五四运动早就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在今天中国落后的农村,重男轻女,大男子主义的观念仍然存在,在北上广深经济发达的地区,外来的多元文化所宣扬的“女权主义”“女性经济独立”的理念深得人心,女性的地位在今天看来比男性的地位还高,在这种环境下,在大都市里生活的孩子们(尤其是女孩子)受教育的程度远远比贫困地区高,受教育程度越高意味着独立思考的能力越强,不再会像封建时代,女子只能依附于男子,没有独立的地位,人云亦云。

依我之见,要想缩小城乡之间机会鸿沟,*府是主要的宏观调控者。首先,*府要对资源的再分配,加大对于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建设有品质的公立学校其次,加快发展地方经济的建设,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当地就业,提供给孩子完整的家庭环境,最后,动员起当地的*府组织,转变农村人固有的落后观念,加大宣传力度,让他们自觉走上自富自强的道路。

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对于阶级固化的探讨最终走向的是民主的道路,一个社会或者是国家的创新改革离不开教育,一个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希望在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之下,“我们的孩子”都能拥抱属于他们的未来。

读书种子招募计划

向左滑动扫码入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种子我们的孩子读书报告